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德胜蛇药片解毒、止痛机制探讨
2018-11-07薛红卫周超凡
薛红卫 周超凡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季德胜蛇药片及其组方中单味药的药理作用,结合“毒”和“痛”的概念、病因、分类、治法,阐述季德胜蛇药片解毒、止痛的机制。
关键词 季德胜蛇药片 解毒 止痛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S1-0003-08
Discussion on the detoxication and analgesic mechanism of Jidesheng antivenom tablets
XUE Hongwei1*, ZHOU Chaofan2**
(1. Jinghua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Jiangsu Nantong 226005, China; 2. Institute of Basic Theory for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Jidesheng antivenom tablets were analyzed and its detoxication and analgesic mechanisms were elaborated by combining the concept of poison and ache, pathogenesis, classification, therapy.
Key worDs Jidesheng antivenom tablets; detoxication; analgesic;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季德胜蛇药片是中国医學科学院特邀研究员、著名蛇伤治疗专家季德胜先生的六世祖传秘方,此秘方是1957年经国家批准并指定由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至今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季德胜蛇药片曾用名“季德胜解毒片”,是国家中医医院急诊科(室)的必备用药,也是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指定的军队特需药品。作为特效解毒药,季德胜蛇药片自开始生产以来,已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毒虫、毒蛇叮咬患者,其疗效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季德胜蛇药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长期以来不仅用于治疗外源性毒邪,如毒虫、毒蛇叮咬,还被用于治疗内源性毒邪,如病毒性疾病(带状疱疹、腮腺炎、乙型肝炎)、卒中、痛风性关节炎和癌毒所致肿瘤等。卓越的解毒、止痛功效使得季德胜蛇药片成为祖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探讨其解毒、止痛机制对拓展该药的临床适应证有重要意义。
1 解毒
1.1 毒的概念[1]
1.1.1 本义
指害人之草,即有剧烈致病作用的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从中从毒。”这里的“毒,厚也”,形容作用剧烈;“害人之草”,说明是一种致病物质;“往往”,茂盛貌;“从中”表示象草木初生,而“从毒”表示祸害。
1.1.2 直接引申义
1)指治病的药物。如《周礼》称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其病在于内,其治宜毒药。”金·张从正《儒门事亲》中称药物致病(即毒副作用)为“药邪”,亦称药毒。
2)指六淫“邪化之毒”。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大风苛毒”;《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寒毒、热毒、湿毒、燥毒、清毒等,王冰注此曰:“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
3)泛指能使人暴烈致病的各种因素。如《易·噬嗑卦》云:“噬腊肉遇毒”,孔颖达疏:“毒者,苦恶之物。”“苦恶之物”即有害物质。《辞源》谓:“物之能害人者皆云毒。”
1.2 毒的分类
毒邪按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毒邪和内源性毒邪,前者又被称为原发性毒邪和病因性毒邪,大多由外而入;后者又被称为继发性毒邪和病理性毒邪,大多由内而生。
1.2.1 外源性毒邪[2-3]
指从外界感受的毒邪,与内源性毒邪相对应,多为感受六淫之毒邪或疫疠之气,为外毒所因。
1)六淫毒邪。多指从外感受之毒,如风毒、寒毒、热毒、湿毒、火毒、燥毒等。六淫毒邪可单独、亦可兼杂致病,因此在某些疾病中不能将毒邪与六淫截然分开。
2)疫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不仅来势急骤,且传染迅速、广泛蔓延,可通过口鼻经呼吸空气飞沫传染,也可自饮食经消化道传染,还可因肌表膜接触传染,如麻疹、霍乱、伤寒、痄腮、水痘、风疹,又如痢疾(中毒性菌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梅毒、淋病、艾滋病、“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
3)食毒。进食腐败变质或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不洁食物或有毒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疫禽、疫畜等。
4)药毒。指有毒的中、西药或对某些人具有致敏作用的药物,如植物药雷公藤、黄药子、洋金花(曼陀罗)、马钱子、苦杏仁、苍耳子,动物药斑蝥、红娘子、蟾酥,矿物药砒石(砷)、轻粉、汞、雄黄、铅丹等。
5)虫兽毒。如蚊虫、黄蜂、蝎子、蜈蚣、毒蛇、疯犬、毒蜘蛛等叮咬皆可使人中毒。
6)酒毒。属湿热毒范畴。饮酒过量对神经系统和肝脏都有较强的毒性,劣质酒中的甲醇亦可造成甲醇中毒。
7)胎毒。五欲之火,隐于细胞遂结为胎毒,传给胎儿,如胎敛(婴儿湿疹)、先天性梅毒等。
外毒这种致病因子是随外邪入侵这一先决条件而来的,不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原虫、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的内、外毒素,也包括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气候、温度、湿度、风速、日照(紫外线)、气压以及声、光、电、辐射(电磁波、超声波)、大气污染、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毒性作用等。
1.2.2 内源性毒邪[2-3]
系由内而生,多随脏腑经络失和、气血运化升降失司酝酿而生,是人体在病理状态下化生的有害物质。
1)七情化毒。《素问·举痛论》云:“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七情太过,久而不解,常致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损伤归属之脏。“气有余便是火”,火自内生,火过盛便生毒;气不足便有寒,寒过盛便化毒;气不畅便成郁,郁至甚便酿毒。七情化毒,以心肝火盛为主,故以火毒为多,许多红斑性炎症性皮肤病都和火毒关系密切。
2)痰毒。指痰浊郁而化毒。痰由水液运化失司内停凝聚而成,水湿蓄积和痰浊的产生密不可分,凡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所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都可影响津液的代谢、输布而成痰浊蓄积。痰结日久,酿成痰毒,痰毒致病,疑难复杂。痰毒在体内可流串上下,阻塞经络。痰毒内伏可产生痰核,停聚在体表可形成肿块、肿毒、囊肿、癌瘤等,如瘿瘤、瘰疬、乳核、息肉、囊肿、脂瘤等痰邪疾病。临床上除咳痰外,尚有头重、昏蒙、眩晕、胸脘痞闷、恶心纳呆、呕吐痰涎等症状。若痰浊日久为毒,蒙蔽心神,还可致神志不清、沉默痴呆、喃喃自语。
3)瘀毒。血行失畅瘀滞,久而化毒,则为瘀毒。瘀久化热,热盛肉腐,酿脓成疮。瘀血从热化毒,常可引发疔、疖、痈、疽等炎症性外科疾病;瘀血阻滞经络,可引发各种内、外科疾病[外伤跌仆堕坠,恶血留内或血热妄行、血不循经,引起各种出血(吐、咯、呕、衄),血色紫暗或挟有血块;离经之血是为瘀血,可引发紫癜等出血性疾病]。瘀毒可见局部疼痛固定不移或痛如针刺,夜间加重,舌质暗,脉细涩。若瘀久不消,肌肤失养则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或体内肿块、癥瘕积聚,质硬,日久不化,固定不移,夜间痛甚。若瘀血从寒化毒,可与痰毒、气滞相合而为阴疽、肿瘤等疾患。
4)食毒。脾胃运化功能障碍,脾虚胃弱,饮食停滞不化,则生浊酿毒。证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粪臭如败卵或便秘,舌苔厚腻,脉滑,食积日久化火成毒,中焦气机不畅,手热或胸腹灼热。痛风、糖尿病、肥胖、血脂紊乱、动脉硬化等都为食毒疾病。
5)此外尚有水毒、粪毒、尿毒、酒毒等。内生之毒包括组织细胞功能障碍以及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过程的产物,如氧自由基、兴奋性神经毒性、过敏介质、炎症介质、钙离子超载、新陈代谢产生的毒素(如慢性肾炎和尿毒症之肌酐、尿素氮,痛风之血尿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甲状腺激素,糖尿病之酮体,肿瘤之致癌因子)等。
内生之毒邪既是病理学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既能加重原有的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症。外毒和内生之毒邪在致病过程中有时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气相招。内外相引,外毒入侵可造成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障碍,由此产生病理性代谢产物内毒。内毒产生后,耗伤正气,正气虚衰,卫外失固,又易招致外毒。外毒和内毒互为依存,共同致病,使病情更加凶险顽恶。
1.2.3 癌毒
中医对癌的认识,在很早以前就有记载,如《内经》中的“肠覃”、“石瘕”、“膈中”,《难经》中的“积聚”,《诸病源候论》中的“症瘕”、“石疽”、“石痈”以及后世所说的“失荣”、“石疔”、“肾岩”。在病理学因素上,历代医家大多归因于瘀滞痰湿,如《丹溪心法》曰:“凡人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
现代医家张泽生首先提出了“癌毒”的概念,他在论述宫颈癌、阴道癌的病机时说:“病理上由于癌毒内留,湿热内伏,瘀血凝滞,这是实的一面。”国医大师周仲瑛根据其多年辨治肿瘤的临床实践,首倡了“癌毒学说”,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毒邪,具有猛烈性、顽固性、流窜性、隐匿性和损正性,常与痰、瘀、湿等病理学因素胶结存在并互为因果、兼夹转化、共同为病。国医大师周岱翰认为,可把包括导致癌瘤生长的毒邪和癌瘤形成后产生的危害机体的内毒合称为“癌毒”,癌毒偏于热性,常与痰、瘀、湿等病理学产物互生互助。黄金昶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只有体内气、血、痰、食等凝结,癌毒才会发病。”凌昌全认为,“癌毒”是指已经形成和不断新生的癌细胞或以癌细胞为主体形成的积块,只有当体内有了癌毒,再加上六淫、七情、劳伤和其他因素的诱发,才会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种种症状。总之,对“癌毒”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医家一致认为癌毒是毒邪的一种,其不同于风毒、寒毒、热毒、痰毒、瘀毒、湿毒等一般毒邪,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种特殊毒邪,只有体内有癌毒,加上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的诱发,才有可能患癌。
现代医学发现,人体自身就存在癌基因,癌基因在缺氧等情况下容易发生突变而致癌[4]。这与以上诸位医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1.3 毒的治法
《内经》中关于治毒的论述比较具体。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云:“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又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明确地将毒药分成了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意味着疾病也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的疾病阶段。疾病进入了毒的阶段,必须用毒药治疗,即毒病就要用毒药治疗[5]。
“以毒攻毒法”[6]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从词义角度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以毒攻毒法”主要是指针对“毒”的病机施治,或针对暴烈、传染、秽浊、迁延、重笃之疾施治;狭义理解,则特指利用猛烈药物之“毒”治疗伴有“毒症”表现的猛烈病症。“攻毒”之“攻”,本意为“治”,之所以用“攻”字,旨在形容治法的峻猛。除特指攻下、泻下等治法外,“攻”还可泛指其他一些特殊治疗手段。总结医家经验,攻毒之法可概括为解毒、排毒两类。
1.3.1 解毒法
“解”是指分解、化解、消除或中和,故解毒是指分解、化解、消除、中和毒,可通过药物直接祛除毒邪,也可通过去其依附,使毒分解、化解,还可通过其他方式中和毒邪,如清热解毒、散寒解毒、利湿解毒、祛风解毒、润燥解毒、清营解毒等。邱美和曾提出,毒邪或毒证的治疗不应仅局限于清热解毒:性属阴、属寒、属实者,宜辛温散寒、升阳解毒;性属阴、属寒、属虚者,宜甘温补益、升阳解毒。毒由邪甚所致,毒邪性恶、厚、多,故以“解毒”立法。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解毒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八法中和、消、清则为最常见的解毒法,分别适用于不同毒邪病症的不同阶段。
1.3.2 排毒法
排毒是依据毒邪在体内存积部位的不同,采取开泄腠理、疏利小便、通泄大便等手段,通过汗液和大、小便等途径(即八法中的汗法、吐法、下法),因势利导就近引出或排出毒邪。姜良铎曾提出,毒能在体内存积是因为“管道”不通或欠通所致,因此“通畅管道”为基本治则治法。临床上常用的排毒法有发汗排毒、通便排毒、利尿排毒、涌吐排毒等,排毒机制则是根据邪正盛衰情况,通过调理或补益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等,增强或恢复机体排毒系统的功能。
临床上还会用到其他解毒方法,如宣毒法。“宣”是指宣发、宣泄或宣通宣散,故宣毒是指宣发肌表之毒邪,或宣泄体内蕴结不解之毒邪,或宣通宣散因“管道”不通或欠通导致的内积毒邪。宣毒法包括辛凉透毒、辛温透毒、解郁宣毒、宣散痰毒、宣散瘀毒等治法。再如拔毒法,其主要用于正虚,必须扶正为主,佐以拔毒以控制毒邪在体内的发展。但无论是宣毒还是拔毒,实质皆为解毒、排毒。
“以毒攻毒法”在治疗上应用了“同气相求”的机制。《冯氏锦囊秘录》释:“有迹无形之病,仍取有迹无形之药,气类相从,投之可入。”即毒药可攻毒是因为毒药与正气同气,从其类以除也。除此之外,“以毒攻毒法”还蕴含着“有故无殒”的思想,即身体有病,只要明确病因,药证相宜,即使患者处在妊娠期、胎产期,也可用药(包括毒药)治之。正如《程兴轩医案》云:“用之当不当,不必问其毒不毒。苟用之不当,即无毒亦转为大毒;用之得當,即有毒亦化为无毒。”总之,“以毒攻毒法”的应用宗旨就是在“有故无殒”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同气相求”的机制纠正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以偏纠偏的目的,临床上主要用于恶性肿瘤、艾滋病、皮肤病、疮疡科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等的治疗。
1.4 季德胜蛇药片解毒
1.4.1 单味药的药理作用
1.4.1.1 重楼
君药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主治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虫蛇叮咬、跌扑伤痛、惊风抽搐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重楼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镇痛、镇静、止血、防内皮细胞损伤、肾保护、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祛痰平喘、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1.4.1.2 蜈蚣
蜈蚣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抽搐痉挛、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虫蛇叮咬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蜈蚣具有抗肿瘤、抗惊厥、抑制血小板凝聚、防内皮细胞损伤、抗菌、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1.4.1.3 干蟾皮
干蟾皮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瘰疬、肿瘤、疳积腹胀、慢性气管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干蟾皮具有抗病毒、抗肿瘤、镇痛、止血、开窍化痰、强心、抗炎、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1.4.1.4 地锦草
地锦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痢疾、泄泻、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湿热黄疸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锦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止血、护肝、解毒、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
1.4.2 季德胜蛇药片的解毒药理作用
上述4味药的药理作用集中体现在抗病毒、抗肿瘤、镇痛、止血、抗菌、抗炎、化痰、抗内皮细胞损伤、提高免疫力等方面。重楼、地锦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蜈蚣、干蟾皮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它们与季德胜蛇药片方中的其余几十味动、植物药结合,可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1.4.2.1 抗蛇毒作用
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属生物毒素。毒蛇咬人或动物时,位于其头部两侧眼后下方的毒腺会分泌蛇毒,蛇毒经排毒导管进入毒蛇毒牙鞘内,经插入被咬者伤口的毒牙挤压进入伤者体内,并随被咬者血液和淋巴扩散,致使伤者出现中毒症状。蛇毒的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有蛋白质、活性肽和一些酶类。随着毒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蛇毒的许多组分已得到分离、纯化,且人们也已对它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蛇毒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如神经毒物、血循毒物、混合性毒物以及各种蛇毒酶等。根据被毒蛇咬伤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中医相应地称为风毒(神经毒)、火毒(血循毒)、风火毒(混合性毒)。
赖守国等[7]在研究季德胜蛇药片体内抗蛇毒作用的实验中发现,季德胜蛇药片具有明显的保护小白鼠免受白眉腹蛇蛇毒伤害的作用。
1.4.2.2 抗病毒作用
1.4.2.31)抗疱疹病毒作用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常突然发病,表现为成群的密集性小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且多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愈后则很少复发。
带状疱疹相关的中医病名记载[8]似最早出现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五:“甑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博血气所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根据其症状出现部位、形态状如甑带而命名为“甑带疮”。明、清时期,带状疱疹有了更多的称谓,如“火带疮”、“缠腰火丹”、“蜘蛛疮”、“蛇窠疮”、“蛇串疮”、“白蛇腰缠”、“缠腰丹”等。“蛇串疮”作为带状疱疹的规范中医病名是近代名中医赵炳南提出的,因带状疱疹不仅多生于胸腰部,还生于头面部、眼部、四肢等部位,单说“缠腰火丹”、“缠腰疮”等不能完整地概括带状疱疹的泛发部位,故现已采用“蛇串疮”作为带状疱疹的中医病名。
当代对蛇串疮病因、病机的认识,除古代医家所认识到的风、毒、湿、热外,还认识到了“瘀”的病理变化,并提出了“虚”的病因、病机,认为病位多涉及心、肝、脾三脏。从病性分析,当从湿、热、瘀论治;从病位判断,当与心、肝、脾相关。
蛇串疮治疗,早期以祛邪为主,晚期应攻补兼施,主要治法有清热利湿解毒、理气活血止痛,据症加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滋阴平阳、通络止痛等法。内服中药治疗蛇串疮,早期以清热解毒除湿为主,补益气血为辅,而活血理气须贯穿始终。
何静等[9]以阿昔洛韦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进行体外研究,结果发现季德胜蛇药片的细胞毒性低、抗疱疹病毒作用强,尤其是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作用明显,且用药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1.4.2.42)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中医多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由湿热疫毒之邪内侵所生,当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时,常因外感、情志、饮食、劳倦而诱发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特点是湿热疫毒隐伏血分,常可引发湿热蕴结证;因肝主疏泄喜条达,如若情志不畅即可引发肝郁气滞证;因肝病传脾或湿疫伤脾,可导致肝郁脾虚证;因肝肾同源或热毒伤阴、或郁久化火伤阴,皆可导致肝肾阴虚证;因肝体阴用阳,久病阴损及阳而克脾伤肾,可导致脾肾阳虚证;因气血失调,久病致瘀、入络,可导致瘀血阻络证。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位主要在肝,常多涉及脾、肾两脏及胆、胃、三焦等腑,其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复杂多变,病情交错难愈,故应辨明湿、热、瘀、毒之邪实与肝、脾、肾之正虚之间的关系。慢性乙型肝炎往往可迁延数年甚或数十年,治療时应注意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扶正祛邪,调整患者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10]。
孙晓雷等[11]采用对兔灌服给药制得的含季德胜蛇药片兔血清研究了季德胜蛇药片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结果发现,季德胜蛇药片是通过影响乙型肝炎病毒的蛋白质合成而产生一定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
徐爱东等[12]采用经四氯化碳处理制得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研究了季德胜蛇药片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果显示,治疗5周后,季德胜蛇药片治疗组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且肝纤维化半定量积分也明显降低,表明季德胜蛇药片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1.4.2.5 抗肿瘤作用
人处自然界,因风气而长,风与人为伍。但“风为百病之长”,人一旦心神不安,风邪便会入侵致病。《灵枢·九针篇》云:“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历代医籍都提及风致瘤病。现代医家王三虎也认为,“风邪入里成瘤”,其实质是风邪与寒、热、湿、痰、气机、津液、瘀血等夹杂致瘤。肿瘤的形成是虚邪之风与身形之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风邪也可解释恶性肿瘤的最大特点——远处转移。治疗肿瘤及预防恶性肿瘤转移应入祛风药,常用的攻毒祛风药有全蝎、蜈蚣、蜂房、乌梢蛇等。
黄金昶认为,肿瘤的病机是血瘀痰凝癌聚,痰、瘀、毒是肿瘤形成的3个重要因素和重要病理学产物,痰阻易致气滞血瘀,血瘀则血液运行不畅,致使水液渗出脉外,进而导致痰湿,痰阻、血瘀致使组织缺氧,使之容易发生癌基因突变或出现癌毒,痰、瘀、毒交织在一起,日久便形成癌肿,所以治疗癌肿时祛痰、活血、抗癌缺一不可,具体治法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化痰利湿等。
周岱翰根据癌毒偏于热性,常与痰、瘀、湿等病理学产物互生互助的特点,提出癌肿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法为主,配合活血化瘀、除痰散结等治法。
周仲瑛认为,癌毒始于无形之郁,抗癌解毒是治疗核心,化痰消瘀为治疗重点,理气解郁为治疗先导,补虚扶正为治疗根本,且此方法可适用于任何病位的癌肿治疗。周仲瑛特别强调虫类抗癌解毒药的应用,认为虫类药性多峻猛,可引药力直达病处,常用的有全蝎、蜈蚣、土鳖虫、蟾皮、露蜂房等。
凌昌全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阶段与审证候相结合的方法诊治癌肿。癌肿一旦形成就须及时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段,大剂量使用全蝎、蜈蚣、蟾皮等有毒中药治疗;对已接受过手术或放、化疗治疗患者,采用扶正治癌的治法,以减毒法之毒;对复发或转移患者辨证施治,驱复燃之毒;对晚期乃至终极期患者,则对症治疗,缓致命之毒。
纵观诸医家对肿瘤病因、病机及治法的阐述,以风邪为主的各种毒邪、癌毒,加上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的诱发,共同促成了肿瘤发生。肿瘤的辨证可分寒证、热证,肠道及妇科肿瘤、肺腺癌、骨肉瘤、腹腔肿瘤等多属寒证,头颈部肿瘤、乳腺癌、原发性皮肤癌、恶性淋巴瘤、肛管癌、宫颈癌、食管癌、肺门部位的肿瘤、前列腺癌、精原细胞瘤等属热证,治疗寒证当用热药,治疗热证当用寒药。治疗肿瘤一定要综合治疗,寒热并用,痰瘀同治,只有从多渠道、多靶点、多角度来治疗,才能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4]。
季德胜蛇药片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其方中既有寒凉药又有温热药,蜈蚣、干蟾皮等虫类药可以毒攻毒,重楼、干蟾皮、地锦草等可化痰利湿,蜈蚣等可息风止痉,各成分功效都符合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李慧等[13]采用人肝癌细胞HepG2作为细胞模型,研究了含季德胜蛇药片血清对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12.5%和15%的含季德胜蛇药片血清作用12和24 h后,HepG2的增殖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表明季德胜蛇药片对HepG2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凋亡。
张玉等[14]研究了季德胜蛇药片抑制肝癌细胞Huh-7增殖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季德胜蛇药片是通过调控miR-335而最终产生Huh-7增殖抑制作用的。
2 止痛
2.1 痛的概念
“痛”字,病字头里一个“甬”字。甬,路也。从字形结构理解,“痛”是“路被堵住了”之义。这里的“路”指经络及与之相关的所有血管、淋巴等各种管道。
中医学将身体内外感受到的一种难以忍受的苦楚称为“痛”,痛中带有一些酸感的称为“疼”。脏腑、气血、精神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衡或遭破坏,就会产生难以忍受的苦楚,即疼痛,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患被总称为“痛症”。痛可发生于患病机体的各个部位,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患。《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黄帝素问直解》云:“痛,周身无形之气也。”《篇海类编·人事类·广部》曰:“痛,疼也。”韦昭注《国语·楚语下》曰:“痛,疾也。”《说文》曰:“痛,病也。”《中医临床大全》曰:“痛者,疼痛也。”阐明了什么是痛及痛是如何产生的[15]。
痛证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胀痛、刺痛、冷痛、灼痛、绞痛、附痛、陷痛、游走性疼痛、固定性疼痛等。
2.2 痛的病因[16]
《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人体经脉中的血气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血在气的带动下,通过经脉不间断地濡养着全身。在血气的濡养下,人体才能活动自如,并思维活跃。畅通的经脉是血气运行不受阻的前提,因此中医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从痛的角度来说,不通是疾患的病源。阻止血气运行、令经脉不通的原因也很多。
2.2.1 外感六淫
六淫是指由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濕、燥、火6种气候变化要素失常转化成的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这六淫外邪都可在一定条件下侵入人体,使机体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进而产生疼痛。
1)风邪。风邪伤人常可引起疼痛,如外感风邪常伴有头痛、项背疼痛、骨节酸痛。由风邪夹杂寒湿侵入筋脉、关节引起的疼痛表现为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多见于身体上部,同时患者苔薄白、脉浮。
2)寒邪。寒邪是引起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临床上许多痛证咎其病因都由寒邪所致,如临床上常见的胃院痛大多由寒邪直入中焦引起。寒邪致痛的特点是痛有定处,拘急不可屈伸,遇寒痛剧。
3)暑邪。暑邪是夏令候中的一种致病因素,有阴暑、阳暑之分,但都可有疼痛见证。夏天伤暑的患者首先出现头痛、混蒙不清的感觉。
4)湿邪。湿邪致痛其痛之性质多呈重痛。如湿邪侵入筋骨、关节所成的湿庳,其主证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遇阴雨天加剧,多发生于身体下部,同时患者苔白腻、脉儒滑。
5)燥邪。燥邪伤人也可引起疼痛,如外感燥邪可伴有咽痛、头痛、胸痛等症状。
6)火邪。火热之邪致痛是极多见的,如外感热邪、客于上焦,可引起咽喉肿痛。热邪致痛的特点是疼痛伴灼热红肿,同时患者舌质红、苔黄、脉数。
此外,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外邪——疫疠之邪亦是引起疼痛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的疫病,疼痛都是主要见证之一,如痄肋患者有严重的腮颊肿痛;疫疠、霍乱伴有剧烈的脘腹疼痛;大头瘟,其致痛欲死。
2.2.2 内伤七情
七情属情志的致病因素,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异常情绪的变化。正常的情绪变化可促进气机的正常运行、维持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异常的情绪变化则会导致气机紊乱和脏腑功能失调。七情致痛直接作用于气机和相应脏腑,使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引起疼痛,如嬉笑不休可出现胸痛和上腹痛;大怒生气后常引起头痛、胸胁满痛;肝郁侮脾或思虑日外可有脘腹胀痛;悲伤哀泣者可出现胸闷、胸痛;常受惊吓者,日外可出现腰痛酸软。常见的内伤情志病因有:
1)气滞。为情志等因素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引起的疼痛,多见于胸胁脘腹部,其特点是以胀痛为主,且攻窜不定,常因情志不遂加重,舌象则无明显变化,脉弦。
2)血瘀。多为气郁日久、血行不畅所致,其特点是痛如针刺刀割,痛处固定不移,甚者可触及包块,舌质紫暗,脉沉涩或细涩。
3)虚痛。多为津液匮乏、阳气亏虚、脏腑和经络失于温养所致,其特点是痛势绵绵不绝,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弱无力。
2.2.3 不内外因
凡不属于外因六淫和内伤七情者皆列为不内外因,一般包括饮食因素、劳倦因素和外伤虫咬等。
1)饮食因素。包括饥饱失常、暴饮暴食、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几个方面。尽管不内外因的致病机制和致病种类都不尽相同,但它们却都可引起疼痛症状,如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造成食滞中焦,可出现胃脘疼痛;饮食失宜、过食生冷,若寒伤中阳,可出现脘腹冷痛;饮食不洁,腐败食物聚于胃肠之中,可致腹痛甚至吐泻并作。
2)劳倦因素。主要指体劳、心劳、房劳过度。过劳则气血清微消耗,易致虚痛发生。
3)外伤虫咬。创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以及虫兽咬伤几乎都以疼痛为主要表现,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肌肤或筋骨,造成损伤,引起疼痛。
2.3 痛的治法
痛分虚实,治疗即随之立法。实痛因于“不通则痛”,虚痛因于“不荣则痛”。实痛的特点是发病急骤、痛势较烈或红肿烧灼、喜寒恶热、拒按,多为新病;虚痛的特点是发病慢、痛势缓、时发时止、喜热喜按、痛有定处、隐痛绵绵,多为久病。对痛的总的治疗原则是,不通者通之,不荣者荣之,痛即可解。通之荣之,既可服药内治,又可以针刺、灸疗、推拿、拔罐、发泡、刮痧、熏洗、敷药、热熨、涂搽、贴药、药棒、脐疗、鼻药、吹药、点眼药、导便、坐药等法外治,近世还发明了浮针、磁场、离子导入等疗法,临床上可在病因、病机辨证的基础上灵活选用,祛邪以通之,扶正以荣之[17]。
2.3.1 实痛的治法
以“通”字立法,实邪去、气血通,则痛可除。以通治痛,抓住了实痛的主要矛盾,使痛迎刃而解。然痛之实证的病因亦有风、寒、痰、湿、瘀,故针对致痛病因,临床上都采取寓“通”于各治则中的治疗方法,如疏风解表、辛温散寒、芳香燥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通腑泄下、清热解毒等法则,其中的“疏”、“散”、“芳”〈走窜宣通〉、“理”、“化”、“活”、“泄”、“清”、“解”都有“通”的涵义。这些法则体现了以“通”治本——痛,因症治标——病,标本兼治,病痛同解。上述治则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痛之实证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3.2 虚痛的治法
以“荣”字立法,温养脏腑、濡养经脉,则痛可解。对虚痛的治疗,临床上大多采取补养气血为主的方法,具体方法甚多,但亦都寓“荣”于各治则中,如温补阳气、养气补血、健脾和胃、滋阴补肾、柔肝养血、养水涵木等法则,其中的“温”、“补”、“健”、“滋”、“养”、“涵”都有“荣”的涵义。这些以“荣”为用的法则对凡因虚而引起的痛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5]。
2.4 季德胜蛇药片止痛
2.4.1 单味药的药理作用
2.4.1.1 重楼
重楼的有效成分重楼皂苷可阻断急性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18];重楼的甲醇提取物具有强力的镇静、镇痛作用,作用强度不弱于地西泮[19]。
2.4.1.2 蜈蚣
蜈蚣的有效成分蜈蚣多肽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20];蜈蚣的水提物对热板、醋酸导致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镇痛效果优于地龙、地鳖虫的水提物[21]。
2.4.1.3 干蟾皮
中药中华大蟾蜍全皮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蟾毒色胺、蟾毒色胺内盐、去羟蟾毒色胺等。近年研究发现,中华大蟾蜍全皮的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后者主要通过阿片受体介导[22]。
2.4.2 季德勝蛇药片的止痛药理作用
叶雷等[23]在大鼠模型中研究了季德胜蛇药片的抗炎镇痛作用,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扶他林乳膏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作为比较,季德胜蛇药片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外用。结果发现,季德胜蛇药片具有明显的炎症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强于扶他林乳膏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减轻水肿、降低炎症反应、抑制痛觉过敏。
3 结语
季德胜蛇药片集几十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止痉、镇痛止血的动、植物药材冶为一炉,具有强效的解毒止痛作用。研究显示,季德胜蛇药片具有抗蛇毒、抗破伤风毒素、抗疱疹病毒、抗乙型肝炎病毒、抗癌毒、抗炎、镇痛、镇静、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蜈蚣、隐翅虫、蜱虫、毒蜂等毒虫所致皮肤病,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皮肤病,丹毒、脓疱疮、静脉炎等细菌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肿瘤(如肝癌、直肠腺癌等)及癌性疼痛、风性病(如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痛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还可用于治疗肿瘤并发症(如出血、发热、腹水、带状疱疹等)及不明原因引起的热毒肿痛症状。
参考文献
[1] 娄静. 试论“毒邪”的概念[J]. 光明中医, 2008, 23(1): 18-20.
[2] 王玉玺, 王松岩. 毒邪理论与治疗方法(一)[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9(2): 127-129.
[3] 赵智强. 略论毒邪的致病特点、界定与治疗[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19(2): 73-75.
[4] 黄金昶. 对肿瘤常用治法个人见解[C]//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全国中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 北京: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2: 48-50.
[5] 常富业, 王永炎, 李辉, 等.《内经》毒论诠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11): 2684-2685.
[6] 邱丙庆. 辨毒论治[J]. 中医药信息, 2013, 30(6): 5-6.
[7] 赖守国, 邓春霞, 龙艳华, 等. 季德胜蛇药片体内抗蛇毒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 7(5): 274.
[8] 宋坪, 杨志波.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皮肤病分册[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88-93.
[9] 何静, 杨占秋, 刘媛媛, 等. 季德胜蛇药片体外抗疱疹病毒的药效学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30(3): 258-259.
[10]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学组, 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组.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年1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2, 28(3): 164-168.
[11] 孙晓雷, 丁丽娟, 汤伟, 等. 季德胜蛇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0, 26(4): 57-60.
[12] 徐爱东, 李慧, 汤伟, 等. 季德胜蛇药抗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19): 287-291.
[13] 李慧, 姚建华, 田芝奥, 等. 季德胜蛇药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2, 22(1): 32-33, 37.
[14] 张玉, 邵建国, 陈琳, 等. 季德胜蛇药通过调控miR-335抑制肝癌Huh-7细胞增殖作用机制探讨[J]. 环球中医药, 2017, 10(4): 452-456.
[15] 孙朝润. 中医学对痛的论述[J]. 中医研究, 2013, 26(5): 6-9.
[16] 宋振海, 刘德山. 中医痛证理论发展史及痛证病因病机阐述[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6): 125-126.
[17] 马向东. 中医学对痛证病因、病机与治法的认识[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6): 2358-2359.
[18] 徐海伟, 黎海蒂, 王建, 等. 重楼皂甙翻转急性吗啡耐受关节炎大鼠下丘脑内ACTH水平的下降[J].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1, 17(3): 259-264.
[19] 王强, 徐国钧, 蒋莹. 重楼类中药镇痛和镇静作用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1990, 15(2): 45-47.
[20] 邹吉利. 蜈蚣多肽的提取分离及镇痛活性研究[D].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
[21] 汪梅姣, 谢志军, 谷焕鹏, 等. 蜈蚣、地龙、地鳖虫镇痛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9): 1435-1436.
[22] 巩仔鹏, 陈涛. 华蟾素注射液基于阿片受体的镇痛机制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15): 120-122.
[23] 叶雷, 陆丽娟, 林泓怡, 等. 季德胜蛇药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脊髓c-Fos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2, 18(5): 305-310,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