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心而发真诚的设计
2018-11-06林楠
林楠
看点
INNERMOST THOUGHTS——内心的想法
SINCERE DESIGN——真诚的设计
INTERNATIONAL VISION——国际化视野
80后的广州女孩袁媛用真诚的设计语言,创新东方文化。如翌立足当代,致敬传统,面向未来,努力打造符合当下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方式。
在国际设计舞台上,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身影。他们大多是一群被称为独立设计师的年轻人,有着国外的留学背景与从业经历,开始创立自己的设计品牌。这种模式其实是在像国外看齐,很多优秀的外国设计师都是独立的,为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或者自己经营独立品牌。海归们将这种模式引入国内,也用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带动国内行业的发展。
袁媛,一个80后的广州女孩,创立了袁媛设计事务所,为国内外家具企业提供专业设计服务,同时也是独立设计品牌如翌的创始人,近几年也在米兰展上受到很多关注。她用特有的视角,诠释内心的想法。用真诚的设计语言,创新东方文化。如翌立足当代,致敬传统,面向未来,努力打造符合当下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方式。
《设计》:为何选择留学法国?
袁媛:因为那边更自由,更偏艺术,有文化气氛。就读的圣艾蒂安高等艺术&设计学院是法国四大设计学院之一。一共分三个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设计专业包含了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分科比较宽泛。我们当时做的东西比较艺术性,而且鼓励你宽泛的去思考问题,所以不怎么去界定设计和艺术,它们是相通的。在欧洲的教育體系里相容性多于差异性。毕业设计的时候什么方向都有人做,家具设计占比较大。米兰设计周实际上是家具为主,所有的其它设计都可以加进去。在欧洲如果说设计,主要是讲家具设计,然后包括产品周边的设计,为何家具设计在欧洲占比很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欧洲会觉得家具更偏艺术,艺术性的发展空间更大。电子类产品是更偏科技,设计的创作空间没那么大,更多的是技术创新。所以家具设计从使用、形式、审美上都是创新最集中的体现。
《设计》:曲美和锐驰的设计工作对您的设计水平提升有哪些帮助?
袁媛:都是国内体系比较完善的企业,得到的提升是综合性的。学到很多东西,一个产品系列从最初的市场调研、产品策划、设计概念、研发打样,到怎么进行批量生产转化,再推向终端市场,包括跟技术和工艺细节等,会对国内的整个产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设计》:为何决定创立自己的品牌?
袁媛:想做一些更好玩的、更自主性的东西,企业的设计服务我们还在做,但如翌更偏设计师角度,更纯粹。现在是物质文明高度丰富的时代,人们更缺少精神上的滋养和审美上的愉悦。
《设计》:谈一下您的设计理念?
袁媛:我们说艺术改变生活,如翌就是像明天一样,希望把中国传统的东西和当代相结合,做一个中国人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既有传统文化的沉淀,又有时尚元素的加入,也会呈现出与艺术的生活方式的结合。中国已经到了一个物质充沛的时代,很多物质已经过饱和了,但缺少审美和精神层面的东西。把艺术引入生活,会给人带来精神审美上更高的享受,这是我们当代文化生活中比较缺少的。
《设计》:介绍下设计的流程?
袁媛:做商业设计,肯定是先做市场调研。先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版块分多少,哪些是热门的,哪些是空缺的,哪些是有机遇的,哪些是有更多发展空间的。如果和企业合作,要知道他们的制造实力。每个企业的制造基础都不一样,有的偏实木,有的金属制造强些,哪些是他们的强项。还有销售渠道,哪些板块的市场现在是比较有优势的。如果做一个新的市场,是否有能力驾驭或者进入这个市场。做完整体的评估,再做针对性的开发,这是从商业性的设计来说。如果是从艺术性的设计来说,会针对一个比较高端的人群,受众是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要求的人,感性成分更多,希望从审美和使用功能两方面找到一个更完美的平衡,这是设计的基础,再从审美上提高它。
《设计》:一般设计打样后都会存在哪些方面的调整?
袁媛:首先是出概念,然后出设计图纸效果图,之后就可以打样,反复很多次,比例造型关系,工艺细节,材料的选择,经过很多次调整。电脑模型和实际永远是不一样的。模型是电脑虚拟的东西,打样出来是实际的感官的直觉,电脑是做不到的。基本上做一个电脑模型能推敲出产品设计的50%,剩下的50%需要在实物打样中解决。
《设计》:与企业合作会遇到哪些问题?
袁媛:中国没有建立完整的设计师与企业合作的体系。在欧洲独立设计师和企业合作已经成为行规,行业都是这么运作,好一点的设计师都是独立的。跟不同的企业合作,有一整套的运作模式,大家都会遵守这个模式,行业里有系统的对接方式,工厂会配备相关的支撑,对接有专门系统的人,有企业的技术团队去支撑对接,给予你的市场信息反馈也很系统。设计师只管设计就行。中国的情况是对接链条不完善,没有既定的道路可以遵循,需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共同建立一个适合的模式。
《设计》:在实现家具的环节中最难的是哪一部分?
袁媛:整个设计行业最大的阻力在固有观念的局限上,而不是设计本身。在中国,设计介入家具开始的比较晚,我们是在做一个全新的领域,要改变很多固有观念,跟不同的上下游沟通。当然大家的很多观念也在改变,但整体来说创作不难,设计是整个工作中最享受的环节,其它的环节都比较辛苦,创作过程还是很开心的。
《设计》:您觉得怎样才是一件好的家具?
袁媛:真诚的设计是好的设计。功能、审美、创新这些点都要有,它们是基本的。但我觉得在这个之上,要做自己真正由心而发的东西,为使用者设身处地的去考虑,这样的设计会比较打动人。
《设计》:如何定位如翌品牌的客户群?
袁媛:知识、修养,包括审美水平要求比较高的一群人。从审美上能理解这个东西,和我们的产品有共鸣,审美趣味相同的客户是不需要过多解释的。
《设计》: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应该怎样发展才能在设计与商业上同时取得成功?
袁媛:首先国内做设计创新的环境很好,很多方面的人都在鼓励和支持,赶到了一个好时候。如翌的发展过程是逐步的,之前米兰参展产品比较少,品种比较少,后来不断完善产品种类。更国际化的产品设计,国外的客户很喜欢,同时走国内设计师渠道,包括一些国内外的经销商加盟。
《设计》:谈谈当代中国家具设计的现状?
袁媛:有东方元素,同时与国际接轨,中国的未来是属于国际化的。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面向未来,一定不是局限于固有的东西,一定是创新的。因为生活方式在改变,家里就算是新中式也要符合当代使用,不可能直接用明清的家具。很多人收藏明清家具,但他们也只是在家里摆一下。明清家具的核心不是以使用的舒适性为本,而是以中国的礼教宗法制度为本。摆的位置,代表什么,谁能坐,都是有规定的。他们要的是正襟危坐,坐在上面脚是悬空的,椅子是不能往后靠的,后面是硬的,坐深也坐不到后面,人坐在椅子的边上,很恭敬的样子。这是礼教的姿态,不是让人舒服的。椅子再漂亮,但不适合当代使用,传统好的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不符合当代人生活的方面就要更新。我觉得当代中国会更国际化,跟全球的自由舒适轻松接轨,每个人更想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活成社会所要的样子。
《设计》:关于小众与大众,您持怎样的观点?
袁媛:两件事情都有存在的必要,既有小众品牌存在的必要,也有大众品牌存在的必要,这是市场的多样性。如果从纯经济的角度来说,不应该存在小众,大众产品适合大工业化生产,也节约成本,企业也能做大,从这个角度看,小众产品没有意义。但从另外的角度,人是有不同的需求,出于对差异性的尊重,才有这么多不同档次,风格和类型的品牌同时存在。我们是为不同的人提供他理想中的生活,每个族群每个层次的人都应该受到尊重。
《设计》:作为一个女性设计师,如何在行业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袁媛:女性设计师有些优势,在这个行业大家容易记住你,因为差异摆在那,更多人会关注你,是个好事。从设计的角度,性别差异是一个差异,但更重要的是不同设计师有自己不同的语言。设计应该多样化,有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家居这个领域本身就有很多女性去关注,从这个角度,不用局限性别,男性之间差异也很大。尊重每一个设计师的差异性就是尊重使用者的差异性,设计师代表了不同的使用者,也代表了不同的观点,应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作中来,不同生活背景、性别、种族,只要设计做出来是好的,最后是产品在说话。我的东西更反映出我性格的不同层面,里面有柔和的一面,也有我坚持的一面,好的设计是诚实的设计,表达我理解世界的不同角度。女性这个词本身就把人分类了,局限在里面。女性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做任何行业领域的都有。为什么没有人说男性设计,这是同样平等存在的两个事情。无论男女,只要找到自己的喜好和人生的发展方向,就坚持不懈的去追求去努力,不要被固有的觀念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行动力。跌倒了,就再爬起来,天道酬勤。
《设计》:参加国外的展览有哪些体会?
袁媛:用国际化的视野看问题,同时把中国设计介绍到全世界,让更多人去了解。很多外国观众很惊讶中国人能用这样的家具,以为我们还很传统很落后。我们传播的不够,输出的声音也不够,他们更多知道的是我们传统的东西,不知道中国人也在创新。外国人和我们一样,在智力和创新能力上并没有比我们高,只是社会整个结构和传统的习惯,给他们的创作空间更大。他们整个社会对创新的理解度、包容度是很高的,这是他们创新的根本助力。中国现在的年轻人也有这样的能力,需要争取机会到更多的国家游历,看世界的角度就会不一样,内心的疆域会扩宽。会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可能性,人与人不同的活法,看问题的不同角度。
《设计》:您的先生在事业上给予了哪些帮助?
袁媛:艺术方面帮助较多,从艺术的角度思考问题,审美上也有帮助。雕塑是真正立体的艺术,对美的要求比家具更高、更细腻。他会从雕塑艺术家的角度与我探讨,为产品造型提出更好的观点和创意。
女性是美的象征,从内心发出的真诚更是美的诉求,用这样的语言去设计家具,设计每日承载我们生活的物件,更是对美的极致展现。我们尊重每一位设计师的作品就如同尊重不同的人性。在作品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设计师的身影。每件作品如同他们的孩子,虽然出生的时间地点不同,但都遗传了设计师的基因。当一件件产品进入到不同用户的家中,它们延续了对美好生活的诠释,引领人们更加理想的生活方式。
设计很美,设计的过程也很幸福。在家居领域,会涌现出更多的女性设计师,用她们敏感的视角,阐释美好的未来生活。这个行业因为她们的存在而更加具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