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存在问题研究与解决建议*

2018-11-08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510000蔡智雄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2018年20期
关键词:学案效率探究

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510000) 蔡智雄

一、导学案对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效率的影响

导学案是建立在全面分析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构成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做到了“低负高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科书的内容安排紧凑简洁,有一定的跳跃性,涉及到的思维方法比较少,容易出现不符合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的情况,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思维易走“偏”和知识易混乱.这时利用导学案对课本的内容进行分解、重组和改进,可以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导学、导思、导练,这样很好地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另外,导学案对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指导是全过程的.

首先,导学案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对导学案的预习,学生在上课之前可以了解自己将要在课堂上学习什么内容,自己的疑难点在哪里,从而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由于在预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主动的,所以对课前通过自己努力发现的问题就会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其次,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重点和难点,进而掌握重点,克服难点.导学案凸显了新授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进行重组和建构时有的放矢,避免了在课堂中无法捕捉重点、无法解决难点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再次,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课后检漏补缺.导学案在课堂上是“指南针”,它也是课后的检测仪,可以很好的检验学生与学习目标的差距,让学生在学习完当天内容后,可以依据导学案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巩固新知识点,反思学习过程,制定更准确的课后学习任务.

二、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实践,高中数学优秀导学案的使用能提升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效率和兴趣,能提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融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以导学案提升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效率与预期效果存在着一定差距.

1、教师方面

首先,导学案的编写存在问题.导学案的编写是导学案形成的关键环节,它决定着导学案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着导学案的使用和评价,最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是,经过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对导学案的理解不透彻,部分教师为了显示导学案的不同,完全脱离或偏离了教材.导学案的编写流于形式,致使“导学案”的编写出现了形式单一、编写随意以及不符合学情等问题.比如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中将高中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等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看到问题就翻书査找,根本起不到预习的效果,降低了高中数学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编写导学案只考虑了教师的“导”,把教案作为导学案,掩盖了教案与导学案的区别.

其次,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使用中存在问题.在实践中存在对导学案不够重视、过分依赖或是不会使用的情况.有些教师并不会很重视导学案的使用,甚至对导学案的使用仍然存在着诸多疑惑与排斥,特别是教龄较长的老师,觉得自己教学经验丰富,按照以往的成功经验教学足矣,从而忽略了导学案的作用.而同时也有年轻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比较多,完全忽略了教材,甚至产生依赖心理.有些还会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变成了”讲学案”,忽视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互动,课堂变得枯燥,没有生机.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效率.

再次,忽略了导学案的课后反馈功能.教师的课后反思是指对导学案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回收的导学案中体现出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修正和完善,即导学案的“补备”.而笔者调查发现,有些教师往往认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是完成了教学,忽略了导学案的课后反馈功能.实际在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学生并未完成导学案,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存在着问题和疑惑,如果对课后的导学案检查与点评讲解不够认真,不能使导学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无法提升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效率.

2、学生方面

学生使用导学案的问题主要是:首先,学生对导学案不理解,有部分学生只是感觉自己的学习忽然多了一份试卷,“一份从课本上能找到答案”的试卷,完成试卷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而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导学案上很多知识教材上都有,为什么用导学案?完全没有体会到导学案对自学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学生对导学案过于依赖,这样会使学生整天围绕导学案学习,容易使学生受导学案的质量的影响,偏失学习重心;再次是大部分学生使用导学案缺乏思考,预习过程就是看书完成填空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思考,没有怀疑,没有提出问题更没有解决问题,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思维的数学学习活动便失去了数学学习的意义,也就会降低学习高中数学的效率.

三、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的建议

1、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建议

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不能脱离教材,必须以教材和考纲为指导,把教科书中的内容打散、重组、改进、融合,克服教科书中知识和思维的跳跃,形成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的“知识阶梯”,顺其自然地达成教与学的目的,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在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与普通教案不同的是,导学案的设计要突出的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在高中数学新授课导学案的设计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

探究性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在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需要设置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高中数学方法的过程,锻炼学生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能力.

引导性原则:在高中数学新授课中根据教师的引导实现新知识的转化,“导学”是导学案编写设计的主要方向.在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中引导着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归纳、类比,问题由浅及深,螺旋式上升,提高难度学习新的知识.

参与性原则:在高中数学中需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完美结合,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要有恰当的学生的参与比例,同时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实用性原则: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需要学生通过导学案实实在在的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导学案的设计要实用,不能盲目的照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不能简单的用填空的形式代替探究,要设置适当的“阶梯”与“层次”,设置合适的容量,提高学生使用的实用性.

一般情况下,导学案可分为三部分,即“课前预习导案——课堂探究导案——课后巩固导案”.教师要充分把握导学案这三部分的各自特点及功能,才能合理地设计出优秀的导学案.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新授课为例进行说明.

课前预习导案的设计不仅是让学生通过看课本,再填空,不应该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应该出现结论性的小结,不应该要求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练习题.而是应该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的内容,要让学生大致明确自己的难点,要承前启后,设计的学生活动要满足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本节课是在学习“曲线与方程”之后的内容,需要用到刚学的知识,如:怎样建系方程更简洁,如何求轨迹方程等,所以利用教材中的一道习题设置为学生活动一,复习巩固知识,启发新的思考.本课的重点是椭圆定义的得出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难点是如何化简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了克服课堂的难点,设置了学生活动二,通过具体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建系,化简等过程,降低了难度,帮助学生克服怕困难的心态,为课堂的探究做好准备,体现了引导性和实用性.而活动三与活动四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难,从而带着问题投入到课堂中.

课堂探究导案的设计中尽量体现数学新授课的发现、探索过程,重视学生通过动手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知识的探究性.活动一让学生动手画图,弄清椭圆定义的来龙去脉,大胆尝试得出椭圆的定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活动二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讨论图形中的条件,让学生敢于动脑、动手去探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充分体现导学案的参与性.同时指导学生与同学讨论与分析思路,敢于争论,并汲取各种思路,并通过题组训练,巩固新知.导学案中每个学生活动必须留足够的空白位置,让学生不仅仅动脑、动嘴,还要动笔.

课后巩固导案不仅仅是布置课后作业,还要设计学生课后反思和总结的环节,可以通过问题形式来呈现,也可以通过习题来呈现,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新授课课堂所学内容,梳理课堂所学知识.设计中通过习题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求解相关问题.教师通过作业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新授课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反馈结果,教师及时矫正,并补充补偿性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

2、高中数学导学案的使用的建议

导学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理解和使用的,要发挥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如何使用导学案是十分关键的.导学案的使用建议分为三个主要环节:课前—课堂—课后.

(1)课前预习是完成导学案的首要任务,课前学生独立认真做好导学案的预习部分是导学案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建议分步骤使用:①教师提前一至两天发放导学案,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前预习导案;②课前教师必须回收导学案并进行仔细批阅和认真总结,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关注学生预习中的疑难问题,③教师进行第二次备课.该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力完成,不要敷衍了事,要鼓励学生多动笔,就算不会也要动笔写下自己的疑难点.

该环节不仅仅是让学生把握新旧数学知识的联系,确定课堂要掌握的内容,以便提高课堂听讲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指导他们学会阅读、学会探索,并学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所以本环节十分重要,教师不能忽略.

(2)课堂探究是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核心部分.建议分步骤使用:①预习反馈,可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疑难;②合作探究,引入新课;③独立思考,独立运算;④展示疑问;⑤小组讨论,大胆提问,互动解决疑难;⑥个人课堂小结,教师补充完善;⑦知识应用,展示过程,共同修正;

本环节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导”为辅,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表达、展示、讨论,不要为了让学生多练而剥夺了学生探究的过程,教师的点评讲解要简洁到位,节奏要紧凑.

(3)课后巩固是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的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程度的环节.建议分步骤使用:①学生反思,完成作业;②回收学案,检查课堂探究导案、课后巩固答案的完成情况;③根据反馈结果,教师及时矫正、点评,个别学生面批面改;④补充补偿性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

本环节要求学生有总结、有反思、有应用,要求教师有检查、有讲解、有反馈、有提高,不能让课后巩固成为学生单方面的工作.

实践证明,在高中数学中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兴趣,而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

猜你喜欢

学案效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乡愁导学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