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电影《十面埋伏》为例谈琵琶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2018-11-07魏雅芳

传播与版权 2018年9期
关键词:琵琶曲飞刀音画

魏雅芳

电影里的音乐是服务于电影艺术作品的,它对电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任何形式不能代替的,它可以诠释电影的中心、电影的主题,还可以深化电影的艺术内涵。而近些年来,一些电影音乐常常被人们广而传唱,特别是那些经典的好的电影音乐作品,甚至会成为超越电影经典本身的作品,这就是电影音乐的魅力。

一、电影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十面埋伏》是张艺谋导演的第二部武侠巨制,该部电影以同名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作为电影名字,剧情发展也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一样惊心动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影片中也出现了一些琵琶音乐,每一段背景音乐的出现在电影音乐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成为电影里一个新的亮点,影片上映后引起了音乐界和观众朋友们热情的关注。电影音乐能够提升电影的主题,深化电影的主题,还可以揭示出电影里人物的内心反应,同时琵琶音乐的出现也给该部电影带来了不少新的效果,引出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而这种民族元素很巧妙地与现代音乐很完美地融合了在影视剧作品里,给观众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研究琵琶音乐在现今中国影视剧中的作用,对于研究传统民乐与影视剧中出现的背景音乐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琵琶

琵琶,是民乐之王,弹拨乐之王,而琵琶这个古老的乐器距离现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琵琶大约出现在中国的秦朝。琵琶曲分为文曲和武曲,这主要是按照精神气质上的区别来划分的,类似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区别。经常出现在战争影视剧中的琵琶音乐,往往采用的是琵琶的武曲,因为武曲能带动这类型影视剧的剧情发展,能把影视剧推向高潮,吸引观众的眼目。越来越多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影视剧音乐不断出现,中国电影人在这门艺术的探索中也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与自己相同的风格——民族音乐,在这些各种不同的民族音乐中,琵琶曲的应用相当的普遍,有文曲的琵琶音乐也有武曲的琵琶音乐,其中以武曲的琵琶音乐在影视剧中应用的比较广泛,本文将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为例谈琵琶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三、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介绍

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十面埋伏》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垓下决战之时,刘邦利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这一历史事实概括写成的。该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曲子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闻名古今的楚汉之战,琵琶形象的演奏的手法在《十面埋伏》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激动人心的旋律让听者热血沸腾、振奋不已。现今在各种不同的大型演出和不同场合的音乐会中,《十面埋伏》都是最受欢迎的琵琶曲之一。《十面埋伏》最早在史书上的记载是1818年出版的于华秋苹(江苏无锡人)编的《琵琶谱》卷上,标题为《十面》,标为直隶王君锡传谱,全曲共分为十三个段,每段前均有一个小标题,标题如下:(1)开门放炮;(2)吹打;(3)点将;(4)排阵;(5)埋伏;(6)小战;(7)呐喊;(8)大战;(9)败阵;(10)乌江;(11)争功;(12)凯歌;(13)回营。琵琶曲《十面埋伏》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的写实手法,按故事情节的发展构成全曲,刻画了汉军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和奋勇杀敌的气概。现今演奏最为广泛的琵琶曲版本为琵琶大师刘海演奏的曲谱,本文例举的曲谱版本为王范的演奏谱,全曲共有九个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强的标题。这些标题是:“一、列营;二、吹打;三、排阵;四、走队;五、埋伏;六、鸡鸣山小战;七、九里山大战;八、呐喊;九、逐骑收兵。”全曲可分为战前准备阶段、作战情景、战争结束三大部分,如下:第一部分包括“列营”“吹打”“排阵”“走队”,分别写威严的战鼓声拉开战争的序幕,催人的军号声,隆隆的炮声,生动地展现了古战场军营如林、刀光剑影的壮阔场面。第二部分包括“埋伏”“小战”“大战”“呐喊”,分别写楚汉短兵相接、刀光剑影的交战场面。它是乐曲的主体部分,音乐多变,节奏急促,埋伏旋律句幅递减,声响忽隐忽现,表现出了战前的紧张急迫感。第三部分是“逐骑收兵”,急促的节奏,模仿疾驰的战马,力度由弱渐强的起落,表现出了汉军奋勇追杀残敌的情景,全曲结束。

四、电影《十面埋伏》的剧情介绍及引用的琵琶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而电影《十面埋伏》出现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琵琶音乐则是引用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音乐,这段音乐的出现引出了小妹的真实身份,小妹并非盲人也并非是刘老帮主的女儿,而此时金捕头和飞刀门的卧底刘捕头则已经被飞刀门的人擒住,金捕头很惊讶地看到小妹没有被捕,并且发现小妹并非是盲人,金捕头便知道自己中了飞刀门和小妹的埋伏,于是金捕头就质问小妹的身份,才发现自己的确中了敌人的埋伏,万念俱灰,小妹则不语,而与此同时,飞刀门的卧底刘捕头继续隐藏自己的身份。原来,朝廷早就怀疑小妹与飞刀门有关,于是导演了这场戏,想以小妹为诱饵,引出飞刀门的人,金捕头自然就把这当成是为朝廷立功的大好机会,然而这一切的设计者却是在朝廷官衙里做了三年卧底的飞刀门成员刘捕头。所以从一开始,金捕头就命中注定掉进了飞刀门的圈套里。小妹的出现则是引出了剧情的中心——十面埋伏,于是张艺谋导演就很巧妙地引用了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选段来表达此时此刻金捕头被飞刀门的人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所面对的场景。这段音乐采用的是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选段,谱例如下:

这段音乐是琵琶曲《十面埋伏》的第一部分——列营,“列营”实际上是全曲的引子,节奏比较自由而富于变化。威严的战鼓声拉开战争的序幕,催人的军号声,隆隆的炮声,生动地展现了古战场军营如林、刀光剑影的壮阔场面。开始的部分“列营”就使用琵琶传统的演奏手法“轮拂”先声夺人,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紧接着,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宛如震撼山谷的号角声,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特有的鼓角音响。此后用种种表现手法表现人声鼎沸、擂鼓三通、军炮齐鸣、铁骑奔驰等壮观场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战场紧张激烈的典型环境。而《十面埋伏》的音乐采用电子音乐来代替琵琶乐器演奏,采用了新的民族音乐元素,让人发现原来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琵琶乐器用电子音乐演奏出来的效果是多么的新颖亮丽,给人一种新的听觉感受。

五、用完美音画的对接方式深化提升电影的主题

电影音乐在服务于电影音乐的同时,也采用了完美的音画对接方式,完美的音画对接和电影音乐必须融合在一起才能突出电影的主题。《十面埋伏》的音乐是该部电影的亮点,它揭示出了人物的内心。

(一)采用音画同步的对接方式

音画同步是音画对接方式最常见的一种音画组合方式,影片也同样是用这种方式来增加电影的气氛,渲染电影的氛围。例如,当金捕头看到小妹完好地出现在飞刀门,此时,金捕头心里咯噔一下,第一个琵琶音乐出现了,引用的是《十面埋伏》“列营”的第一句音乐,接着小妹又承认自己是飞刀门的人,只是利用金捕头而已,金捕头更是十分懊悔自己不该相信小妹,音乐则随着金捕头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和被陷敌人埋伏那种四面楚歌的场景慢慢地深化电影的主题,不断地继续渲染这种气氛,使电影的气氛达到一个高潮,让观众一下子被吸引起来、紧张起来,这种音画对接的方式能深刻地提炼出电影《十面埋伏》的主题,强烈地烘托出了那种战争被埋伏的气氛。

(二)采用音画对位的方式

电影还采用了音画对位的方式。这种方式使音乐与影片的画面、气氛还有演员说话的语句上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产生了一种对比的精湛效果。这种新鲜的夸张的音乐表现手法,给观众来了新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例如,当小妹出现的时候,琵琶音乐出现了,但是随后金捕头在沉思自己的错误时,琵琶的音乐还在继续进行,使得影片氛围达到一种高潮,而这种气氛则一直继续往上推,直至影片结束。电影《十面埋伏》采用这段琵琶音乐给整个电影带来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效果,点出了电影《十面埋伏》的中心,渐渐地把影视剧的剧情推向高潮,让电影开始扣人心弦,让观众不得不开始猜想电影的结局到底会是如何,把观众平稳的心调动了起来,气氛开始紧张了,烘托出了一种深处敌人埋伏,四面楚歌、四处无人帮助的场面。

六、结语

电影故事的结局正如传统琵琶曲一样,结局都不是完美的,四处埋伏着深不可测的阴谋。电影《十面埋伏》的结局是小妹牺牲了自己,让曾经她爱过的两个男人活了下来,而两个男人为了捍卫尊严和争取爱情的最后胜利,也不惜展开了决斗,最后心爱的女人自杀了,让两个男人顿时觉得再互相残杀已经没有意义。剧中小妹在飞刀门的出现,让金捕头发现自己被利用了,深处敌人圈套中这一情节,采用了琵琶曲《十面埋伏》“列营”这部分的音乐,顿时让整个电影产生一种非常吸引人注意的共鸣。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传统曲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武曲,但武曲并不意味着力度一定要从头强到尾,力度、音量需有反差,需要做对比,最主要就像电影《十面埋伏》背景音乐引用的琵琶选段,能够吸引人,让人能感受得到那种战场上即将开始战斗紧张的气氛。这段音乐出现以后,影视剧的剧情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卧底的身份被揭穿,小妹的身份也被引了出来,到了最后就是官府和飞刀门之间必须来一场生死的较量,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凄美的。张艺谋导演大胆地使用琵琶曲《十面埋伏》的名字来配自己的电影《十面埋伏》,使观众眼前一亮,一说到琵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同样的金捕头面对飞刀门的人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没有还击之力,从一开始就掉进了敌人的圈套。后来小妹的真实身份的出现,随即出现了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选段,让整个电影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了,金捕头的心理变化也出来了。小妹则是默然不语,后来直接说出自己的身份,金捕头顿时心里一慌,跟着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音乐起伏不定。而刘捕头则是继续掩饰自己的卧底身份,此时金捕头还不知道刘捕头是飞刀门派在官府衙门的卧底,金捕头可算是深入敌人虎穴,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就像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音乐选段一样,烘托了一种严肃紧张的气氛。于是观众紧张起来,被电影剧情吸引住了,刻画出了官府与飞刀门两方即将刀光剑影的壮阔场面。

猜你喜欢

琵琶曲飞刀音画
犁刀式混合机飞刀轴结构设计及临界转速计算*
琵琶曲《天鹅》及其演奏技术研究
李飞刀的飞刀(外一篇)
丰收节音画
丰收节音画
丰收节音画
艺高人胆大
三首琵琶名作的女性形象塑造探究
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演奏与创作之探究
点线诗意虚实智慧
——析罗永晖琵琶曲《千章扫》兼谈当代琵琶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