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
2018-11-07杨宝珠
杨宝珠
摘 要 本文依据新型的绿色建筑,简述其相关概念,探讨其工程造价与成本预算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其在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方面采取的方法。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工程造价 成本控制
一、新型绿色建筑的概念
满足居民的需求是新型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但是新型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室内建筑的绿色环保、建筑设计和构建景观等元素构成了新型的绿色建筑。新型的绿色建筑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这一类建筑绿色环保的定义得到了实现。在构建绿色建筑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地使用一些环保材料,使这类建筑节能环保。要想更好地发展绿色建筑,就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造价和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更加切合实际地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二、工程造价与成本预算的特点
传统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与成本的控制已经不能适用于新型的绿色建筑。普通工程的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使用于绿色建筑,会出现很多问题。绿色建筑工程的环节很多,因此可能出现很多相关问题,与传统的工程相比,出现的问题也不一样。在施工方面,新型的绿色建筑有着很高的要求,施工占地面积也较大,因此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不合理地利用土地,浪费土地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环保理念,因此会有很多特殊要求,由此会增加施工成本。所以,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与成本预算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新型的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
(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预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对于专业的要求也非常高。在新型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预算上,要求与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作为这项工作的核心,相關工作人员的存在才能保证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这些工作人员的能力与专业素养是工作能否顺利展开的主要因素。绿色建筑对成本预算的工作人员的要求高于传统工程的预算工作人员。因此,在预算工作开展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与绿色建筑相关的知识和预算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预算基础,更加顺利地开展预算工作。
(二)加强预算编制工作
工程造价作为新型绿色建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会提高企业的效益,也会使建筑质量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加强预算的编制工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开展预算的主要措施。
第一,进行实地检测,并对此作出报告。加强预算编制,先要调查各个施工阶段,再落实预算编制工作。相关人员首先要检测施工地点,可以在网上搜集施工的相关方法,对搜集到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接下来,相关预算工作人员要分析整个施工现场以及施工需要的设备,如怎样布置水电和搭建临时工棚。
第二,对于设计图纸要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绿色建筑的施工设计图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相关预算工作人员还是相关施工人员都要对设计图纸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因为建筑的施工全部是按照图纸来进行的。相关预算人员应该清楚建筑设计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更好地开展预算工作。预算编制人员在分析设计图纸时,从宏观分析到每个细节,应根据设计图纸来预算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使其有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预算结果。
(三)对预算进行动态管理
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所预算的造价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数字,其会根据建筑的使用时间和意外的发生而发生变化。所以,工程预算有着阶段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所以在开展工程预算时,预算数字如果是个固定值,就会使工程出现一定的风险。所以要在预算工作中实行动态管理,在施工中如果因为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也能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四、工程成本控制
(一)优化成本管理体系
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垂直的管理模式是我国部分建筑企业控制成本的方法,其管理环节多且复杂,可能在这些环节中产生误差,对于绿色建筑工程成本的预算不适用。为了更方便地预算绿色工程的成本,要将垂直的管理模式变成扁平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更快速地传递数据,数据也会更准确;对于预算的相关考核体系也应该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在管理上的核心就是成本管理,其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想有效地控制成本,就要与企业内部的管理相联系,使成本控制成为每位工作人员的任务。
(二)控制施工成本
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在整个工程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成本控制。在质量控制上,一定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把控施工的每个环节,加强质量监督,出现问题后要及时解决。控制成本要从施工的质量入手,还要防范施工过程中不必要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支出。
五、结语
在新兴的绿色建筑工程上,工程造价预算与控制成本的工作是个很大的挑战。在做这两项工作时,要分析各个方面的内容,采取多种方法有效地完成工作。从而不断发展我国新型的绿色建筑。
(作者单位为中国电影资料馆)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的探寻[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156-157.
[2] 范小铭.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