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沙棘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2018-11-07马彦广
马彦广
(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上庄油松种子园,山西 吕梁 041300)
大果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var.sp.)具有抗寒、耐干旱、耐高温、抗水湿、耐盐碱等特点[1]。与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相比,具有果大、无刺或少刺,果实易采收,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目前我国主栽的沙棘品种果实小、棘刺多、产量低,不利于采摘和加工,因此,引进和培育果实大、产量高、棘刺少的沙棘新品种迫在眉睫[2,3]。近几年山西省对大果沙棘进行引种栽培,并取得成功,为山西省推广大果沙棘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上庄林场,位于111°10′ E,36°48′ N。本园地形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海拔1 570~1 930 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 ℃,年无霜期120~140 d,年降雨量580~810 mm。 极端最高气温32 ℃,极端最低气温-21.5 ℃,深冻土层0.91 m,地貌属大起伏喀斯特侵蚀中山,岩石以石灰岩、砂页岩为主。土壤多为山地棕壤。
2 材料与方法
2.1 引进品种
品种引自内蒙古,分别为齐棘1号、齐棘2 号、齐棘5 号、齐棘18 号、深秋红、大果6号等6个品种。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016年春季栽植,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为1 行区,株行距为1 m × 1 m,垄长20 m,行距2 m,小区面积60 m2。重复间设田间道宽4 m。每年11月份进行生长量调查,调查因子有苗高、地径。
2.2.2 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不中耕,依墒情进行灌水。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引进的7个品种,群体长势整齐,平均苗高生长量13~25 cm,平均地径生长量0.22~0.32 cm,大果沙棘苗的保存率最高为96%。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引进的6个品种中,深秋红和齐棘1号为比较理想的品种。
表1 大果沙棘苗生长量调查表
利用2年连续调查的平均苗高生长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品种苗高方差分析
从表2不同品种苗高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F= 3.650,F0.01(22,44) = 2.45,F= 3.650 > F0.01(22,44) = 2.45,说明不同品种苗高差异极显著。
表3 不同品种苗高Ducan 多重比较
从表3 多重比较结果看出,深秋红、大果6号和齐棘1号苗高均数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即品种深秋红、大果6号和齐棘1号苗高最高,生长状况最好,未发现病虫害。
4 结论
大果沙棘在吕梁山区栽植较容易,具有耐盐碱、抗旱、抗寒、适应性强等特点,引种的6个大果沙棘品种,品种间有较大差别。试验初步表明,引进的品种深秋红、齐棘1号和大果6号株高生长状况较好,且生长迅速,可以在吕梁山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