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二阶段测试(九)

2018-11-08

关键词:杨氏草堂杜甫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一年里,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刷新着企业风尚,优良家风、优秀文化丰润着大众心灵。一年里,改革勇气________社会的风向,廉洁正气书写人心的政治。这些精神层面的力量________,汇集成复兴路上________的强劲动能。

A.引导

凝聚

奋勇前进

B.引领 凝聚 砥砺前行

C.引领

聚集

砥砺前行

D.引导

聚集

奋勇前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盘点2016年度的共同记忆,有纪念长征的历史回顾,有敬畏历史的国民共识,有女排夺冠的激动时刻,也有厉行法治、守护公平的持续发力。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D.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

3.古人喜欢将不同诗人的诗句组合在一起,构成对联,别有意趣。下面八句诗,组合成四副对联,不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鸟啼碧树闲临水(储嗣宗)

竹映高墙似傍山(薛能)

B.桃花尽日随流水(张旭)

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C.倾壶待客花开后(李中)

出竹吟诗月上初(杜荀鹤)

D.林花经雨香犹在(寇准)

茅檐长扫静无苔(王安石)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家种的美人蕉和铁树,长着长着都向一旁倾斜而去,__________。

①原因不是别的,是周围的树太拥挤②原因不是别的,是头上盖有其他树冠③如果它们不扭头折腰另谋出路④如果它们不拼命地拉长自己 ⑤最上端的树梢就抓不到阳光⑥就会失去日照⑦我家林子里的很多梓树瘦弱细长,俨然有“骨感美”

A.②③⑤⑦①④⑥

B.①③⑥⑦②④⑤

C.②③⑥⑦①④⑤

D.①④⑤⑦②③⑥

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B.“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元宵佳节,南京梅花山上游人如织,人们兴致勃勃,陶醉在梅花朵朵的美景中。

C.“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弱肉强食有违时代潮流,穷兵黩武缔造不了和平,互谅互让才能带来稳定,坚守道义才能赢得持久安全。

D.“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等,都在倡导一种家风。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杨烈妇传

唐·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选自《高中文言文读本》)

6.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盖将掠其玉帛

掠:抢劫

B.侃率之以乘城

乘:登上

C.不如亟去

亟:赶快

D.朝廷宠旌守御之臣

旌:旗帜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白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C.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身为县令尤其不能临阵脱逃,并激励他立即回到城头,捐躯报国才是死得其所。

D.文中以李侃等守御之臣的行为与杨氏对比,表现了杨氏的深明大义、勇烈果敢,谴责了这些深受国恩却弃城而逃的官员。

8.将文中画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1)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选取了人物的典型言行来塑造人物性格,请概括文章表现了杨氏的哪些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21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不 见

杜 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本诗写于作者客居成都的初期。李生指李白。匡山指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四川绵竹。此时李杜二人已有十五年未见面了。

(1)诗中描写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作出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本诗在抒情方式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3)頷联写“云”“月”有怎样的寓意?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联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请联系全诗所表达的情感,概括“老马”的形象。(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填空。(8分)

11.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内容。

(1)牵衣顿足拦道哭,________。(杜甫《兵车行》)

(2)生女犹得嫁比邻,________。(杜甫《兵车行》)

(3)细草微风岸,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4)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5)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6)________,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7)君子坦荡荡,________。(《论语·述而》)

(8)薄于身而厚于民,________。(《晏子春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一个大起大落的朝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了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理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的眼中已经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太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2.作者引用清人顾复初的对联和杜甫的名句,其用意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六段说: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请根据文意,对此问题做出回答并说明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谈书法

朱良志

卫恒《四体书势》讲:“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以自然鸟兽外在紧张的动态形式特征来描绘书法。其语义是强调说明内在的“势”与内在的节奏。

书法中对于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都不能偏重一面,比如为了“燥”的效果而简单的使用渴笔或特殊的墨。书法的用笔及形态表现要燥中有润、润中有燥是非常清楚的,看起来干炼秋风的线条、用笔,却又有润泽如春的感觉,方能入妙。概括地从表象、形式的层面谈及燥与润、迟与速、疾与涩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书法只从这些表象和形式入手,从我们古代书论来讲,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包括书法,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它的节奏感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节奏感,而是内在心灵的蕴藉,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间,一种生命的反应。这种生命的反应跟人的情绪、情感、潜在的理性知识以及对某一问题独特的领会角度有关,其直觉和理性都在起作用,是一种整体的呈现。这样的东西不是在形式的节奏上把握就能达到的,而需要艺术家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的培植与外在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有人讲书法是一种纯形式艺术,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力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但节奏背后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虽然书法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书法不能导向“技”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正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从这方面来讲,例如黄庭坚的书法就有极高的价值。黄庭坚若没在“苏氏集团”中的悠游,没有他对道禅哲学的领会,他书法风格的独特面貌也不会出现。

书法当观“韵”,韵不是形式感的问题,还是内在情性的东西。所以“意在笔先”“书在写意”还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中国书法体现中国艺术的特征也是在这里。

(有删改)

16.请简要概述第二段的论述层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三段中作者写弘一法师有什么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請结合文章,阐述画线句的内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作文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说:“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瓣花代表一个梦想,每根刺昭示一种现实。”

命题人:申平

猜你喜欢

杨氏草堂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登高
遣怀
Fort Besieged
拜谒杜甫草堂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由对立走向友善
绝句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消失的金粟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