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锁绣工艺及应用探究
2018-11-06庄慧敏王群山
庄慧敏 王群山
摘要:锁绣是中国古老刺绣之一,是贵州苗族地区常用的一种刺绣针法。贵州地区的苗族锁绣分为闭口锁绣、开口锁绣、双套锁绣和重锁四类,文章首先分析每种苗族锁绣的工艺流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从锁绣手法、锁绣纹样、锁绣材料三方面探讨如何将贵州苗族锁绣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关键词:苗族锁绣 工艺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1-01 00-02
引言
锁绣,是由绣线锁套而来,形成的线迹与链子相似,是中国古老刺绣方法之一。锁绣针法的出现可能是起源于原始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用骨针编结“网罟”时对弧圈结构形态的模仿。
贵州的苗族先民据记载是来自北方的民族,经过多次大迁徙,翻山越岭先后到达今天的贵州省境内。喜穿花衣是所有苗族人共同的特点,相传是因为苗族人将迁徙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用纹样的形式以服饰为载体表达出来。苗族刺绣的种类多种多样,锁绣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刺绣手法。锁绣作为古老的刺绣针法,在贵州苗族地区并没有随着其他绣法的发展壮大而消失,相反在部分苗族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在小部分地区将锁绣作为服饰主体纹样的刺绣手法,大部分地区将锁绣作为边缘配花或者用于轮廓勾边。
一、苗族锁绣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锁绣线圈的大小和形态进行分类,贵州地区的苗族锁绣可以分为闭口锁绣、开口鎖绣、双套锁绣和重锁四种刺绣手法。
根据针法的不同,闭口锁绣又可细分为一般锁绣和古代锁绣两种绣法,它们的具体刺绣工艺流程(如图1(a)、(b))所示。贵州地区应用一般锁绣的地区主要有安顺的高寨、黔东南州的黄平等。其中安顺高寨地区是以一般锁绣作为主体纹样的刺绣手法,该地区一般锁绣针距不是很紧密,但是线迹生动地勾画出曲线纹样的灵动活泼,红色的底布,加上绿色、黄色、白色的绣线,使整个画面整个画面显得喜气洋洋。而黄平地区的锁绣一般用于纹样勾边,该地区纹样多为变形蝴蝶纹,锁绣的股线较粗,针距较密集,更加粗实有力,更易集中体现锁绣勾边的肌理效果。应用古代锁绣的地区主要有贵阳花溪、乌当地区。一般锁绣和古代锁绣的刺绣效果相似,最主要的区别是起针部位的不同:一般锁绣是从拉锁的尖端开始起针,行针方向自下向上;古代锁绣是在前一个拉锁的基础上来完成下一个拉锁,行针方向刚好与一般锁绣的方向相反,是自上向下进行的。因此,与一般锁绣相比,古代锁绣的链条更瘦,看上去也更灵动些。
开口锁绣是由闭口锁绣变化而来的,其特点是每一个线圈的底部有或大或小的开口,从而能形成更宽的链条,使填充的区域更密实。开口锁绣适合用较粗的线绣,其刺绣具体的工艺流程(如图1(c))所示。在开口锁绣的施针过中需要巧妙地对线的松紧度进行调控:当线迹是曲线的时候,线圈两边的力度可以一边紧,一边较松;当线迹为直线时,线圈两边的力度必须保持一致,这样的方法容易绣出直与曲的对比变化效果。从江县的岜沙苗寨是使用开口锁绣的典型代表:通过将开口锁绣线迹一圈圈盘绕,使锁绣从线转变为富有肌理效果的块面。纹样以白色为主要色彩,少量彩色点缀其中,显得格外素朴。在岜沙,锁绣纹样以每个线圈间的距离越近、越紧密为美,非常考验刺绣者的刺绣能力。
双套锁绣特点是锁绣线圈紧密,如同发辫,曲展自如,可以形成严整清晰的边线,适宜用来表现纹样的外轮廓,一般选择较粗的绣线,其工艺流程具体(如图1(d))所示。双套锁绣是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施洞地区苗服中常用到的刺绣手法。施洞地区的双套锁绣刺绣前不必进行分股,较粗的绣线使绣出的线圈紧实,线型流畅自然。通常使用在纹样的外轮廓上,颜色往往与主题纹样形成较大反差,更加突出破线绣的颜色鲜艳丰富和镜面感的肌理效果。
重锁是古代锁绣的多重组合,在贵州苗族地区重锁有2种绣法,暂目称之为重锁1和重锁2。重锁1、重锁2的工艺流程分别(如图1(e)、(f))所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重锁1和重锁2的完成线迹看上去效果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重锁1在第五步穿针针时对5、6处线段进行压,对3、4处线段进项穿的处理,产生了类似编织的结构,所以重锁1的组织结构更结实,而重锁2则更为灵活。与古代锁绣相比,重锁因为重叠关系,在视觉上显得更加厚重,在颜色上可以增强刺绣部位颜色的明度。根据日本学者鸟丸知子撰写的《一针一线》记载,在贵州地区使用重锁的地区有六盘水的梭戛地区,主要用于裙子下摆和鞋子上的装饰。
二、苗族锁绣的应用探究
在现代设计中,可以从锁绣手法的改变、锁绣纹样的变形、锁绣材料的替换三方面将苗族锁绣元素充分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一)锁绣手法
电脑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手工刺绣逐步向机器刺绣过渡。机器锁绣是现在市面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刺绣方法,它主要依靠刺绣机器上下牵拉绣线完成刺绣。目前市面上的机器锁绣主要是闭口锁绣和开口锁绣。机器锁绣的线迹工整、有规律,生产速率快,可以减少成本,被大规模应用到面料和成衣生产中去。(如图2)所示,这是一件成衣类型旗袍,其通身的花纹均是利用机器锁绣来完成的。通过设定机器锁绣线圈的长短、开口的大小、不同部位使用的颜色,使这件旗袍上的刺绣纹样产生层次上的渐变,视觉上由平面向三维发展。除此之外机器锁绣的还可以通过控制锁绣的松紧程度来影响锁绣成品的感官效果。现代机器锁绣的方便性、快捷性、多变性,是该旗袍量化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尽管机器锁绣大大方便了锁绣在设计中的应用,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的手工锁绣。贵州苗族锁绣中的双套锁绣和重锁,因为在锁绣的过程中涉及到针、线之间的穿插,所以在现代设计中还未实现机器锁绣,仍以手工锁绣为主,被应用到装饰面积较小的产品中,比如作为箱包的装饰。手工锁绣目前还被广泛应用到服装的高级定制中。
(二)锁绣纹样
贵州苗族服饰的刺绣纹样始于苗族人原始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苗族锁绣纹样以曲线纹样为主。在现代设计中我们不必完全照搬贵州苗族锁绣的纹样,夸张和简化锁绣的纹样会带来不一样的美感。(如图3)所示,张宝华先生设计的丝巾中提取了苗族台江施洞地区和小花苗支系常用的锁绣纹样,整体画面以蓝色调为主,通过圆圈组成的线段将画面分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块面。将小花苗的锁绣纹样解构重组,简化纹样的色彩;在施洞地区常用的纹样中加入粉色、蓝绿色、橘色,凸显出纹样的活泼,使整个画面显得错落有致,富有动感。这样的设计使传统苗族锁绣纹样通过符合现代视觉审美标准的转化,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和延续。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考苗族锁绣纹样在贵州苗族服饰中分布的位置、大小、曲直变化,将其应用在设计中。甚至可以只是将线形、色彩进行不规律或者规律性的轨迹排列,根据现代视觉审美标准来设计应用锁绣的纹样。如图4所示,(图4(a))提取了苗族锁绣纹样中的蕨菜花纹样,(图4(b))提取了岜沙苗绣中的龙纹图案,(图4(c))提取高寨传统苗族锁绣的纹样,通过对这些纹样的对称、变形或者放大缩小等艺术处理,使其形成别具风格的纹样,再参考苗族锁绣在苗服中的应用位置,将其应用到服装的各个部位使服。再者转换纹样的色相、明度、饱和度等也是苗族鎖绣纹样应用的重要办法之一。苗族锁绣纹样的色彩大多颜色较为鲜艳,将纹样颜色简化、降低颜色的饱和度,使其应用在现代服装中更加和谐,(如图5)所示。
(三)锁绣材料
材料的设计创新是现代设计创新应用的一大手法。关于锁绣的材料,传统苗族锁绣采用的线以丝线或棉线为主,面料以棉布和亮布为主。在苗族锁绣的实际设计应用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更为广泛的材料,比如毛线,皮革,塑料织带等,毛线的粗细及底布面料的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情,(如图6)所示。同时可以使用更加灵活的工艺方式来表现锁绣外观,比如缠绕或者编织,(如图7)所示,2013早秋Moschino的女装设计中用毛线取代传统刺绣中的锁绣棉线或者丝线,运用对称的设计手法,利用编织外形与锁绣相似的特点,充分表现了卷曲的漩涡形装饰纹样的流动形态。在这个设计中,编织的毛线组织结构较松散,更加利于表现线条较粗的纹样。
面料是服装最主要的表现载体,随着材料学的进步与发展,水溶锁绣面料开始在被应用到服装中。水溶锁绣面料是以水溶性非织造布为底布,线为粘胶丝线,在底布上刺绣后用热水处理使底布融化,留下刺绣的图案。(如图8)所示,这种经过水溶处理后的锁绣面料富有艺术感、立体感,可以制造出类似浮雕的效果,且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与服装的款式相结合,营造出疏密有序的服装组织结构,给人以视觉上美感的享受。
结语
锁绣作为我国古老的刺绣针法之一,在贵州苗族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由原本单一的闭口锁绣发展出开口锁绣、双套锁绣、重锁等多种刺绣手法。苗族锁绣的每种锁绣特点不一,但总体特征是单条锁绣的刺绣线迹流畅自由,一圈固有序排列的锁绣容易表现图案的块面感。在现代的设计应用中,机器锁绣的出现大大方便了锁绣应用的市场化速度,锁绣纹样的设计应用使传统苗族锁绣纹样在创新设计中传承,面料和线的改变使苗族锁绣展示出与传统截然不同的风格美。这些都手法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现代设计的装饰手法,同时从某种角度使苗族锁绣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