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应用
2018-11-08张启英
张启英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长春,130033)
1 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及改革的针对性与必要性
1.1 课程的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等各专业的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解决电子技术入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电路的分析、判断、调试能力。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本门课程以半导体器件为基础,以各种功能放大电路为重点介绍“放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模拟电路种类繁多,性能复杂,而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又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半导体器件的特性都是非线性的,在介绍器件的基本特性时,对器件的工作特性难以理解,因此以半导体器件构成的各种放大电路中具有二种信号的分析、计算,即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的混合。在知识的讲解中分开讲解,在实践中二种信号共同使用、分析、测试、调试,同一元件在不同电路中的作用不同,因此需要灵活掌握、客观分析、仪器仪表使用熟练、熟悉测试技巧,会分析数据与理论数据相结合判断测试结果现象分析。
1.2 改革的针对性与必要性
改革主要针对两点进行,一是授课方式,二是考核方式。课堂的授课方式应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真正融入到应用环节中来,考核要真正的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操作水平,而不是一纸定输赢。只有彻底改变了考核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的现状,让学生真正在为学习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及格而学习。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不能照搬课本的知识框架教学,教材通常会按照概述、工作原理、电路构成分析、计算来介绍。而对电路构成的元器件的作用描述、实际应用电路设计、辅助实践测试条件、方法、结果验证等一般教材都不会叙述。在实验学时数又少的情况下,因此给实验和实践(课程设计、第二课堂、电子电路设计竞赛等)带来一定困难。
2 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分配
基于以上对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学情分析,在满足该课程教学大纲需求的基础之上,在即要满足扎实的理论基础分析计算之上,将每周二次课程中的一次课程安排在实验室授课,实验室现已经安装多媒体设备,能够将理论分析以多媒体设备为辅助教学工具的基础上,更完美呈现授课内容,保证知识涵盖量大,且又可以结合动手实践教学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满足该课程实践需求,理论讲清、讲透在实验室中配合实践教学中用到的所有仪器仪表: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模拟电路实验箱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完成对半导体器件、集成器件的识别与判断方法、电路设计要求、读图与解析、作用分析的学习,即去除了理论的枯燥又增加实践学时和动手机会。我相信,学生实践机会的创造和投入的时间是确保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情趣的根源。
表1 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分配结合课改需求修改表
3 实践测试成绩改革方案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来源于实践,因此为更好的体现实践带来的改革成果体现,在平时成绩中增加实验成绩分数,实验成绩占到平时总成绩的50%,同时在课程结束前单独找时间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考核成绩,具体操作:老师事先根据平时所教实践内容和仪器仪表使用方法,拟定5个题目,采用考试时现场抽签方式,决定测试内容,根据具体操作情况和操作结果给出考核分数,同时要求测试不合格者平时成绩不合格,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
4 课堂组织
实验室上课中,采用二人一组的方式,同一操作内容,每个人要有明确分工,工作量相当,完成理论+实践的内容学习与操作。在课堂教学上采用以三极管为核心的放大电路,在讲解完基本电路组成结构和元器件作用后,其它类型电路,交给学生模拟画出电路图,从而采用教师的分析、讲解原理的方法在实验箱上连接实现电路,并且用各种仪器仪表模拟输入信号,并测试各项参数。
通过在平时的课堂组织上对学生施压,可让学生充分抓住每一次课堂训练的机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掌握模拟电路的原理和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5 教学方法、手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采用一半多媒体教室授课,便于讲解原理分析计算电路参数,掌握电路图画法等,在实验室进行上课,人手一套实验设备,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学生课程系统的电路连接、测试、仪器仪表的操作过程。
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采用相关的实例进行授课,然后给学生留下相关的实训内容进行训练,如基本放大电路构成的扩展再组合形成工作点稳定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等形式,电路结构的改变给放大电路参数带来哪些变化,让学生自主连接电路,既熟悉电路结构,又在反复使用仪器仪表中的不同测试功能作用,从而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6 考核方式改革
本门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核占40%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分成三部分,考勤占15%,实践操作占50%(其中课程内实验40%,实验测试10%),作业35%。期末采用笔试的方式考核,试卷内容必须包含实验测试的理论分析内容。实践操作部分,课程内实验采用二人一组的方式完成实验指导书测试内容,根据具体操作情况和操作结果给出考核分数,对各部分成绩严格把控。
表2 课程考核方式表
学生两人一组,两人互相支持与协助,经过一个学期之后,每组根据生活中常用电子产品实际制作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系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学会电子电路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
7 实施的重难点
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的相结合,理实一体化中所操作的内容,需要满足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易于实现,难易适度,二是能够涵盖本门课程的所有教学知识点,在这个基础上,重新整合教学侧重点,将知识点合理融入到实践中。
改革实施的难点在于时间的有效利用,由于项目实施过程耗费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讲解一定的知识点,要指导学生的操作,要给学生留出时间思考,学生只用上课的时间完成项目非常紧张,如何使学生充分利用好上课时间的操作内容,需要学生利用好课余的时间,将课堂上老师预留的思考题与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留到课余完成,缓解课堂时间的压力,以便于更好的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
基于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既要设计好课堂教学与实践,还为学生提供丰富网络学习资料,并指导学生利用好课后的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月、电子设计大赛等,不断提高和应用本门课程在各种电子系统中的应用程度、侧重点、设计方法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与先进的技术对接,才能与不同专业课程对接,从而为专业课和就业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