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天下”与武力无关

2018-11-07邓德月

文史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格物武力武功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在古代,儒家认为只有完成了以下八道人生工序的人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成功,这八道工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平天下”大多数人认为就是平定天下,用赫赫武功荡平狼烟,靠威武之师扫平敌寇……总之,“平”总是和武力联系在一起的,其实这是误解。

“平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平定,那用什么方法呢?儒家给出的方式是:“修身及家,平均天下。”这是《礼记·乐记》中的话。“平”即无上下之偏,“均”即无远近之异,“平均天下”即是让上下各安其分,对华夏与四夷一视同仁。很显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平天下”之“平”更接近于一种治国之道,它的基本诉求就是无上下远近之异。各安其分,各就其位,于是天下太平,天下大治。很显然,“平天下”和武力、战功等无关。

儒家论学

所以,“平天下”才是儒家的最高人生理想,它也因此被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排在了最后。

如何理解“平天下”也决定了前七道程序的走向,当“平天下”之“平”被理解成“荡平”“扫平”之时,必然要求前七道工序能与之配套,从“格物”开始,整个走向需要全部调整,以满足最后靠武功“平天下”的目的。这样的理解,最终必将彻底颠覆儒家的理想。

因此,对于“平天下”必须有正确的理解,才能真正理解儒家理想,才能真正做好儒家所说的八件事。

猜你喜欢

格物武力武功
论新时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政策的辩证意蕴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功夫熊猫
家乡风景美如画
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唯快不破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武力清党”之商榷
格物
格物究源 穷理致知——评《中国古代物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