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2018-11-08李巧璇顾文勇万俊毅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经管技能实验

李巧璇, 潘 逵, 顾文勇, 万俊毅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大学生自主创业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新思路。自我国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新的高度上得到了高校的重视。从课程设置到组织创业设计大赛,再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著。然而,目前在培养路径、课程设置等方面,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与平台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本文主要探讨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问题。

1 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定义是:从广义上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同柯林·博尔(Colin Ball)的研究,将创业教育称为继“学术资历”和“职业技能”之外的“学习的第三张通行证”[1],被赋予了与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在学生习得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性思维,树立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成功的创业往往伴随着创新行动,所以创新素质培养应成为创业教育的一部分。在院校教育阶段,创业教育主要是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素质的培养。

2 建设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的意义

2.1 建设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在教育计划的系统性、课程设置与实施、教育水平、培养路径等若干方面尚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与西方国家的创业教育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美国从政府、高校和社会重视对创业教育项目的资金支持,激励创业;英国在高等学校启动“创业远见”计划,提高学生创业素养,加强产学联动,扶持大学生创业;日本的高校开设系列技能辅助创业课程,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官、产、学融合搭建创业教育激励平台,鼓励创办大学风险企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2]。

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始。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施教模式主要是两段式:第一阶段,以创业课程或创业讲座形式授课,然后部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第二阶段,极少数学生的创业设想能得到资金支持,进驻校级创业实践园区(平台),开始真正的创业实践。但是,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较低[3]。一些学者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以理论教育见长,创业课程缺乏有效性、实践性和全程性等问题,提出重新定位创业教育、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重视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搭建包括虚拟平台在内的实践训练平台,开展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等建议[4-8]。

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以创业实践平台支持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需求,形成科学和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9]。特别是针对经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建设一套科学、完整的创新创业虚拟实验平台及其实验课程体系。

2.2 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建设的理论依据

据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下,学生在2周后记忆的学习内容仅为5%,而采用教他人或立即应用学习方式能使学习内容的平均保持率达到90%(见图1)。因此,通过虚拟实验平台模拟创业管理过程,让学生普遍有条件亲自动手实践练习、立即运用以辅助创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通过互相研讨、交流,提升创新素质和创业意识,应成为创新创业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图1 学习金字塔(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

2.3 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建设的意义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设置了“创业管理”课程,提供了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实践创业平台。但由于条件所限,只有极少数学生可以进入校级实践平台。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双创教育中接受实践训练,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设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并依托平台开发出创新创业实验模块,整合形成一套实验课程体系,是院级层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极佳思路。

3 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建设的内容

院级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通过软硬件资源整合,利用该平台开设创新创业实验,将实验课有机融入创业管理课程体系中[10-11];通过创新创业实验教学促使创业知识转化,训练创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搭建通向理性实践创业的桥梁。建设内容分为4方面。

3.1 实验场地建设

对实验场地进行整合规划,建成约400 m2的创新创业实验区,满足60~90名学生同时进行实验的教学需求。实验区分设创业路演区、创新研讨区、产品设计区等。在实验场所中配套进行文化环境建设,含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创业过程介绍、商业社会环境认知、企业经营模拟等主题。

3.2 创业技能实验设计

创业技能实验是创新创业实验体系的核心部分。通过创新创业技能训练系列实验教学活动,将学生置身于创业的虚拟环境之中,并通过创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模拟创业的主要运作过程,使学生体验创业中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创业过程,全面提升综合创业素质。

创业技能训练包括了解公司注册审批流程、掌握创业团队组建、创意来源与方法、商业机会评价、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融资等。学生通过学习创业的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通过创业案例学习,可以对比不同企业商业模式的差异;通过创意方法学习,学会设计创新产品的路径;通过学习创业机会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能够对创业机会进行初步评价,减少创业的风险(见图2)。

图2 创业技能实验流程

实验内容的设计可以灵活分为几个训练模块:感知创业与创业过程认知、团队组建与创业注册、机会识别与项目分析、产品设计与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调研与营销策划、财务分析与创业融资等,模块下可以设计更具体的训练项目(见图3)。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实例和可利用资源,寻找合适的项目载体进行虚拟平台训练。与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特点不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可紧密结合本专业特色,注重商业模式、成本控制、供应链、区域经济特色、创业团队管理、创业过程管理的考量,进行创新思考和规划创业实践。

图3 创业技能实验内容

3.3 创新创业实验课程体系整合

创业技能训练实验是创新创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核心,训练内容包括机会分析、产品原型设计、创业融资等。此外,平台还整合了创业理论知识、基础技能训练、创新思维训练[12]等3个层次的实验课程资源。

3.3.1 创业基础知识学习

平台整合了必要的软件资源和课程资源。学生通过学习创业基础知识,建立创业的概念性框架,可以更好地进行创业实验和接受创业指导。创业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平台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库完成。

3.3.2 基础技能训练

学生还可以依具体情况进行先天特质自我认知、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拜访、财务管理等基础技能实验训练。基础技能实验训练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灵活进行。

3.3.3 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训练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思维、建立以创新为基础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从问题中看到机会、正确看待风险以及对环境的变化保持敏感的思维能力。

一是让学生沉浸在虚拟商业环境中,进行内部运营并产生外部商业联系,使之感受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把握企业的角色与定位、致力商业关系的维护与建设、思考优化经营决策和供应链流程管理,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思维培养。

二是在企业经营过程的模拟中,通过尝试不同的资源配置得到的不同运营结果,使学生感悟企业资源管理创新方法。

三是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四是通过创业成功人士的讲座,交流市场前沿信息,启发学生创业思考。

3.4 管理制度设计

针对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应用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的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制定了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13]。可以探索网络虚拟平台在开课期间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基于信息化平台进行自主探索学习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条件。

4 实验平台应用效果

4.1 实现学生创业全过程体验和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的实验学习,学生能够进行“感知创业—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全过程创业技能的学习,实现“创业基础知识—创新创业思维—创业技能与实践”的进阶式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1) 在知识层面,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

(2) 在技能层面,掌握创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熟练使用创业工具;

(3) 在思维层面,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学会以积极心态应对环境变化和发现商机,积极创业。

4.2 切实加强了创业教育实验实践环节

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可以吸纳较多的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实验,能较好地解决经费短缺和创业实践难以开展的问题。通过虚拟实验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验实践教学,有条件实现创业管理课程模拟实践环节——虚拟创业实验的学生全覆盖,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氛围。通过创业理论与虚拟实践的结合,加强了创业教育的实践操作,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基于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体系,丰富了创业实践途径。

4.3 推动了实验师资队伍的培养和优化

通过创新创业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实践,在加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兼容的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增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软实力。

5 平台特色与创新

(1) 训练平台创新。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多为理工类平台,而经管类虚拟实验平台比较少。我校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的实验内容不但有创业流程训练,也有贴近市场的创新思考和创业方案设计训练,功能比较完整。

(2) 资源整合效应。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与校级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器相呼应,形成由院级到校级创业实践平台的资源互补,既有分工又有协同,共同服务于经济管理学院乃至华南农业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3) 学生覆盖面广。真实的创业实践存在项目融资难、学生难以承受创业失败的风险,因而导致覆盖面较小;而通过虚拟实验平台承载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覆盖面扩大,除了全面覆盖经管学院的学生外,还可通过网络技术辐射到兄弟院校,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创业教育并满足创业课程的实验实践需求。

6 结语

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进行学生创业全过程的技能训练,体现了实验教学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猜你喜欢

经管技能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经管”建设工程的时代背景、总体思路及设计方案
做个怪怪长实验
工信部中小企业经管领军人才轻工创业创新班在京举办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