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8-11-07李志强
李志强
摘 要:在小学开展书法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又能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是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在书法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书法教学;品德教育;小学语文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它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又蕴含着许多育人的道理,是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和培养学生优秀的做人品格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一、渗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可以说,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它是国家发展强盛的力量源泉,是我们目前实现中国梦,实施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在书学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为学生讲授汉字与书法的发展历史,使学生既要掌握汉字的书写规范,还要让学生了解汉字书法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介绍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等书法名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汉字书法之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从小树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鉴赏书法艺术,培养高雅审美观念
我国的书法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书法鉴赏又是书法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鉴赏古今书法名家的作品,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时代的书法作品的风格、特点,这也是提高书法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同时通过让学生鉴赏书法名家的作品,还能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与正确的审美观念。书法鉴赏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书写的过程,更是一个体会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过程。通过鉴赏能培养学生对汉字书法美的丰富想象,因此,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应渗透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受美,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楼的走廊、教室的墙壁、学校的书报栏等张挂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欣赏,并要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和如何才能感受书法之美,使学生掌握书法鉴赏技巧。可以定期举行书法比赛,或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以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其次是引导学生创造美,要提高学生的书法写作水平,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书法创作的引导,让学生掌握书法写作技巧。如,引导学生掌握点画或线条的精细、长短的变化,把握好运笔的平滑、轻重,分配好字的结构布局等,使学生能创造出漂亮美丽的书法艺术。
三、开展书法教学,注重高尚品德教育
我国的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是对小学生进行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方法,书法教学是培养小学生优秀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进行书法教学首先要注重品德教育,在我国当人们鉴赏评论一个人的书法时,首先谈论的是作者的人品,常用“心正则笔直”“字如其人”等词语,既评价书法作品,又形容作者人品。只有具备优秀品德才能才会写出优秀作品,其书法作品才能成为传世经典。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例如,宋朝的丞相蔡京精工书法并擅长行书,但因其品德差为人奸,他的作品不被世人看好;再如,历史上的严嵩、秦桧等一些奸臣,尽管他们在当时也称书法大家,因为品德差而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非常少,造成字因人废的结果。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书品与人品是密切相连的一个整体,非常注重人的品德,书法因为人的品德高尚而变得贵重。因此,在书法训练中首先要注重对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高尚的品德,是学好书法的重要基础。
四、持之以恒训练,培养优秀做人品格
在长久的书法教学和训练中,能训练和培养人的礼让精神、严格的要求、持久的毅力、细心的性格等,让小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良好的做人品格。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中包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能让学生了解到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字书写非常注重字的间架结构的布局。书法讲究“穿插避让”,这其中就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的“礼让”精神。如,对于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时,左边的“撇”常常会变成“点”,这样才能让整个字看上去有“和谐”之美的感觉。再如,书写“林”“昌”“串”这三个字时,讲究“左让右”“下托上”“上覆下”的规则,可在其渗透“礼让”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在一个班集体里只有相互礼让才能和谐相处;书法艺术的笔画、结构布局要求非常严格,书法训练时执笔姿势、人的坐姿都非常讲究,需要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和耐心、细心细致的态度才能练好书法,这正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做人品格的重要方法。
总之,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书法练习的持久开展,能像春雨一样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冬梅.浅谈书法教学中的品德教育[J].未来英才,2016(21).
[2]韦凤梅.写好字 做好人:书法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祖国(教育版),2013(7).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