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政要访华喜欢去哪些城市

2018-11-08

时代邮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默克尔外国领导人

回顾过去几十年,外国领导人访华,几乎去遍中国主要城市,从老牌工业城市沈阳,到中国“硅谷”深圳,从大西北的乌鲁木齐,到西南的昆明、桂林,再到内地的洛阳、曲阜,都有他们的足迹。外国政要对这些城市的访问不仅反映着国家间交往的程度和性质,也折射出中国的发展变化。

“西安情缘”

“从西安走进中国”,这是越来越多外国政要的选择。这里面,一位法国总统功劳甚大。著有《一个中国记者眼中的外国元首》的陕西省西安广播电视台台长惠毅,见证了诸多外国领导人对西安的访问。他告诉记者,1978年9月,当时还是法国巴黎市长的希拉克面对兵马俑发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赞叹,法新社和法国《世界报》将他的评价做了报道,之后传遍世界。可以说,兵马俑强化了西安作为中华文化典型代表的地位。

西安与法国总统渊源颇深,自1983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西安后,希拉克、萨科齐都曾在任内访问西安,马克龙的访问可谓延续了法国总统的“西安情缘”。

据统计,法国历任总统共计15次访华,14次到访北京,7次到访上海,5次到访西安,2次到访南京。

法国媒体介绍西安时也强调其文化特质。“西安是中国多个朝代的首都,常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马克龙访问西安之际,法国欧洲电视一台称,“西安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起点,市郊坐落着世界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法国《解放报》则侧重宗教历史:唐代玄奘法师为保存带回长安的佛像、舍利和佛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历史上,很多来自今天伊朗、伊拉克及阿富汗地区的穆斯林商贩在中国从事贸易活动,兴建了大清真寺。两者均是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外国往来的重要标志。

据惠毅讲,1949年以后先后有200多位国家元首以及领导人访问西安,其中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后去的。但西安吸引外国领导人不只因为它是古都,“一五”“二五”期间许多国家重点项目在西安建设,所以1949年后就有外国政要到访,比如1961年尼泊尔国王访问西安。“改革开放前,我印象深刻的是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领导人黎笋、范文同到西安。我记得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挥动花束、彩带,高呼热烈欢迎越南贵宾、中越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战斗团结万岁等口号。”

外国领导人想“懂”中国

“小心,别给女总理太多辣椒!”“默克尔拜访熊猫故乡”……作为中国常客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访华时去的地方要比别人多得多。2014年7月,当默克尔访问成都时,德国媒体掀起一股“成都热”。默克尔逛农贸市场的一幕,尤其让德媒津津乐道:默克尔掏钱买了一小袋郫县豆瓣和一些八角;逛了近20分钟菜市场后,又来到一家川菜馆,在大厨指导下“学习”宫保鸡丁制作;她一个人就吃了一盘宫保鸡丁的1/4。

德国《明镜》周刊评论说:巨大的中国可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更令默克尔着迷,她希望每次去不同的地区近距离接触中国,这次是成都。成都有150多家德国企业,她还参观了大众汽车在成都的工厂。正如《明镜》周刊所言,除了“老三站”和成都,默克尔还去过南京、广州、天津、合肥、沈阳和杭州。

马克龙在西安

默克尔在成都

普京在河南嵩山少林寺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默克尔第二次访华,特意前往南京,似乎是提醒日本要像德国那样反省历史。

2012年,欧债危机正甚嚣尘上,默克尔一年内两次访华,去了西安和广州,重点是经济合作。2015年她访问安徽合肥,既是欣然接受李克强总理的“家乡外交”,也是为了推销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等。

英国多位领导人在不同时代的访华经历中,也去过不同的中国城市。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英国君主对中国进行首次访问。除了故宫、兵马俑,她还访问云南昆明,种下稀有的英伦玫瑰。2013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成都参观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故居,他还亲自去锦里买了二两特产青茶,看起来颇为俗套的一个举动,折射的却是中英两国文化交融的历史渊源。1664年,东印度公司运回一箱中国茶,使其成功进入英国王室及上流社会。

2015年,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成为首位访问乌鲁木齐的英国大臣。奥斯本说,像新疆这样的新兴地区在未来数年将拥有巨大发展潜力,这是他要亲眼见识的原因。

可选择的城市太多

与默克尔相比,美国历任总统的访华行程一向较“正统”,但也有“意外”。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去了桂林,而其他美国在任总统从未到访过。不过,在他之前,尼克松和卡特卸任后去过。“我们所访问过的大小城市中,没有一个比得上桂林美丽”,尼克松赞叹道。

外国领导人访华,可选择的城市太多。扬州,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第一站选择这里,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的他很“懂”中国;2011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问扬州,有报道称是为了“让朝鲜把相关经验用于自身发展”。

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20世纪70年代,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越南的黎笋、新加坡的李光耀先后访问该地。与他们参观中国革命旧址不同,2015年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将延安作为访华的一站,则是为见证中国的发展。2005年,还是王储的亚历山大曾访问陕西。

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河南嵩山少林寺。2007年,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山东曲阜参观孔庙。2015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去济南,访曲阜。

有熟悉情况的人士称,杭州、桂林是外国领导人比较喜欢去的地方,近年名单上要加上广州和成都等地。这体现了中国的发展。

像杭州,它不仅“美丽”,还是新兴科技中心。2015年,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访问杭州,看重的正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创新。同年荷兰首相吕特访华没去北京,却去了深圳,看中国的创新。

城市的选择很多时候体现着国家间交往的特殊性。以洛阳为例,2014年缅甸总统吴登盛专门到访洛阳,为白马寺一座缅式佛塔揭幕。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参观龙门石窟及白马寺,获赠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瓦杰帕伊则赠送铜制镀金释迦牟尼像。1993年,时任印度总理拉奥访问洛阳,向白马寺赠送佛像。

这种特殊性在日本那里更明显。日本领导人访华敏感点很多。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访问北京郊区卢沟桥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成为首位访问卢沟桥的日本首相。1997年,桥本龙太郎访问沈阳“九—八事变”纪念馆,成为战后首位访问中国东北的日本首相。这些都与历史有关。但中国人“最大的伤痕”南京,迄今未迎来一位日本在任首相。倒是村山富市、海部俊树和鸠山由纪夫卸任后曾访问过南京。某种意义上,南京对于日本首相既是敏感的“禁地”,也是一些日本人士眼中对华“最大和最后的王牌”。

猜你喜欢

默克尔外国领导人
特蕾莎·梅——英国版“默克尔”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默克尔即将访美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