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你们口中所说的郑漂
2018-11-06
2012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在郑州工作。那时,我想着在郑州工作机会多一些,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让家人和自己生活得好一些。回想起在郑州奋斗的这4年,我觉得父母是我坚实的后盾,他们让我更懂得珍惜现在,勇敢地面对未来。
父母辛勤劳作供我读完大学
1990年,我出生在浚县农村。父亲在工地打工,母亲打理着家里的几亩地。我是家中长女,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一年夏天,太阳火辣辣的,母亲带着我去找父亲,那是我第一次去父亲打工的地方。在父亲走进我视线的一刹那,我对工地的新奇感完全消失。由于天气炎热,父亲的上衣完全被汗水浸湿,脸被晒得黑黝黝的,裤子上也全是泥土。父亲擦汗的小毛巾,因为用的次数多了,上面全都是混着泥土的汗渍。父亲把毛巾团成一团攥在手里,一边擦汗一边走过来笑着问我怎么过来了。我强忍着眼中的流水,勉强对父亲挤出了笑容。到那时我才知道父亲打工这么辛苦,他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
父母靠自己的辛勤劳作供我上完大学。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留在郑州,大城市的工作机会相对多一些,大城市有助于自己开阔视野。这个决定没有得到父母的赞同,他们不放心我一个女孩子在外地工作。我向父母保证,两年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回到他们身边。就这样,我带着无限憧憬开启了自己的“郑漂”生活。
工作的辛苦让我更懂家的意义
刚开始,我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实习期工资每月1500元,为了省钱,我与人合租了住房,一个月租金450元。那时候,我每天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上班,车上非常拥挤,每天下班后回到住处都会累倒在床上。就这样,我一个人慢慢摸索,委屈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只是艰难的一天,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我不敢告诉母亲,工作让我力不从心,经常挨上司骂。母亲总是唠叨:“小女孩儿天天加班,可别熬坏了身体,到底是身体重要还是工作重要啊?”她还叮嘱我平时要舍得吃穿,没钱了告诉他们。每次挂完电话,自己都会忍不住想哭。我哭不是因为孤军奋战的辛苦,而是害怕父母担心,害怕他们觉得帮不上我而责怪自己。
一次为了赶项目,晚上公司里就我一个人加班,因为害怕,我只好反锁了公司门。加完班已是凌晨4点,我不知道外面什么时候下起了雨,冒着雨我坐上公交车,看着冷冷清清的街头,我想起了自己的家。在家的时候,一到下雨天,母亲就会熬姜汤,还会往姜汤里放切好的葱末,说是能驱寒,喝上一碗浑身暖洋洋的。
下了公交车走回出租屋,楼道里一片漆黑,我只能借着手机的微光打开屋门。我住的那栋楼后面是大片空地,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我躲在被窝里浑身发冷,此时的我对姜汤的渴望更加强烈,因为那是家的味道。在郑州的日子里,开心的时候无人分享,所有的困难须自己承受,每当想起这些,我就会更加想家,想念自己的父母。
我要分担父母养家的压力
我的邻居是个信阳的老太太,儿子儿媳在郑州打工,她帮忙带孩子。老太太想让自己的孙子在郑州上学,因为郑州的教学条件好一些。我当初也是带着美好愿望留在郑州的,如今面对的却是加不完的班,挤不完的公交车。因为工作忙,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短。每次回家,父母总是不要我给的钱,我只好偷偷塞到他们的枕头下面。后来,父亲突然生病住院,让我动了回家的念头。
2014年8月,父亲做了胆囊摘除手术。父亲的腹部疼了很长时间,之前怕我担心,母亲一直没有告诉我。俭省惯了的父亲,想着吃点止疼药就好了,后来疼得他连饭都吃不下。
在3个小时的手术时间里,我一直蹲在手术室外祈祷。手术结束后,全身麻醉的父亲被推出手术室,他一直说着模糊不清的话,母亲吓得一边抹眼泪一边拉着父亲的手。这时我才发现,身高1.8米的父亲竟然这般消瘦。
交费、取化验单、与医生交流病情……我发现自己成了父母的依靠,也许留在父母身边才是更好的选择。可就在父亲出院的那一刻,我犹豫了,回到父母身边,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短时间内我不一定能有所作为。父母逐渐年迈,挣钱更加不易,弟弟妹妹将来要上大学……我得分担父母养家的压力。考虑再三,我决定继续留在已经奋斗2年的郑州。
母亲抚平我失恋的创伤
家乡的朋友不断传来结婚喜讯,满满的都是幸福,有的朋友还不忘“训”我一顿,我知道他们是担心我。母亲的电话内容也由工作转到了生活上,说我这么大了还不赶紧结婚,邻居家闺女都有两个有孩子了。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在银行上班的男孩儿,比我大3岁,性格挺好,我们很聊得来,就这样,我恋爱了。他像大哥哥一样,对我嘘寒问暖,似乎我那颗漂泊的心找到了归属。我想带他回老家,骄傲地介绍给我的父母。直到有一次,他忽然说他的父母不太同意我们在一起,希望他找个本地女孩儿结婚。
我很潇洒地与他分手了,当时觉得没什么,可当母亲打来电话时,我却哭得稀里哗啦。母亲不放心就来郑州看我了,晚上我们躺在床上,母亲抱着我说:“闺女,要不要回去,离家近些妈也放心,我闺女这么优秀,到哪儿都是人才!”摸着母亲因劳作而变粗糙的双手,我傻笑着对母亲说:“你忘记了,你闺女要把你们接到郑州生活,让你们也享享清福。”母亲笑了,我知道,只要我们姐弟三个生活得好,她就知足了。看着母亲睡去,我咬了咬牙,既然出来了,不活出个样子来绝不回去!
在郑州终于有了家
如今,我干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看着新来的同事努力加班的样子,我看到了自己4年的进步。
今年年初,漂泊4年的我终于攒够了一套小房子的首付款。交完首付款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我终于在郑州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随后,我把父母接到了郑州,领他们去游乐园玩,去剧院听戏……
晚上吃过饭,我们坐在家里看电视,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温暖如春,母亲突然很感慨地说,她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一股热流涌上心头,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拼搏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父亲告诉我,我走后母亲经常晚上睡不着,一直说当初不应该让我来郑州,吃了那么多苦,到现在都这么大了还一个人。是啊,我已经27岁了,俨然“剩女”一个。可我这个“剩女”每天还要面对房贷的压力,还梦想着把父母接到郑州生活,等弟弟妹妹考上大学,我也能帮上他们……
如果当初我选择回老家,会不会更轻松惬意呢?但人生没有如果,套用父亲经常说的那句話:怕吃苦什么工作都干不长。既然我选择了在郑州工作,就继续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