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强干弱枝”政治思想的当今镜鉴
2018-11-07袁延胜
袁延胜
【摘要】西汉初年,面对强大的关东六国贵族的宗族势力与政治势力,刘邦采取了迁徙六国大族到关中的措施,削弱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从而达到强本弱末的政治目的。西汉时期,实行徙陵政策,把贵族、高官、地方豪强,都迁徙到陵县,达到强干弱枝、巩固统治的作用。面对广阔的疆域,汉代还实行移民实边的措施,鼓励内地的百姓到边境落户,从而达到巩固边防的目的。
【关键词】西汉 强干弱枝 移民实边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强干弱枝,是汉代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的基础。汉文帝时期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分封策、景帝时晁错的削藩策、汉武帝时期主父偃的推恩令,都是强干弱枝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强干弱枝思想在人口管理上的体现,一是迁徙六国贵族到长安,二是迁徙贵族、高官、地方大族豪杰到陵县。此外,为了抵御匈奴,巩固国防,汉政府还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汉政府实行的这些人口迁徙政策,达到了巩固政权、长治久安的目的。
“强本弱末”: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
西漢初年,天下初定,外有匈奴的侵扰,内有六国贵族的存在,都对新生的汉政权的巩固产生潜在的威胁。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反秦战争中,六国贵族强大的宗族力量和号召力,令刘邦心有余悸。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齐国的戍卒娄敬建议刘邦对匈奴实行和亲,对关东六国贵族进行迁徙。
娄敬曾建议刘邦定都关中,受到刘邦的器重,“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曰奉春君”。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派娄敬出使匈奴,了解匈奴的情况。娄敬从匈奴回来后对刘邦说:汉朝北边的匈奴,离长安最近的只有七百里,如果进犯汉朝,轻骑一日一夜就可以到达关中。关中地区经过秦末战争之后,经济残破,人口稀少,但土地肥沃,可以移民耕种。秦末的反秦起义如果没有六国贵族,如齐国田氏、楚国的昭氏、屈氏、景氏等的支持,是发动不起来的。现在汉朝定都关中,但关中人口少,北边接近匈奴,东边又有势力强大的六国贵族,一旦国家有变故发生,就难以保证国家的完全。因此,娄敬建议刘邦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一方面充实关中,防御匈奴;另一方面,趁机削弱六国贵族、豪杰的宗族势力,以此消除他们对新生政权的潜在威胁。如果关东地区诸侯王反叛,还可以率领这些人去讨伐。娄敬谓:“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对于娄敬这样一个一举两得的建议,刘邦非常赞同,马上让刘敬着手实施,迁徙关东贵族十余万人到关中。“十余万口”,这是一个很大的人口迁徙数字。
刘敬的建议可能在高祖七年或八年,实施迁徙的时间在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十一月。《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九年:“是岁,徙贵族楚昭、屈、景、怀、齐田氏关中。”《汉书·高帝纪》亦载高祖九年:“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所谓“与利田宅”,是说给这些迁徙者居住方便的房子和优质的土地。
因为迁徙到关中的贵族多,有的以居住区域的编号为氏。如东汉大臣叫第五伦,就是这次迁徙的齐国田氏之后,因为“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第五,作为一个姓氏,在今天西安地区仍存在。
这些六国贵族迁到长安后,安居乐业,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图谋,这说明汉朝“强本弱末”的目的达到了。而且迁徙多达十余万人的关东贵族到关中,对后世也产生了影响。如从齐国迁徙而来的田氏,不少著籍关中,成为关中的名人。如汉初的易学大儒田何、昭帝时大司农田延年、西汉的富商大贾田啬、田兰等,都是从齐国迁徙而来。这些六国贵族之后也对关中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直到唐代,这些六国贵族之后仍分布在关中。唐代颜师古给《汉书》作注时说:“今高陵、栎阳诸田,华阴、好畤诸景,及三辅诸屈、诸怀多尚,皆此时所徙。”按照颜师古的说法,齐国田氏主要分布在高陵、栎阳,楚国景氏主要分布在华阴、好畤,楚国的屈氏、怀氏分布在三辅地区,都在长安的周围。
“强干弱枝”:迁徙功臣、高官、富人、豪杰到陵县
西汉刘邦称帝后,沿袭了秦朝皇帝在世时就为自己修建陵墓的做法。但西汉与秦不同之处在于,汉不但修陵墓,而且还划出一定范围建陵县。建立陵县,一方面便于陵园祭祀与管理,另一方面也便于控制一些特殊人群。在西汉初年,经过秦末战争的影响,关中地区人口少。为了充实陵县,就需要从其他地区迁徙人口。
对于迁徙什么样的人到陵县,西汉统治者是有所考虑的。他们从长治久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考虑,主要迁徙五类人:
第一类人是六国贵族之后。前面提到刘邦迁徙六国贵族到长安,其中一部分被安置在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武帝时期的丞相田千秋就是迁徙来的齐国田氏之后。
第二类人是功臣之家。高祖时期的功臣,如相国萧何、舞阳侯樊哙、阳陵侯傅宽、阳信侯吕青、魏其侯周止等,都迁徙到长陵。
第三类人是高官、高爵者。主要是丞相、将军、吏二千石(九卿、王国相、郡太守等),以及列侯、关内侯等。如景帝时期的郎中令周仁,原籍任城,景帝时举家迁徙到阳陵;御史大夫张叔,景帝时家徙阳陵;张敞,本河东平阳人也,祖父张孺为上谷太守,武帝时徙茂陵;杜邺,本魏郡繁阳人,祖父及父积功劳皆至郡守,武帝时徙茂陵;何并的祖父以吏二千石,在昭帝时自平舆徙平陵;赵充国,陇西上邽人,宣帝时为后将军,徙杜陵;黄霸,为丞相后徙杜陵;宣帝王皇后的祖先,在高祖刘邦时因功被赐爵关内侯,从沛郡迁徙到长陵。
第四类人是高赀富人。富人家产的标准,前后有所变化,但都在百万以上。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杜陵”。汉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夏,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如郑崇,本高密大族,祖父以赀徙平陵。
第五类人是豪杰。豪杰主要指各地有影响的人物,
如大侠郭解,河内轵人,尽管家产不多,但在当地很有影响,也被迁徙到茂陵;原涉,阳翟人,其祖父武帝时以豪杰徙茂陵;再如景帝时大臣袁盎,原是楚人,因其父亲为豪杰,徙安陵。
迁徙到陵县的人员,政府一般是赐钱、赐予田宅。如昭帝时“徙三辅富人云陵,赐钱,户十万”。汉成帝对迁徙到昌陵的人员“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
对于迁徙人口到陵县的目的,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做了很好的总结,他说:“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於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於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也就是说,迁徙各类人口到诸陵的政治目的,就是“强干弱支”,即加强对这些人员的控制,维护政权的稳定。主父偃曾对汉武帝说迁徙豪杰的缘由:“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所谓“内实京师,外销奸猾”,就是对各地豪杰、豪强的掌控,削除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
各种人群被迁徙到陵县,尽管起到了“强干弱枝”的目的,但伴随而来的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造成风俗的驳杂、奢靡等。《汉书·地理志》载:“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侈靡,送死过度。”
移民实边,巩固边疆
西汉初年,匈奴强大,屡次侵犯汉朝北部边境。汉朝尽管发兵御敌,但效果不理想。这一方面是因为戍边的士卒一年一换,还没有熟悉匈奴的情况,就离开了戍所,另一方面是边疆人口少,没有抵御匈奴的群众基础。大臣晁错认为守边备塞、劝农力本是当时的两件大事。而且这两件事可以结合起来,方法就是移民实边,兵民为一,抵御匈奴。为此,晁错先后向汉文帝上《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
在晁错的奏疏中提出,为了使移民实边落实好,官府一定要安排好移民的生活和生产。盖好房子、分好田产、规划好城邑,并“为置医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女有昏,生死相恤,坟墓相从,种树畜长,室屋完安”,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同时,要把徙边之民按照军事组织起来,“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四里一连”,“四连一邑”。按组织进行军事训练,“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兵民合一,再加上一套完善的奖惩措施,就可以起到抵御匈奴、稳定边疆的作用。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募民徙塞下”。
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开疆拓土。为了充实新的疆域,汉武帝移民实边。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漠南战役后,汉朝收河南地,置朔方郡、五原郡。该年汉“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河西战役后,匈奴昆邪王归降,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史书载:“汉已得浑邪王,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
汉武帝时期,黄河泛滥,关东地区产生了不少流民。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政府安置七十余万人到边疆。“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衣食皆仰给于县官。数岁,贷与产业,使者分部护,冠盖相望,费以亿计,县官大空”。国家为了安置这些移民,花费了大量钱财,以致于国库空虚。
西汉时期的移民实边,不但调整了西汉人口的分布,而且也起到了充实边防、减少国防开支的作用。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政府“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半”,“减北地以西戍卒半。”
(作者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史系主任)
【参考文献】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②[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