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便器辅助支持器具
2018-11-08
看点
人机工程学
排便姿势
扇形的空间
高凤麟从2009年展开其“微设计”研究至今,一直保持以细微的观察视角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隐性矛盾。近年其微客设计机构不断尝试将“微设计”原理应用于人们健康生活诸多问题的深度探究,并将这样的设计原创思考带到生活及其关联性的各个方面。针对社会需要被关心的各种弱势人群展开切入点的思考。
高凤麟设计的产品大部分是在微小层面进行创造性设计,从而解决器物在使用中的“痛点”。蹲便器辅助支持器具这个设计命题是高凤麟从硕士研究生阶段便开始的研究课题。从最初发想到获奖(此设计获得2017年德国通用设计奖)大概过去了13年时间。而至今高凤麟仍非常感谢给予他这个研究方向的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陈晓蕙教授。在早期的研究中,高凤麟一直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如何研究一个带有人机工程学的全新体验性产品,且与一般的产品不同,这件产品所涉及的人机范围是人体全身性的动作范围,并非一只手或一个头部的问题,这就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最初从蹲便与坐便两种姿势对人的排便影响展开讨论,高凤麟发现日本与中国的座便器存在高度差,中国的便器高度略高于日本。而从人体高度调研发现,目前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非但没有比中国人矮,反而略高于国人。于是带来一个问题:是否便器高度影响排便角度,而排便角度影响排便效果?带着这个问题高凤麟制作了调查问卷,并询问了大量的用户。许多中老年人表示座便器的角度的确不太利于排便,更有甚者时常在排便时于脚底放置一个垫脚的凳子,以使两腿抬高增大腹压。传统蹲便器虽然能有效增大腹压却叉因为没有支撑而给人带来劳累的问题。之后得出一项国外的研究结论:蹲姿比起坐姿对直肠排便的通顺性更有利!最终在课题研究的方向上产生了两种选择:一个是做改变现有坐姿的座便器,另一个是做蹲便器的人体辅助支持器具。而高凤麟选择了第二个方向进行研究。
由于人体蹲便的辅助器具依据人体的姿势得出,而姿势又存在多种微妙的差异,一时间很难在纸上准确画出未来的形体。加上此形体与人机舒适性紧密结合,故不可随意设计。在观察了不同人从蹲下排便到起身的姿势全过程后,高凤麟发现人们在这一系列的组合动作中会加入各自习惯的小动作,比如两手下意识地撑—下大腿之类。之后他应用一款制作人体姿势的软件POSER来模拟了各种排便姿势,有对称的形态,也有不对称的形态,主要分为前倾式、后靠式与身体中正式三种重心方向,并依据各种姿势设计了不同的器具。起初的形态非常复杂,而之后慢慢简化,形体变得概括。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形体是最终后靠式的形体。在最初的几种方案出来后,高凤麟曾询问了几个不同国家的设计师,有中国设计师,也有意大利及德国西门子的设计师,让他们挑选最有价值深入的方案。有趣的是,三个国家的设计师分别挑选了三个不同的方案。其中中国设计师挑选了后靠式的方案;德国西门子设计师认为欧洲人穿着风衣较多,后靠或许引起衣物不洁,而选用了前倾式方案;意大利设计师则选择了身体中正式的设计方案。
在完成了不同的方案之后,依旧不能确定最值得深入的方案。于是只能展开人机模型研究。首先要确定的问题是前倾方案中非对称形体究竟是否可行。在经过人机试验后发现若人体在排便时须保持不对称姿势则会非常难受,因此非对称造型被删除。之后叉做了身体中正与后靠式的模型,验证后发现后靠与前倾式的方案优于中正式,而前倾的方案可能更容易使辅助器具被尿液弄脏,故最终选择了后靠式的方案进行深入,于是出现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最终方案。
在之后的修改过程中,高凤麟将方案的形体作了工业化的简洁处理,并为其增加了背部的安装配件,以使其能够方便地安装于墙体。整个设计尽量不增加多余的部件,冲水也采用自动感应的模式处理。从空间利用的角度看,此排便空间与传统的方形空间非常不同。记得日本人机工程学著名学者小原二郎在其人机工程学著作中提及一般最適合排便的方形空间的尺度大小,而从这个研究案例来看,人机工程学的比例尺度规范并非一成不变,应是根据方案的创新性需要进行个案研究。另外,从人的排便心理角度讲,后方的空间越小且靠墙容易产生安全感,前方的视野需要增大。这个器具的四分之一扇形的空间设计也适合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关系,有利于节省空间,可被使用在公共场所。
蹲便器辅助支持器具设计(Supporter)与高凤麟的另一件作品盲人菜单(Bump Menu)获得了2017年德国通用设计奖。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的概念是“为了消除残障人与正常人使用产品的界限而作的设计”,倡导公平使用的原则。此设计关注到弱势人群在使用产品时与正常人共同的需求,因而获奖。评奖过程采用专家评审与用户评价的双重机制,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