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空间新理念

2018-11-08林楠

设计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筑师理念空间

林楠

看点

幸福感

设计哲学

建筑理念

任杰是原空间设计的主持设计师,去年他搬进了新的工作室。延续一致的设计思路,他的作品总是一眼就能识出。作品如同他的人和生活一样简单却有味道。

每年任杰都会精挑细选几个合适的项目,最终变成他的作品。喜爱读书的他也频频提笔为作品注解,文字中总是深藏着对设计的思考、对世界的认知。每件作品每篇文章都如同亲生骨肉。建筑可以拆除,但文字能够永存,一直传达着他的理念。他喜欢在自己的空间中驻足思考,这是一种幸福而满足的体验。

《设计》 任杰

《设计》:路易斯.康的哪些思想影响了您?

任杰:路易斯·康是我很敬仰的建筑师,用物理性的空间来叙述光、描述阴影,解释着材料的本质。几乎每一个场域里的建筑,都显现着一位极富传奇色彩建筑师的建筑哲学。我看了有关他建筑的几本书,都是来回反复着看,他更像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建筑可以说和宗教建筑所传达的意愿比较相似,里面有许多精神性的东西,精神性往往是更能打动人心,耐人寻味的。不管是静谧还是热情,都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我认为建筑除了形之外,肯定是要传递一种建筑师自己的空间叙述语言,他的建筑就特别能感知到这些。

《设计》:介绍下您的设计理念?

任杰:很久之前,是先有的人再有房子,如同先有小鸟再诞生的鸟巢一般。我更关注空间给予人的关心及照顾,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幸福感。去除我个人的审美意识之外,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本身的设计语言。家有家的模样,是在强调舒适、具备安心感的同时又可以增进家人感情的一处场所;幼儿园有幼儿园的设计语言,从如何营造一个更佳放松、有趣,健康及愉快状态下的学习氛围开始;商店有商店的切入点,如何更加快速地卖出产品为先思考,延展空间形态、材料及色彩。

《设计》:从哪里汲取灵感?

任杰:我不太相信灵感会突然的掉下来,只有在做的当中才会慢慢浮现出来。在做空间画图纸时,从空间秩序及构想人的生活场景开始。画一条线会是一堵墙,便是光消失的地方,在墙面上开个窗,便会有一束光进来,同时留下一面影子。对空间的思考,是对于人如何生活的思考。一个哲学家说过,任何解决不了的复杂事情,首选把他回归到人本身,从人的角度去思考。

《设计》:对材料的理解?

任杰: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及自我表达欲望,木头的温润质朴、玻璃的轻薄易碎、铝合金的轻盈及未来感、白瓷的光洁干净。材料,在你没有使用之前它已经有了自己对自身的理解。作为设计者,我只是合情合理,在尊重它的同时去展示它自己最本真的东西。如果将材料过于多的方法去粉饰,也许会泯灭了它最本质的优点。

《设計》:做项目的第一步是什么?

任杰:找到项目本身的设计语言及切入点。一步步分析再延伸,直到推导出空间形态。

《设计》:工作室想传达给大家怎样的感受?

任杰:我理解的好的工作环境首先是比较安静的,可以让人放松去思考再去创作的场所。中国有个词句很好:急中生智,静极生慧,人在着急的状态下就会生出智。智是智力,往往指的是聪明的人;静极生慧,慧比智要更高级些,慧是悟性,人在安静的状态下便会产生慧。介于此,工作室营造的是相较于让人沉静、安心工作的一种氛围。每一个新来的员工,我都会强调大家来是做作品,而不是传统意义的上班。恰到好处,这里面会有做项目的喜悦感在其中。

《设计》:如何把控项目的质量?

任杰:首先,我们对项目会有个筛选。工作室规模不大人员不算多。就任何项目而言,它都需要用心思考去琢磨去推敲,从设计图纸到材料判断再到工艺探讨。实施过程当中更是需要时时的现场跟进。这样对项目才有更全面的把握。

《设计》:建筑与文字、与哲学有哪些关系?

任杰:建筑是一个实体,具象,较符号化,是物化的形态。但文字更多的是阐述,会给予人以想象力,不同人读同样的书有不一样的感受,文字能把具象的东西抽离再描述出来,建筑本身的确不能表达一个建筑师的全部设计思考。任何建筑都会毁灭掉,只有他的建筑理念、文字才会长流于世。写文章也是对自己设计理念的梳理。在统一的语境之下,慢慢也在构建自我当中,完善自我。思考与实践多了,也就能更加完整的阐述一个人的设计理念,充实自我的设计哲学。

《设计》:一般是先有理念还是先有设计?

任杰:我认为是先有的理念,由设计语言慢慢形成最终的设计形态。我认为设计的结果就像是一棵树上面的果实,是先有的树根、树干,再有树枝及果实。凡事都有个缘由,跨越这个过程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设讣》: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做家具设计有哪些不同?

任杰:建筑师需要理解家具。空荡荡的房子当中布置完家具,才有延展生活叙事的可能。我们在房子当中布置一张桌子,桌面上插束花放一本书,一只杯子,旁边再有个躺椅,落地灯。人在这便有了惬意的生活叙事,空间当中有了不同的家具,也就具备了营造不同的惬意生活氛围。很多建筑师都有自己的家具,我也试着陆陆续续做了几件自己满意的家居产品。“线形桌子”,U形茶几等。往后,还会继续去做些家居产品。

《设计》:通过空间想创造怎样一种生活方式?

任杰:渐渐的我们接触着各种各样的项目,从小空间的改造到建筑设计到街道改造等。理想的空间是每个空间应该像自己。家应该像家,放松舒适是家存在的一个状态,有些家做的像咖啡厅,像五星级酒店。那些不是家的模样,家有家的特征。民宿有民宿的样子;酒店有酒店的样子;博物馆有博物馆的样子;法院有法院的目的;它们的出发点、切入点都不一样,但现在很多都是混乱的。

《设计》:擅长运用哪些建筑元素?

任杰:我喜欢把阳光引入到空间里,有了光空间便有了语言,有了深度。光是一种物化的材质。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当心中装有一盏明灯,这盏灯便是向着光的地方,向着自我修为的温暖天堂。”

《设讣》: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可以汲取哪些养分?

任杰:中国以前的建筑特别好,和周围环境也相当的协调,有房子就会有自然,不像现在的建筑。老建筑里面蕴含着成百上千年积淀出来的智慧。我们学西方人做设计才几十年,怎么能比?学习古建筑就会发现处世之道及很多哲学性的东西在里面。中国每个区域的建筑都不一样,北京的四合院和山西的四合院不一样,和徽派建筑不一样,和福建的土楼更不一样,但都有院落在其中。西方的建筑,从宏观上来讲大致都是相似的。作为中国的建筑师,更加应当学习古人建筑当中的智慧。

《设计》:怎么把传统建筑里好的东西引入现代?

任杰:可以借鉴的地方很多。中国园林空间秩序上的丰富性,层次变化,曲径通幽,一步一景都让人置身于赏心悦目当中,很多很多。不同地方建筑的因地制宜,对自然的尊重对空间的理解,对生活方式的营造等。只要试着去探索去理解诞生在自然秩序之下的建筑,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真是太多了。不只是设计本身,更多的是生而为人的谦卑。

《设计》:如何看待地标建筑?

任杰:地标建筑分场域,地为地方所处场地,标为标志,它要吸引人,提醒人看到。據书上记载,中国以前有很多古村落,村头都有一颗大树,大家吃完饭都会去树下聊天纳凉等,那是他们村子的地标,这个地标是属于自然的,它有地域文化上的承载。现在城市的地标为了地标而地标,反而失去生活上的意义,形式上一个比一个怪异,可以说是简单粗暴。

我们每天都穿梭于各种空间中,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每—次的进入、逗留、离去都会触发不同的空间体验和感官情绪。太多浮夸的建筑充斥着城市,材料的堆积、色彩的繁乱,背后都是各种利益的纷争。中国的城市越来越趋同,失去了原有的个性。一个城市如果最根本的文脉,最本源的东西丢失了,也就如同人失去灵魂。

很多城市也不乏世界大师级的作品,我们心甘情愿地在家门口感受大师不凡的手笔,同时也被这个多元的时代蛊惑,丧失了自我追求。经历文化断层的中国,崇尚外来的设计,正是—种严重不自信的表现。

褪去浮华,回归本源,探寻真正属于国人的设计,正是原空间的使命。建筑师任杰经常游走于各种古城村落,溯源古人的建造智慧,再将所得践行于下一个作品中。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总是区别于普通的商业项目,能让人产生世外桃源的幸福感。

说到未来的规划,他从不去想。计划也是为了应付变化,只有那些迷失在时代洪流中的人才会不断规划。诚实的追随内心,坚持自我的思考,才能打造如人一般带有灵魂的空间。

猜你喜欢

建筑师理念空间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小小建筑师
用心处事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