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的建设

2018-11-06李翔

山东青年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新时期现状

李翔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質,思想觉悟的走向。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时期给高校学生党员的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建设现状问题分析,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学生党员;现状;对策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当前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建设目标,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理念与思想,发挥其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而近年来随着手机媒体、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使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广泛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意识、行为表,所以新时期的学生党员建设工作应该适应新媒体环境。90后的大学生党员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如何契合新时期的特点,扩大教育影响,是高校学生党员建设的新机遇和挑战[1]。

一、高校学生党员建设的现有问题

(一)重视入党前的考察,忽视入党后的考核

在发展成为预备党员之前,高校有各方面详细的考核标准。一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前能够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进步,积极组织同学和班集体举行活动,默默奉献。但是入党之后,思想上自我要求松懈,不能起到应有的主心骨和挑大梁的作用。还有少数大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没有做到很好的角色转变,做事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如以前,在班级中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也不明显,从而出现了“入党前进步,入党后停步,转正后退步”的现象。而高校的党建工作负责人大都是学生辅导员担任,对学生爱护心切,在对待学生党员的不作为方面,由于担心影响学生的政治前途,只要没有犯严重的错误,就不做处理,实际上这不利于大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过于重视形式和材料的准备,在思想上的关注不够

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党员发展流程进行严格把控,但目前存在流于形式化的现象,反而适得其反。根据我们的调

查[2],目前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的目的不纯,在入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思想,早已不是单纯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个人的未来发展和名誉的因素近年来较为突出,比如为了满足自己和家人的虚荣心而入党,觉得入党有优越感。为了毕业找工作时更有优势或者工作后有更好的前景而入党。还有一些同学因为从众心理而入党,盲目跟着大家写了入党申请书等。由于缺乏入党后的思想教育,部分党员入党之后不能够及时纠正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在面对诱惑时又不能够坚定立场,使得他们极容易犯下错误。

(三)部分大学生党员主动性不高且自身能力不强

部分学生党员不具备号召其他同学的主动性,造成为大家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固。有些党员对参加党的理论学习抱有完成任务的想法,以应付的心态学习。参加党组织活动流于形式,而且把参加活动和兴趣联系在一起,有兴趣就参加,不感兴趣就不参加,缺乏参加党组织活动的严肃性。

另外,一部分大学生党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欠缺,是非观模糊,不能够对同学中存在的违纪现象和社会责任感缺乏的情况进行大胆的批评教育,没有能力影响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很多党员没有认真学习过党章,也没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立场。

二、探索高校党员建设现有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利用新媒体技术强化入党前后的全面考核

高校学生党员出现入党前后表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入党时没有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细致入微的考核,以及入党后考核工作的缺乏,导致学生党员对自我要求放低,不能起到很好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在入党考核时利用网页问卷,群众在线投票,网上反馈平台等各方面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和遴选工作。做到实时更新,拓展信息获取的渠道,使得入党前考核更加全面细致。入党以后,更应加强长期考核机制,除了利用远程视频,微信公众账号等平台定期组织党员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外,还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入党后党员学生的影响力、主动性、政治思想的先进性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党员学生入党前后保持一致的优越性,发挥其应有的模范效应。

(二)发展传播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法

新媒体技术能够拓展学生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师生线上线下互动教育路径上的有机结合,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全新途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者应首先熟悉新媒体的运行模式和特征,学会驾驭好新媒体,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具体而言,就是要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党员的信息接收特点,要注重丰富呈现方式,增强其认同感。利用图文组合乃至视频、音频等多元化形式,满足多媒体时代学生党员对知识形式的偏好,使思想政治理论和理想信念榜样可看、可听、可读、可感。传播载体可以包括党建微信平台的建设,HTML5界面的充分运用,朋友圈、空间等平台,自己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建设[3]。新媒体环境下能够使党建与学生党员紧密联系,便于新知识和新理念的传播,高校学生与党组织的沟通交流真正实现渠道畅通、反馈及时、使用便捷。也使得相对严肃的党建内容在呈现上更加有吸引力,更加重要的增强学生党员对党建平台的信赖,有效打破党员教育内容的刻板印象。促进党员教育与学科建设、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实现党员教育内容和专业知识相辅相成且互为支撑的良性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传兵,陆巧玲.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49-50.

[2]秦莉娟,李俊.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参花,2018,(13):106.

[3]杨志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112-113.

(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江苏 徐州 221000)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新时期现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