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比较

2018-11-08丁怀军费香勇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结核肺结核螺旋

丁怀军 费香勇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目前世界上单一病原菌感染中致死率最高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统计,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 040万,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约167万[1-2]。结核病已经成为高于艾滋病的全球第九大死因,是全球卫生的主要挑战之一[3-4]。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咳嗽、低烧和咯血等,但也有约25%左右的患者不出现上述典型症状,目前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为痰细菌学涂片找到结核分支杆菌或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该方法虽然特异性最高,但临床上仍有约1/3患者上述检查为阴性,X线检查是临床肺结核诊断的必备手段但容易漏诊,常常延误该病治疗的最佳时机[5-9]。此外,由于肺结核好发于卫生资源匮乏环境较差的贫困地区,在不具备病理诊断条件和核酸诊断等先进检测方式的情况下快速诊断肺结核成为研究热点[10]。多层螺旋CT扫描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是目前肺结核诊断的常用方式,两者诊断原理不同,诊断方式各异。本研究选取肺结核患者35例,同期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旨在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两种方法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3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8~70岁,平均(40.76±12.32)岁,病程为1~12个月,平均病程为(5.1±2.7)个月,以上患者纳入标准依据《实用内科学》,均经肺组织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单纯肺结核病患者,已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器质性病变患者和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等[11];另选同期在本院就诊的肺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33~75 岁,平均(46.51±10.14)岁,其中肺癌7例,肺炎7例,支气管扩张3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其他12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项目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研究方法

1. 多层螺旋CT扫描: 多层螺旋CT扫描所用仪器为GE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仪,型号: Optima CT 660,检测参数为层距 5 mm、层厚 5 mm、螺距1.5;检测时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深呼吸后屏气使肺部保持扩张状态从而完成全肺扫描,记录肺部影像。

2.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所用试剂盒为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蛋白芯片法);检测时先抽取受试者足量外周血,然后离心取上层血清,最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

3. 观察指标: 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由3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后综合得出,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按照说明书方法得出结论,联合检测结果有一项出现阳性结果即判定为阳性;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定上述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各组间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指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分析

各组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肺结核的检测结果见表1,其中肺结核组35例患者检出27例,确诊率为77.14%,明显低于病理诊断确诊率100%(P<0.05),漏诊8例(22.86%)。在27例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中: ①检出结核空洞5例,占比14.29%,其中病灶位于左肺上叶3例,左肺中叶1例,左肺下叶1例,影像学可见多发薄壁空洞,边缘粗糙,外缘清楚;②检出结节或肿块8例,占比22.86%,其中病灶位于左肺上叶4例,左肺中叶3例,右肺上叶1例,直径4~6 cm之间,影像学可见边缘光滑,可见毛刺征和钙化灶;③检出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6例,占比17.14%,其中病灶位于气管旁4例,纵膈边缘2例,影像学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可见纤维条索影;④检出胸水8例,占比22.86%,其中病灶位于右侧6例,左侧2例,影像学可见条带状液性暗区,轮廓清晰,膈影被遮盖。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诊断时,将其他肺部疾病患者误诊为肺结核5例(16.67%),在这5例误诊中CT影像学出现结节或肿块2例(6.67%)、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2例(6.67%)和胸水1例(3.33%)。

表1 各组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

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各组采用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诊断肺结核,其中肺结核组35例患者检出19例,确诊率为54.29%,明显低于病理诊断确诊率100%(P<0.05),漏诊16例(45.71%)。仅采用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进行肺结核诊断时,将其他肺部疾病患者误诊为肺结核8例(26.67%)。

三、多层螺旋CT扫描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的检测价值分析

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7.14%、83.33%和80.00%;采用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4.29%、73.33%和63.10%。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特异性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多层螺旋CT扫描的检测灵敏度(P<0.05)和准确度(χ2=4.571,P<0.05)均明显高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方法,见表2。

表2 多层螺旋CT扫描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比较(%)

注:a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的灵敏度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相比,P<0.05;b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的特异性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相比,P<0.05;c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的准确度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相比,χ2=4.571,P<0.05

此外,35例肺结核患者中,多层螺旋CT扫描和/或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者为34例,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7.10%,高于单一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77.14%)(P<0.05)或血清结核抗体检测(54.29%)(P<0.05)。30例非结核肺部疾病组患者中,多层螺旋CT扫描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均为阴性者20例,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66.67%,与单一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或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讨 论

肺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患者在临床上可出现咳嗽、低烧和咯血等典型症状,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等问题的出现,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数目正在增加,极大的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12-13]。虽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但是其存在检出率低和检测周期长的难题,从收集标本到准确获取病原菌的类型通常需要几天到一周左右[14-16]。X线和多层螺旋CT等影像学技术是临床肺结核诊断的常规手段,与X线诊断相比,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具备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可更加清晰的显示肺部组织的影像学信息,发现更多X线无法显示的肺结核征象,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17-19]。叶晓雪等[20]的研究发现,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肺结核的确诊率最高可达84.8%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41.2%,其中肺内病变部位检出率肺内隐蔽病变部位显示率分别为97.6%和100%,相较于X线检查具备明显优势。因此,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已经成为目前临床肺结核诊断所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在本文中35例肺结核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检出27例,确诊率为77.14%,明显低于病理诊断确诊率100%(P<0.05),漏诊8例(22.86%),这与王守玉等[13](确诊率为75%)的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此外,本研究表明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诊断时,将其他肺部疾病患者误诊为肺结核5例(16.6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诊断肺结核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诊或误诊情况。虽然多层螺旋CT扫描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但是其对某些不典型症状肺结核的确诊率仍然较低,这可能与一些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多样化有关。在本研究中,肺结核常见伴随征象如:结核空洞、结节或肿块、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和胸水等的检出率分别为14.29%、22.86%、17.14%和22.86%,但是这些征象在肺癌、肺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等其他患者中也十分常见,有可能造成误诊。在本研究的非结核肺部疾病组5例误诊为肺结核患者中,CT影像学出现结节或肿块2例(6.67%)、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2例(6.67%)和胸水1例(3.33%),这些征象的出现可能会极大干扰影像诊断的准确性。以肺癌为例,其余肺结核在临床影像上经常出现异病同影的征象,仅凭影像学诊断两者之间的误诊率高达60%[21]。因此,单独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虽然可明确肺结核的病灶类型,但其确诊率仍有待提高。

由于肺结核好发于环境较差的贫困地区,其卫生资源匮乏,往往不具备病理诊断条件和核酸诊断等先进检测方式,因此血清结核抗体等血清学手段成为了肺结核快速诊断的研究热点[22-24]。当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会产生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反应,其血清中抗体含量随病变加重而增加,因此血清结核抗体是临床肺结核诊断与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25-27]。与X线和多层螺旋CT等影像学手段相比,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和成本低廉等优势,非常适合在卫生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推广[28-29]。在本研究中,肺结核组30例患者采用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检出19例,确诊率为54.29%,漏诊16例(45.72%),这与黄汉鹏等[30](确诊率为53.30%)的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此外,仅采用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进行肺结核诊断时,将其他肺部疾病患者误诊为肺结核8例(26.67%)。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但是易产生一些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处于结核感染初期抗体在血液中浓度过低有关[31]。

为比较多层螺旋CT扫描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7.14%、83.33%和80.00%;采用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4.29%、73.33%和63.10%;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检测肺结核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的灵敏度(P<0.05)和准确度(χ2=4.571,P<0.05)均明显高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以上结果说明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方法相比,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检测肺结核的可信度更高。但是,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原理,可确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内部信息,仍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检测效能[32-34]。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联合多层螺旋CT扫描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两种方法进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10%和66.67%,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一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77.14%)(P<0.05)或血清结核抗体检测(54.29%)(P<0.05)。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检测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比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更大,但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仍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两者可互相补充,联合检测时可诊断90%以上的肺结核患者,对于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结核肺结核螺旋
旋风“螺旋丸”
一度浪漫的结核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螺旋变变变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