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11-07刘丽梅

新课程·上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多元化小学语文

李宝华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涌现。假如语文教师能把多元化教学法灵活有效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之中,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基于此,从以下几方面对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化

一、以语文为沃土,绽放“生活”之花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把现实生活引进语文课堂,把语文教材中的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到一起,这不仅有利于还原所学内容的生动背景,还能引导学生从语文视角去思考生活,品味生活,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白鹅》这篇课文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生活教学法。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在生活中,你们听过戏吗?知道净角吗?”有的学生说:“这是戏剧中的一种角色,这种角色的脾气很不好。”其次,教师说:“今天咱们就要了解一种动物,它的脾气就类似戏剧中的净角。”(教师出示题目:白鹅)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白鹅的特点。有的学生说:“白鹅很高傲,仰着脖子才大声地唱歌呢!”有的学生说:“白鹅很厉害,伸着长长的脖子,去攻击别人。”教师接着说:“你们说得很好,这是你们在生活中对白鹅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想想课文中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我通过使用生活化教学法,不仅引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使他们尽快地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之中。

二、以语文为线条,勾勒“情境”之图

情境教学法是伴随新课改的深入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它以生动、形象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假如语文教师能使情境教学法与语文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利于把抽象枯燥的语文知识转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还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中《颐和园》这篇课文时,我就使情境教学法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创设出去颐和园游玩的情境。首先,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想必你们已经跟着爸爸妈妈去很多地方旅游了,那么,你们去过颐和园吗?”学生说:“颐和园这个地方,我没有跟随爸爸妈妈去过。”我接着说:“下面,就让老师带领你们去颐和园旅游去吧。”其次,我打开了课件,一张颐和园的全景图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它是如此的雄伟壮观,显示了皇家园林不凡的气派。我把鼠标一点击,一条美丽的长廊出现在我们面前,我对学生说:“让我们踏着这条长廊去探索颐和园的奥秘吧。”接下来,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万寿山,来到万寿山的脚下,只感到这座山是如此古老又是如此年轻。随后,我们一起登上了万寿山,来到了今天要参观的第二个景点,那就是佛香阁,这里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突然,一个大大的、美美的湖泊夺走了我们的注意力。这个湖泊的名字是昆明湖,学生们一边仔细地观赏大屏幕上美丽的景色,一边吟诵相关的诗句。虽然这只是在课堂上模拟去颐和园游玩的情境,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热情与激情确实是被激发起来了。为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营造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三、以語文为舞台,凑响“合作”之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授语文考点,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学生犹如容器一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语文知识以及与语文考点等等。久而久之,这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从而把课堂的主动权给予学生。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出示讨论的题目:课文为什么以“鸟的天堂”作为题目,而不以大榕树为题目呢?这些小鸟与大榕树有什么联系?其次,我让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热烈的讨论、积极的交流。各个小组的每一位组员都要积极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即使有些组员的语文水平较为薄弱,在听了同伴的想法后,他们自己也能获得一些启示,形成一定的思路。当小组讨论结束后,我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和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探究结果。当他们说完后,我会对其发言作恰切的点评。通过小组合作,不仅营造了一种活泼的课堂气氛,还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总之,多元化教学法倡导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在使这些教学方法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应深刻地把握这些教学方法的内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燕.浅析多元化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

[2]吕霞.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6(15).

编辑 张珍珍

刘丽梅

摘 要:受“填鸭式”“唯分论”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是一幅幅充满生命气息的画卷,而是一个个语文知识点、一本本语文练习册。针对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应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积极主动地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从而打造出别开生面、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化

一、创设“情境”之图,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梅花只有在冬季绽放,才会展现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王者风范;荷花只有在淤泥中盛开,才能获得“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誉。从某种程度来看,冬季之于梅花,淤泥之于荷花,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境”。同样,语文教学也需要某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只有创设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况,语文课堂才会更加精彩纷呈,妙趣横生。与此同时,学生才会感受到语文的美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秦陵兵马俑》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对学生说:“让我们一起去有数千年历史的秦兵马俑那里去尽情地参观一下吧。”于是,我先把有关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介绍给学生。其次,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有关秦兵马俑的图片以及视频片段。我告诉学生说:“咱们先来观赏秦兵马俑一号坑。”有的学生说:“这里面的兵马俑真是千姿百态,有的蹲坐着,有的仰着头,有的拿着刀。”下面,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第二个景点,这个景点是一些陶器。学生一边仔细地观察,一边惊叹于这些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地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尽快地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对本课的学习之中。如此一来,这势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借“兴趣”之道,让学生体会语文之趣

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逼迫学生去学习,那么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还不利于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不是天生的。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画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猜谜语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想必你们已经听说过许多谜语吧,现在,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好不好?”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谜语:花儿见了它微笑,小草见了它弯腰,大树见了它挥手,禾苗见了它低头。我的话音刚刚落下,全班同学积极地说:“老师,我们知道这个谜底,这是风。”我对学生说:“你们说得很好,那么,你们知道风是什么样子的吗?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小朋友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风?想不想知道他们画得怎么样?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吧。”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绽放“生活”之花,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真

教学实践表明,生活是孕育语文知识的“母体”,是语文得以永葆青春的源泉。任何一篇散文、一首诗歌、一个寓言故事无不带有生活的印记,无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积极主动地使生活教学法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把现实生活引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去品味生活,从而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雨的美丽景色。首先,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历过很多次雨,也尽情地欣赏过雨中的美丽景色,甚至还被雨水淋过。那么,哪位同学想先来说一说你对雨的印象?”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春雨,春雨是那么的酥软,他们轻轻的,软软的。”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秋天的雨,这个季节的雨十分的有趣,它们喜欢和飞舞的落叶一起跳舞,它们也喜欢和落地的鲜花握手。”我对学生说:“你们说得很好,今天咱们学习的是《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地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画出有关秋雨特点的句子。”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地采用了生活教学法,这不仅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还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美妙,从而有效地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應充分地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语文的美丽,亦可以采用兴趣教学法使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生活教学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悟语文的奥秘,如此一来,语文教学将更加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参考文献:

[1]殷世东,潘黎.把独立思考权还给学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6).

[2]吕丽萍.让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大放异彩[J].语文世界,2016(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多元化小学语文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