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策略和思考
2018-11-08邱丽娜
邱丽娜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
近年来,各大高校始终以“双一流”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本着“一流的高校需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学科需有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校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高层次学术人才及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上,因此引进人才工作的成效,关乎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综合实力。各高校在广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展开人才争夺战的同时,如何能够抓住有利时机,在完善人才驱动策略、明晰学科布局及发展规划、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构筑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环节上有更为周密的考量,打造高水准、重能力、业务精湛、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从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引进人才工作棘手且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
1 完善人才驱动策略,架构学校整体发展框架
人才引进工作要在大处着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人才引进为重要补充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应该放在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全校上下要形成与时俱进的人才新理念,全校各部门都应以“科学人才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工作有效衔接、无缝对位,为人才的引进和发展提供尽可能优越的发展平台。同时,学校层面应考虑引才计划及自主培养的梯度和效能建设,在薪酬待遇、安家补助、科研经费、工作及实验环境、硕博招生等方面,对国际大师、院士、长江、杰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人才予以倾斜,并结合已有专家如何发挥自身长处并“老带新”创新发展思路、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如何培养及快速成长、如何鼓励同学科及跨学科创新科研团队有效搭建、创新科研成果等,制定出符合本校发展的人才定位和驱动策略,使高校自身的人才驱动框架,变成集吸引力、压力、动力、成效为一体的的良性循环模式。
2 明晰学科布局和发展规划,借助机遇打造人才聚积高地
(1)以重大发展战略和需求为导向,按需引才。学校应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发展需求,坚持按需引进的原则,对人才引进工作进行分类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引才方案,对于国家发展急需、本校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尖端人才,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事一议、优先引进。同时结合国家需求和自身发展目标,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完善科研研究体系、调整学科布局,优化研究团队,凝练研究方向,搭建研究平台,多方筹集资源,“筑巢引凤”。紧跟学术国际前沿,聚焦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在科研成果产出上有所为,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力争实现“事业有平台,成长有空间,发展有舞台”。
(2)以多校区建设和学院拆分重组的历史机遇为平台,整合人才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为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各大高校的新校区建设及异地校区的崛起,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高校应注重不同校区的功能性打造,在主校区及其不同省份分校区的布局上,实现“一主几翼”联动发展的模式,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办学招生规模、学科发展导向等招募高端人才,借力当地的政府和人才资源,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各大高校纷纷建立的同城校区,是对老校区发展的有益补充和有力支撑,高校可借助办学空间、发展环境的极大改善,在人才布局上,建设引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孕育产生颠覆性技术变革的新兴学科,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另外借助国际化迅猛发展的东风,在新校区建设上,积极尝试国际示范性学院等新型人才组团模式,利用较好的环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尖端专家及高精尖学术团队,实现学科发展的国际化;为了适应学科发展潮流,目前一些高校本着“大化小”、“小化精”的原则,对原有院系进行拆分重组,在人才招募和布局上,对于高校相关学科突破陈旧框架、布阵新型人才梯队、导出前沿性科技成果,也是一个难能的历史机遇。
(3)坚持多元化的人才引智模式,坚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方针,以点的优势,辐射带动高校各学科的综合竞争力。如针对我国各高校资源现状和工作实际,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以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聘任为依托,引进院士、长江、杰青、国外一流大学教授、知名学者等专家来校工作,积极带动年轻教师及学科实力向好发展;努力开发已引进人员的社会人脉和学术圈子,在其实验室、师兄弟、海外校友及其他熟知途径等多方面开展引进人才的摸底和推荐。同时也积极借助外来专家资源,积极推进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联合研究等,从实际效果上彰显了多元化引智引才的成效。
3 加强人才环境建设,搭建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
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是引才工作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明晰且有竞争力的政策环境、专业且宽松活跃的科研学术环境、高效便捷且暖心的服务环境,能从一个保障的侧面,助力引才引智的成效。
首先,宽口径、高标准的人才政策,是人才引进过程中,最为关键且核心的部分。人才引进来校后,学校依据其科研能力、学术水品和发展潜力等对其进行政策对位,在科研经费支持、实验室配套、硕博士招生、学术团队搭建等方面,一定要有持续性、动态性的政策保障,使人才们在基本科研保障的前提下能够尽早投入工作,并催生学术成果,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软硬件环境。
其次,专业化程度极高、活跃且高效的科研学术氛围,能够使引进人才尽快度过迷茫、焦虑期,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注重各个层面的学术交流、鼓励科技创新、营造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在心无杂念的学术氛围中,潜心钻研,也是引进人才能够安心工作的必要支持条件。
再次,高效便捷且暖心的服务环境,是了却引进人才后顾之忧、在工作和生活上尽快融入新环境的有力辅助手段。在引进初期,应开始建立引进人才追踪机制,高效、便捷且有条不紊地与人才对接,并积极推进引进程序,并在入职手续上、科研经费和安家费申请兑现、办公室及实验室配备、工作环境安排等方面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同时在周转房申请安置、家属工作、孩子入托入学等问题上给予关心和暖心帮扶,打造全方位的服务环境,使人才引智体贴入微,不留死角。
4 构筑平衡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师资队伍的良性健康发展
高校应在教师队伍成长和发展的定位中,坚持外来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双轨制培养模式,并依据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做出特点、办出特色。
首先,在人才理念的架构上,要摒弃“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等厚此薄彼的引进怪象,既要彰显对人才的重视、又要在适度的范围内保证本校现有各层次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及学院都应秉持“创新人才是为学术强校而服务”的大原则,为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催生研究成果、实现学科跨越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战。
其次,合理解决待遇差异性矛盾,强化岗位聘任的激励机制。近年来随着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热潮,各省市也挖空心思、从科研配套、安家补助、个人发展空间等诸多领域使出杀手锏,展开人才争夺战。人才争夺的背后,势必在原有师资的待遇平衡性方面,就会不同程度出现失衡的表象,如部分教师后悔“回国太早”、或感叹“生不逢时、不受重视”等。为解决这一矛盾,可以打乱原有的师资现状,出台引进人才及现有教师都能公平参与竞争的岗位聘任模式,且以不同等级的激励措施,鼓励人才们的公平竞聘,这样也能为工作努力、科研成果突出、发展后劲强劲的各层次人才,提供宽广的空间、匹配较为合理的薪资及相关配套,为科研及学科的良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再次,构筑梯度性人才方案,以学术带头人、科研学术创新团队等多种模式,分批次和梯度进行培养,实现外来人才和现有师资的最佳融合。一方面,借助人才激励计划,重点鼓励扶持在学术上极具建树的学科尖端人才、学术带头人领跑,挖掘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新星,打好高校学术科研突破冲锋战;另一方面,以本校各专业特点为依托,鼓励学科内、跨学科等各类创新团队的搭建,鼓励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顺应交叉学科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从人才顶层设计上,突破学科界限、组建极具交叉特色且易出成果的团队,同时在科研经费支持、国际学术交流、职称晋升、聘岗考核等诸多方面,都能结合现有人才和引进人才的不同特点,为其量身打造适合其发展的培养模式。
5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彰显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和成效
首先,以制度保障人才考评的固定性和持久性,并不断完善评估指标的量化标准。可以以多层级的评价指标——政治素养、核心业务能力、人才附加值、人才潜力、高校软硬件条件适度性(一级指标)、思想品德及学风素养、科研水平学科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社会服务、讲座培训、承担管理工作、全方位育人、年龄、学历、科研能力及前景、科研配套、安家费及个人补助、科研条件及工作环境(二级指标)、核心课程讲授、本硕博人才培养、教学获奖、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论文发表、项目申请、专利转化(三级指标)等定量人才的综合评价。
其次,根据文、理、工、法、商等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考评标准、在考核内容上,注重以科研水平为主导、兼顾多元化的评估原则,客观对待人才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从而培养造就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一流、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形成人才竞争优势,有力地提升学科发展潜力。
最后,强化评估结果的有效利用,对后续人才发展路径和思路提供指导性建议。在激励性措施,如科研经费奖励、薪资级别调整、续聘与否等评估结果的直观反馈外,还更应注重评估结果反映出的实际问题,在“鼓励优秀”的同时,应随时总结所评估人才的培养现状、发展瓶颈,并针对不同人才现状,分析总结出近5年的重点培养思路和发展方向,便于考核后,评估结果能够落到实处、本着为人才服务的宗旨,真正为人才的良性发展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