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着力点

2018-11-07蓝文思

人民论坛 2018年29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蓝文思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道德修养高、专业技能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学校的政治任务。只有抓住社会创新与实践育人这两个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社会创新 实践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业技能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成了用人单位争抢的热门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需大批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立足生活实际,践行实践育人的原则,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石,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政治伦理、道德规范,通过组织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受教育者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在现代整个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思想政治教育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高校教育体系不可缺失的板块。纵观整个人类的社会活动可以发现,教育在培养和增强个体的竞争力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个人的发展无从谈起,对社会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做到物质与文化的同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告诉我们:丢了思想文化这一灵魂的国家和民族是立不起来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建设速度必须跟得上经济的发展速度。而思想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彼此相互交融、相輔相成,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社会创新上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纵观人类历史,创新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新工具的出现、新思想观念的盛行都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一个长期缺乏创新的社会,其体制必然会僵化,思想也会变得迂腐,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会秩序的崩溃,“穷则变,变则通”,勇于变革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呈现。社会创新是全方位的,大到社会制度、哲学思想的创新,小到一个工序的改进,创新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创新才会有社会进步。因此,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社会创新上。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从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教育都是为了培养能够更好适应在社会生存、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最广大人群众利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针对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活动,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高了,在社会活动中就会如鱼得水。在社会大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个体快速地适应社会,有效增强其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竞争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集体能够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社会创新上,才能够有效增强受教育者的竞争力;只有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够完成。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指导社会创新。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可以指导社会创新。同时,不同的意识形态对事物的理解、认知不同,而想要创新首先就要在意识形态方面形成与创新有关的理念和方向,所以,意识形态对创新的内容、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使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观念。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创新的内容、方向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社会创新上,就是坚持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旧的事物总会被新事物所代替,坚持与时俱进是不被社会淘汰的最好方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保持其先进性与创造力,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社会创新上,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育活动充满活力、与时俱进,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是有意义的。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实践育人上

马克思主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将着力点放在实践育人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实践育人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虚、空的境地。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佳的试验地,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指导实践,实践育人反馈教育效果,彼此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深厚道德涵养的高质量人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思想政治观念是否适合实际,最终都要靠实践的多次验证,这一验证过程是反复的、动态的,所以其对实现途径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实际是相对不变的,基于社会实际的社会实践也是相对稳定的、可靠的,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实践育人上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的可靠。同时,社会实践也会根据外界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做到与时俱进,进一步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的可靠。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实践育人,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是从学校到社会的最后过渡阶段,承担着教会学生社会生存技能的重任,而离开实践去培养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是不现实的,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实践育人上,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已是现代高校的标配,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联系愈加紧密、频繁,各高校的实践基地也相继建立,为实践育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此时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使育人的效果最佳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实践育人,构建高校“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完整教育教学体系,是当今高校教学的重中之重。

思想政治教育以创新与实践为着力点,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找到了重点,以此作为突破点,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达的思想政治观念始终能够与时俱进,保持活力与先进性。以实践育人为途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体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社会创新与实践育人上,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作者为贵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以贵州高校为例”(项目编号:EMA16039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