一场世界级的设计飨宴
2018-11-08李盛弘
今年很荣幸,先前的设计作品——绿色消波块设计(TetraPOT)获邀到迪拜参加“青年设计师展(Globe Grad Show)”。这也让我认识到迪拜对于设计的重视程度和当地的所孕育的设计文化。
拓宽设计师视野
这是“Globe Grad Show”举办的第三年,今年一共有200多件作品,92个学校参与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一个属于国际级的年轻设计师发表作品平台。让年轻设计师、设计院校的学生走出去,与全世界的设计师、设计教育者对话。参展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交流是最直接的好处。持续一周的展览中,参展者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设计作品与他人碰撞,“Globe Grad Show”同时也是迪拜设计师周的一部分。借此机会,更可以向其他许多设计厂商、设计公司、设计师取经、学习。这是一场非常丰富、多元的设计飨宴,满足创作者的各个层面与需求。设计教育养成
正式对外开幕的前一天,我们也和当地的媒体、新闻记者、政府官员、历届的得奖者交流。正式开幕当天,一开始,我以为是会和当地的年轻设计师做面对面交流,或是和设计同行较劲、比拼。但是恰巧相反,让我讶异的是,最先受邀前往的是当地的小学生、中学生。还记得当时的自然反应是:这些人并不是我的“目标客户”,不是我的“观众”,后来想想,这代表这个国家对于设计上的重视,特别对于“设计”、“美学”上的教育养成,是需要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几乎每个学生脸上都充满好奇与疑惑,能让他们直接与设计师互动,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体验。他们可以了解设计师面对问题时如何思考,设计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如何抽丝剥茧,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与协助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们了解到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如何从自身文化中获取灵感并且发扬光大,能与自己的“根”与时俱进。
创意论坛
每一件参展的作品会同时邀请来指导老师。不仅是设计师间的交流,指导老师、学校与学校间也同过这次展出的机会相互切磋。展场会在每天的下午时段,安排不同学校的指导老师在“创意论坛”做一小时的分享,题目涵盖范围非常之广泛,有“数字体验设计”、“设计文化”、“设计教育”、“设计哲学”等等,所有人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免费参加。创意论坛的空间设计也相对互动性高,例如:阶梯式的座位设计、移动性高的座垫、自由移动的显示屏等等都是让整个创意论坛体验变得轻松有趣并且平易近人。
其中一个论坛内容让我印象深刻。来自纽约School ofVisual Arts(SVA)的Allan Chochinov教授也是产品设计系的系主任,他分享了关于“邻接(Adjacency)”的课题,一种相对、对比的概念,例如:Physical和Virtual、Present和Future、Artifice和Expertise、Beliefs和Necessities、Respect和Nerye等等,这些词汇搭配一些学生作品、生活经验做为说明。他提到“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会改变它们。邻接可能是您最强大的工具。(Putting these things next to each other changes them.Adjacency may be your most powerful tool.)”这也让我反思,其实一个好的设计、有意义的设计是需要在适合的空间、环境、各种条件下所促成的。所谓的Design in context,即是在脉络中找寻人的需求。设计师如何在对时间、对的空间,做出对的设计决策。
为东方设计发声
展览会场内,认识了清华美院、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优秀学生与老师们,他们同时也是参展设计师。很荣幸我们能成为新一代青年设计师的代表,能在属于国际级的设计舞台上,发光发热。在未来世界化浪潮中,人们都是地球村的村民,身为一位亚洲人,我们如何能将博大精深、历史丰富的的东方文化、哲学与思想,透过设计师的眼,重新诠释,带给我们的社会,并且发挥真正的社会影响力。
关于作者
李盛弘是一名设计师、创客、教育爱好者,擅长从各种领域汲取丰富的灵感和视角,开展跨专业团队协作,共同为客户开创新的价值。李盛弘的专业背景是工业设计和电气工程,他热衷于研究设计及技术在社会中的实践运用,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直接启发着他开发问题解决方案的方式。近来,李盛弘还与美国工业师协会(IDSA)合作打造IDSA在亚洲市场的战略、服务和用户体验,并牵头把初步合作框架编制成了他近期出版的《IDSA亚洲蓝图》一书。目前,他担任复旦大学和德稻教育(Detao Masters Academy)的產品设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