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阶段测试(九)
2018-11-08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壅蔽yōng
翌日yì
羁縻mí
列观guàn 骷髅lóu
B.蓼洲liǎo
嗔目chēn
傫lěi然
瘙痒sāo
户牖yǒu
C.趿拉tā
蹙眉cù
门框kuāng
埋怨mán
逡巡qūn
D.模具mú
弄堂nòng
眼翳yì
伛偻lǚ
孱头càn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日本政府对集体自卫权的修订,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________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全世界炎黄子孙对日本政府错误行径的批判是________的,我们希望日本政府能正视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如果对此________,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只能由日本政府负责。
A.死灰复燃 无可非议 置若罔闻
B.东山再起 无可非议 束之高阁
C.死灰复燃 无可厚非 束之高阁
D.东山再起 无可厚非 置若罔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只要你校同意你參加这次培训,报销交通费,安排食宿,办理相关证明,发放培训资料等事宜我们可以帮助解决。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4.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3分)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汇集整理而成的对话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记载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其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
B.鲁迅的《拿来主义》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后被选人《且介亭杂文》。
C.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
5.将下列各句重新排序后组成一段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②对麦当劳的研究,给人们提供了非常生动的例证。
③作为生物体的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被克隆,但作为人创造的文化则是永远不可能被克隆的。
④由此可见,“全盘西化”不论对反对者还是提倡者来说,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⑤没有一个人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⑥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⑦它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事实。
A.②①③⑤④⑥⑦
B.①⑥②④⑦⑤③
C.⑥①②⑤③④⑦
D.⑦③①⑤②④⑥
二、名著简答题(6分)
6.“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这段话是《红楼梦》中哪个人物说的,她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7~10题。
(一)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日“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竞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二)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而隐忍以行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B.为巡船所物色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D.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B.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C.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D.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B.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
C.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D.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潼关楼①
崔 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注]①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请说说首联在诗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2)乐盘游,_________________;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_________________,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4)是以蓼洲周公 _________________,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6)今两虎共斗, ____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7)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______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8)各美其美、_________________、美美与共、_________________。(费孝通《美美与共》)
六、现代文阅读(一)(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相忘于江湖
简媜
夏日江畔,从小酒楼的窗口望去,三山带二水,远的两座小山,被近的那座翠峦掩去半面,倒像丫鬟左右站着,帮小姐梳妆。此时,只见峦影印在江面,孟夏晴朗,那影子也染了一层薄薄的青色,十分可人。四五船帆,分剪江水,有的是撒网渔郎,或城外客,邀了旧友新知,游江寄趣。
春茶初沏,原想在小酒楼上消磨半日,翻阅古诗卷;光景诱人,此时读诗,未免糟蹋了天地文章。想前代骚人墨客,融其景入其情,得天地俪文之神髓,才吟出好诗词。我若不赏玩眼前风流,偏向字句里钻,好比千里迢迢寻访美人,开口向她讨图像以睹芳容一样迂腐了。还不如掩卷,暂时做一个不识字的钓叟。
楼下,几张木桌,只开了数座;游人未返,当地的正顾着做营生,所以生意淡淡的。偶有三两句人语传到耳边,随后又尘埃落定。我想这辰光正有助于远眺江面帆踪,回赏酒楼雅致,分外感到可喜。
楼下忽然起了喧哗,一位老叟与掌柜的大声说话,谦恭带笑,又争着定夺什么,有熟识他们的客人隔几张桌喊那老叟,见他忙着说道理,自个儿推椅走来了,也是一路喊话的,不像招呼,倒像是他们争论的事儿他都有主意了,气势很盛。酒楼的小哥儿们,不去伺候客官,倒是箭步往门外走,硬把等在外头的一位壮小子给拖拉进来,他粗布衣履,看来是个渔郎,在江面学堂认斗大鱼字的,一张脸黝得发亮,神情腼腆,眉眼间还有梦未醒,打出娘胎,就知道人间有他一份美事的那种梦。我终于听懂一老一少是父子,那年轻的有中意的姑娘了。老父特地为这事上酒楼找掌柜的说生意。有个小伙计斟一碗余酒,强要那壮小子喝,众声故噪,眼看是非喝不可了。那老叟停了话,以手背扬他儿子胸膛,声音亮如洪钟:
“羞啥?都快讨媳妇儿了,喝!给人瞧瞧咱们家的种!”
仰脖子,气都不顾,一咕噜,还出空碗。大白天一碗快酒,若不是真真地盼到他分内的美事,谁也没这等痛快的。老叟拿眼觑他结结实实的儿子,没别的话,就是打心底信任这人世间的。
父子二人,披网抗篓走了。小酒楼还热乎着,伙计们上下楼梯的脚步勤快起来,带了飞。仿佛老天也给他们备一份厚礼,什么都不必问,信它就成了。
我看绿柳如烟,江鸟飞歌,这天地文章原是要诱人入梦的。识字的梦不进去,不识字的樵夫钓叟、闺女渔郎梦进去了,成就人间俪句。
楼梯响起脚步声。半日闲坐,虽未抬头,已能分辨小哥儿、客官的步子了。小哥儿的声音里头夹了碗碟味儿,而此时上楼的脚步声很嫩,没干过粗活儿的。
隔几张桌,落座,一人。
寻常布衣,盛年岁数。小伙计招呼过了,下楼。他摇一把字扇,溜一眼楼上陈设,又四下无人般端坐着,是个识字的,不仅懂,也通晓。适才,从我身旁走过,明明白白一阵墨香。
芭蕉窗前,墨砚旁,经年浸润,才能养出骨子里的诗书气质。人虽面貌殊异,行止不同,然而有没有墨华却瞒不了谁。不换名帖,未露谈吐,明眼人照一面,也就心里有数了。
从他品茗风度——虚拳清喉后,以碗盖推出茶汤,端至唇边,吹扬热烟,浅浅地品一口,归放原位,后徐徐运扇——倒不难看出,赋闲时是文人雅士,应世则能运筹帷幄。
一袭布衣,大约用来避人耳目了。
是访友不遇?这样的人真要访旧,焉有不遇之理。
是为稻粱谋,在外奔波的?他神定气闲,绝非餐风露宿之辈。
是厌倦了锦绣宅第,来杨柳江岸喝一口闲茶的吧!
老叟、渔郎所信任的人世间里,总有不信任的独游客,在茶店、酒楼上。
我不动声色拿捏他,已半晌了。酒楼上只剩他与我,他又如何揣测风霜满面的我?
独在异乡为异客,目遇间,已说尽半部人间。我不欲扰人,亦不欲人扰。相见欢,无声胜过千言万语。若萍水相逢中,急急忙忙道扰、问名姓,则落了俗套。此时此景,会在这儿独坐的,都是入世风尘里的出世客。他起身,飘袂而去,迎上来另一批游客,笑声震动屋瓦,倒也没震走他留下的优雅身影。晌午时分,吃客如潮涌。我让了座,驿途中总有清淡的民家小馆,赏我一人吧。掌柜的说,茶钱已经会过了。刚刚摇扇的那位爷,说是与您相熟的。
(选自《简媜散文》,有删改)
13.開头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写“我”对摇扇爷的种种猜测,“不动声色拿捏他”,有何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老叟和摇扇爷这两个人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相忘于江湖”语出《庄子》,后世多指在尘世中忘却彼此,不通音讯。请说明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何深意,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大隐——爱新觉罗·毓鋆
邵延枫
民间讲学六十多年、被誉为经学宗师的传奇人物爱新觉罗·毓鋆,1906年生,2011年于台湾辞世。
被尊称为“毓老”的他,一生的故事曲折传奇。他出身清朝皇族,曾在满洲国当官、被蒋中正软禁,后半生在台讲学。他的私塾“奉元书院”,学生数万人计,从易学大师刘君祖,文坛的蒋勋、简媜到政界如江丙坤、商界如温世仁,以及海外的诸多汉学家等,都是他的学生。
毓鋆,系出清朝贵胄,幼时曾在宫中受业于陈宝琛、王国维等名儒,师承罗振玉、康有为、王国维等国学宗师,后留学日本、德国。1947年到台湾后,先在台东原住民部落讲课,不久任教于文化大学等校,后来在台北家中自办私塾讲学,直到将近百岁仍声如洪钟,教学不辍,在台湾中文学界无人不晓,被尊为台湾绝无仅有的中国文化传人。
他在大陆有家庭,来台六十年都独身未婚,与义子一家人同住。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本立而道生。”
区区一行字,毓老却用一生勉力践行。
他曾对人说过,此生对不起母亲和妻子。
抗战胜利后,审理满洲国战犯,清朝皇族中只有毓老不是汉奸,而国共内战,国民党节节败退,蒋介石开始运走黄金、国宝及人才,毓老也被点名。但毓老母亲不愿赴台,毓老只好让夫人陪伴母亲,未料一离便是家人永别。
毓老生平不著文字,现在唯一可以找到的他留下的几百文字都是写给母亲的。母亲信佛,故去后,自言是儒家人物的毓老为孝亲而礼佛,发愿十年内手绘千幅观音菩萨像。
已是七十高龄的毓老,三天就要完成一幅观音大士像的绘制,他说:“我画画是修颐和园的画工教的,只要夜里睡不着觉,就起来画观音。”就这样,在母亲百寿时,八十岁的毓老绘得千幅观音像,把功德回向双亲。
毓老的妻子是蒙古格格,自幼两人订婚。毓老赴台时正值壮年,可他月印千水,为妻独守后半生。他说,妻子是蒙古族女孩,性格刚烈不会再嫁的,所以他也不会再娶。在课堂上,他破例谈到过男女之爱,“下班回家,想到另一半,会不由自主笑出来,这就是恩爱夫妻。”不少弟子都听老师不止一遍地背诵过一段骈文,那是两岸往来后妻子写来的一封信:“倚门闾而望穿云树,履林海而恨满关山;两地相思一言难尽,花荫竹影满地离愁;独对孤灯,一天別恨。月夜,雨夜,无事夜;饭时,眠时,黄昏时;此六时滋味不可言传。”
1990年,留日弟子来信,起语便是“惊闻师母仙逝……”,毓老倾时泪流满面。晚年的他尽焚所书纸稿,幸存的三张夹在书里的纸头,赫然是写给亡妻的四首诗。
老人生前特别嘱托,往生时要给他穿上一件保存多年的蓝布袍。
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暗地里身为抗日分子的毓老被日本特务发觉追捕,亡命途中躲入一处民宅,主人二话不说和他互换了衣袍,还把身份证也给了毓老,帮他躲过一劫。毓老一生都带着那件蓝布袍。
在毓老的公祭礼上,马英九发来褒扬令,称:“综其生平,流风德泽,见淑世牖民之深衷;绍统延绪,成中华文化之薪传,学海津梁,贻范永馨。”参加追悼仪式的弟子们第一次听到一个陌生的名字:刘柱林,这是毓老来台六十四年间,身份证上登记的正式名姓,而“刘柱林”,正是他当年恩人的名字。
(有删改)
17.从本文看,毓老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作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写毓老经常背诵妻子的一封信,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结合文章内容,阐释马英九发来褒扬令中“绍统延绪,成中华文化之薪传,学海津梁,贻范永馨”的含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的赤胆忠心告诉我们在民族危亡时应怎样做人,《五人墓碑记》中五义士的壮举告诉了我们在面对正义时应怎样做人,《品质》中格斯拉的坚守告诉了我们在残酷现实中应怎样做人,《老王》中老王的善良告诉了我们在身处社会底层时应怎样做人。对于如何做人,你认真思考过吗?
请以“做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命题人: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