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2018-11-06
全球视野
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校长姜岚昕:践行企业家精神,一念一生
我想每一个企业家做事业,都有自己的初心。如果能秉承自己的初心,就能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美国的次贷危机掀起了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整个世界的经济。也是在这一年,我在从事企业家教育的过程中,号召每一个企业家要做社会企业家,把个人的事业、利益、价值上升到社会层面,以实现社会利益为企业的最高利益。这样做,企业也许短期内不太容易实现商业本能,但却正在实现商业的本质,为客户、朋友、股东、社会创造价值。
一个企业家不把赚钱作为唯一目标,而是能够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解决社会问题,担负社会责任,能够真正去践行一些社会使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2年前,六小龄童老师送给我一本书,上面写了4个字:一念一生。他说,他们4代人只演1个角色,4代人只做1件事。我看了这4个字后终生难忘。
当我2008年发起感召社会企业家的心愿,到2015年发起全球社会生态论坛,就这一个念,我会一生去践行,希望新时代下的社会企业家能秉承这一念想去引领团队,并且做成公司的文化、价值理念,百年传承。
商界传媒集团总裁周忠华:企业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活着
社会在不断变迁,社会企业家的行动力与使命,也应该不断变化,一个企业在诞生的第一天.它就不是个人的或是独立的企业,没有一个企业能独立于社会之外。
因此我觉得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首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过去几年乃至几十年,中国企业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家与全球企业家的财富都在飞速集聚。但从去年乃至更前面一点的时间,我天天跟企业与企业家打交道,觉得这个阶段的企业非常辛苦、非常艰难。
这个阶段,企业家的主要使命是活着。
只有这个阶段活下去,下个阶段才有可能讲更多的使命。没有活着,我觉得我们谈的其他东西都不现实。所以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首先是活着,其次是创造,最后才是奉献。
处于发展期的企业,发展是社会企业最重要的使命;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生存是企业最重要的使命;但处于高速回报期的企业,奉献应该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追求。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阶段,企业的主要任务不是超越时代去追求发展,是依托更多有影响力的人,更多在实践社会企业家理念的人,不断成就阶段性的社会价值。
为了一个追求,一个目标,不管路有多远,不管未来有多艰辛,我们也要一直努力地走下去。把社会企业家这颗种子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企业家的心灵。
——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荣誉主席、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关于社会企业,有3点想法和建议可以分享:
第一,社会企业的概念要继续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所以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能在这方面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好的社会环境。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补短板、惠民生,这是社会企业可以帮助解决的;同样,更好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社会企业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第三,社会企业也要请进来、走出去,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经验,提出更好的社会企业发展方案。
——畅销书《失控》作者凯文·凯利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这意味着在将来的世界中,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去接触到世界的连接性。存这个连接化与系统化的过程中,大数据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通过大数据的支持,我们能够知晓多少人在参与这次“连接”,从而了解其架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数据的搜集和大数据的方面。
因此,我认为大数据会缔造大公司。10年、20年之后,全世界最大的公司就是有最多数据的公司。将来谁在数据方面能胜出,谯有最大的数据,谁就是最大的胜者。
——哥倫比亚前总统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阿郎戈
社会企业家精神会使社会受益、使全世界受益。就“一带一路”而言,对亚太国家以及拉美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对身处其中的企业也非常重要。
社会企业家在全球经济环境当中是十分被看重的,它吸引了很多人才、资金。
所以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基础设施上。比如像铁路、机场和海港的建设中进行好的合作与交换。交流好的想法与经验。
社会企业家需要去保持商业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商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
经济发展要得到一个光明未来,需要结合两方面的事,一方面需要企业家的精神,另一方面需要欣荣发展的事业。而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是二代企业家,他们需要不断革新。并且做好与上一代企业家的平衡。
同时,企业家们要学会从彼此身上学习,获取领导力。领导力并不是告诉别人要做什么,而是如何能激励别人,能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能够激励更多的市民成为解决方法的参与者。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从而找到新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嘉宾观点
腾讯公司副总裁马斌:把握时代发展趋势,顺势而为
中国企业正在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求红利在发生巨变。如果要做大公司,可以有大而全的方式,比如有独立的流量入口、生态入口,从入口沉淀,转化成数据流量平台。如果做不到大平台,就做小而美,认真把产品运营好,服务做到位。
企业家一定要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趋势,读懂每个行业的周期。找准进入点、切入点、布局点,把握好战略节奏。
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伟大的企业有4个特征
社会企业和方太所提倡的“伟大企业”概念是比较接近的。伟大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又是一个社会组织。作为经济组织要满足并创造顾客的需求,作为社会组织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伟大的企业具有4个特征:第一是让顾客得安心,第二是让员工得成长,第三是让社会得正气,最后是经营可持续。
金花集团董事长吴一坚:社会企业家要保持“三心二意”
所谓的企业家精神,是要做到“三心二意”。企业家要有初心,有一颗永远追求的匠心,也要有雄心。不忘初心,是企业家离不开的孵化器;永具匠心,是企业家该有的世界观;保持雄心,为大成而做准备。
企业家还要有无限的锐意与新意。在未来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勇于团结创新、接受挑战,寻求更多的突破,不断完善自己。
海星集团董事长荣海:成为社会企业家是一种趋势
现阶段,企业的首要责任就是搞好自己,只有企业有能力、有力量,才能回报社会、影响社会。
同时,成为社会企业家会是一种趋势。一是企业会越来越多地和社会发生联系,在一个大的商业社会中,与其他企业产生合作或竞争关系;二是企业要更多讲究奉献,回报社会。成为社会企业家对于所有企业家来讲郜是一个新命题,把自己的企业和自己个人企业家的行为融入到整个社会,这是必修的一课。
IBM大中华区前董事长钱大群:企业要长期发展,必须考虑社会
企业家不能为了成为社会企业家而去做事。因为如果要变成一个长期发展的企业,就要真正把社会考虑进去。才会对你有帮助。当一家公司有能力。用自己的强项解决商业或社会的重大问题,才会有更大价值。
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全球性的议题中去。例如在环保、气候变化等社会事宜中见到更多的中国企业瘃的身影。
国务院参事汤敏:打造社会企业的“新木桶”
社会企业应该走“新木桶”模式。也就是说每一个公益组织、每一个机构就像一块板,他可以做很多,但一定有最强项,把最强项拿出来拼成一个桶,这个木桶才能做得最大、做得最强。
中国可以形成很多这样的“新木桶”,让中国的企业、社会的企业走入主流社会,而不仅仅是做拾遗补缺。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应该更多联合起来,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不是在边缘上在做,让中国的社会企业能够走到世界的前列。
第四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
阿拉善SEE协会会长艾路明:企业出海依旧要践行社会责任
借着全球化的大潮,中国企业正积极地走出去,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同样需要践行社会责任。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企业可以把过去在环境问题上积累的经验、教训带出去。也要在走出去的时候,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分享出去。
春秋集团董事长王正华:企业做公益要知行合一
企业需要赚钱,才能生存下去。但企业不能仅想着赚钱,还必须要有社会担当。对于春秋集团来讲,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第一是要给员工更好的生活;第二是企业不能偷税漏税;第三是关注弱势群体并给予他们帮助。
同样,企业与企业之间更要互利合作,一起参与到公益实践中去,既能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也有利于带动整个社会企业,关注公益并投身公益中去。
高端对话
对话嘉宾: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阿拉善SEE协会会长、当代集团董事长艾路明
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梓木
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
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
Q夏华:社会企业家如何在“一带—路”的倡议下,抓住机遇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A陆克文: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人企业,社会影响力都是巨大的。而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更是需要社会企业,利用社会影响力来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各项发展建设。
Q艾路明:陆先生好,我在以前的一些文件中看到您提过,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有关系的,那么您如何看待現在中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它对中国创新模式有什么影响?
A陆克文:在西方人的传统印象里,总认为华人搞不好创新。但最近五年,在西方国家,这样的观点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马云和阿里巴巴是非常有名的,除此之外。中小型中国企业家的创新,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舆论界以及私人公司的兴趣。深圳在科技方面的名誉也越来越高,不少国外企业家对深圳有了新的认识,会到深圳去考察。
Q王梓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在这样一个时期,为什么要提倡社会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精神的主旨到底是什么?
A陆克文:举个例子说吧。我太太曾经设立一家公司。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机构,帮助长期的失业者找新的工作。长期失业的工作者,容易引起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因为得不到工作,而后破坏家庭、破坏社会,这在西方国家是一个大问题。我太太的公司,就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怎么样恢复一个人的自信,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工作。
结果公司第一批服务的1万人,成功率为72%,所以她发现了用商界方面的智慧以及创新来解决好这个问题的话,不仅可以推动公司发展,也能解决好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对话嘉宾:
《失控》作者凯文·凯利
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校长姜岚昕
腾讯公司副总裁马斌
IBM大中华区前董事长钱大群
Q马斌:我们如何在人的创造性和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之间做好平衡?
A凯文·凯利:人工智能虽然非常聪明,也很有创新力,但是它跟人是不一样的,有一定的区别。虽然今天AI围棋冠军赢了人类,但它不是一个人,它是人加上人工智能。最后才赢得冠军。
将来通过人工智能,人做的工作主要是创造性的。机器可以帮助人做很大一部分机器性的工作,因为机器是关于效率的,人是效率比较低;人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追求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
如果你想要得到答案的话,就去问机器,如果你想要问问题的话。就找人。
Q钱大群:您谈到未来发展的时候,会有很多小型的机构、企业脱颖而出,原因能具体谈谈吗?
A凯文·凯利:现在大家都在谈技术,IBM、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些大的公司似乎在主控世界,看起来小的公司并没有真正的机会。真正大的优势是大规模带来的。但是我觉得这种规模带来的优势是短暂的。
因为大公司会制定紧密的计划。他们能用钱买到解决方案。可小型公司没有这样的选择,只能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必须去拼,同样也就有潜力可以去创造,会更有活力,有创新力。
Q姜岚昕:传统企业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无人技术等来完成转型升级?
A凯文·凯利:大概150年前电力刚发明的时候,各个行业,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去负责电力的配置,后来它很快就变成了通用的商品,每个人都可以享用。
AI有点像电力刚发展的初步阶段,对传统行业看似会有一些冲击,但我觉得在未来1到2年之内,更多新的工具将会出现。这时候,企业管理者不需要变成一个拥有专家水平的AI掌控者,就可以使用这种技术。一旦这种情况在未来2年出现,我觉得对于传统行业转型来说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