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精读的一些策略
2018-11-07董洁
董洁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教学方法的相继创新为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当前全民阅读的大力提倡、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学中实施“精读”的进一步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阅读文本的细细品读来促进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促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对于阅读文本精读的一些具体策略。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文本精读
所谓文本精读,指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以文本为中心进行精读,既要重视文本的语境思考,还要对文本蕴含的内在情感、思想进行更深层次地理解与品悟。目前,文本精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已是一种最为常用的阅读方式,在采用文本精读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品悟文本中语言内含的深意,将目标进一步定位于文本所呈现出来的语境,再通过环环相扣以至层层递进,使得文本的多层面内涵得以充分挖掘,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教师采用这种阅读方式,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将文本精读法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体结合起来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通过有效的情境培养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
在以往的观念中,人們往往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是唯一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教师要立足于语文课本,但是教师们还要能够勇于创新、创造性地使用身边的教学素材。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依赖于课本,毕竟课本上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们要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要能够善于运用网络多媒体资源,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较小、认知发展过程不稳定,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就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同时小学生又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对有故事情节的情境能够产生较长时间的停留。因而,我在自己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极力创设学生精读的情境。以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教学《风筝》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活动体验,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具体的活动情境产生一定的心理感受,在不同的心情变化中,让学生能够字里行间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上网查找相关资源,寻找一些与风筝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课中让学生跟随视频体验做风筝、放风筝的整个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欣赏做风筝、放风筝等活动中,跟随视频中的小朋友一起体验整个过程中,在具体的情境中爱上语文阅读。
二、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学会阅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中,教师们往往将自己当成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来左右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围绕着自己来学习,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阅读时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范读,却忽视了让学生来品读;教师讲解着各个知识要点,却很少让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去品悟。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会总结一些“好”的方法,比如让学生抄写字词的意思、背课文片段、记课文的中心思等,还美其名曰“不动笔墨不读书”,强硬式记笔记。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方便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能够在应试教育中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来说却是没有效果的,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语文思维的能力。因而,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极力转变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以小学语文二年上册中的两首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为例。按照课程要求是让学生要能够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除此之外,还要学生去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因为在这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基础太薄弱,所以我在教学时就没有用同一个阅读标准来要求他们。在指导他们阅读时,我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进行鼓励性评价,如“吐字真清晰”“语言真流畅”“古诗问真浓”等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定会让学生真正学会语文精读、品读,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
总而言之,加强小学语文的文本精读要求是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青少年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举措。没有精读就没有语文阅读教学,阅读需要不断品悟。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让孩子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多一点精读、多一点品悟,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淑芬.与文章的一次魅力邂逅:小学语文教学文本精读策略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2]蔡成德,包洪.例谈文本解读的偏差[J].中学教学参考,2011.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