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处理好四对关系

2018-11-07宋义明杨抗抗

人民论坛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先进文化党内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

宋义明 杨抗抗

【摘要】只有深刻认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和重要意义,结合时代任务赋予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与特色,才能为凝聚、组织、引领党员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精神支撑,才能为团结、动员、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武器。

【关键词】党内政治文化 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以文化人”的过程,文化是无形的力量,能够持久地發挥对人的影响和规范作用。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是政党、政治组织在开展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了政党、政治组织的价值目标与精神追求。党内政治文化是规范党员干部的无形力量,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文化的深层涵养和内在支撑作用。明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与实践趋向,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应有之义。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历史和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事业发展得就比较顺利;什么时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党的事业就会严重受挫。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僵化的教条,不是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而是指导实践的方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既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党永葆政治本色的重要体现。

坚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支撑和滋养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不能割舍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今天,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出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党内政治文化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而形成、壮大,同时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涵养和发展。

坚持把党的革命文化作为源头活水。党的革命文化主要体现为党的革命理想、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初心,从中国共产党创立之日起,党就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己任,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崇高革命理想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勇于奋斗,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独特品格。党在革命征程中创立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更是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各种现实考验面前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品格。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铸就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使之不断融入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转化为当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在主体地位。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并存的当今社会,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应该融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全过程。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只有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党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才能带动全体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四方面的辩证关系

正确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我们深刻认识当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顺利开展这一工作的必要前提。从根本上来说,党性和人民性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从建党之初就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依靠人民,奋斗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在性质上具有先进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成员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合法利益是党的一贯目标。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需要在实践中将这一原则具体化,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认识和分析问题,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绝对忠诚并坚决拥护。

正确处理“关键少数”与全体党员的关系。如果领导干部能够深刻认识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和重要意义,不断锤炼党性,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就会有力促进和带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吏为师”的传统,如果领导干部不能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在现实中,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症结”,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内有些党员缺乏担当意识,不敢且不善于同党内出现的不良政治文化进行斗争。广大党员只有深刻认识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汇聚强大力量。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注重继承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正确对待历史和传统。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撑,要转化成当代人的精神追求、道德规范和文化观念。对于我们党来说,历史和传统不只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党和人民在近代民主革命中所创造的优良革命传统以及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这些都可以转化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资源。另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是保证党内政治文化先进性的动力源泉,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离不开与时代任务和党的重大使命的结合。

正确认识自主与开放的关系。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类文明也开始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进行交流互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世界文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新的时代境遇下,文化建设要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自信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文化自信非常重要,坚持以自信的心态对待自身的政治文化发展,以从容的精神气魄对待人类的文明,有利于促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也要坚持开放性原则。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借鉴是文化得以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历久弥新、历久弥坚、历久弥珍,正是因为“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同样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辩证扬弃人类的文明成果,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只有深刻认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和重要意义,结合时代任务赋予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与特色,才能为凝聚、组织、引领党员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精神支撑,才能为团结、动员、鼓舞广大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武器。

(作者分别为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聊城基地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资助项目“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构建规律与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8JD710046)和山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Z004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24日。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猜你喜欢

先进文化党内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
用党内政治文化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重构政治生态的着力点: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浅述如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
谈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完善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