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音近字辨识(七)
2018-11-06嘉行
嘉行
“幅”“副”“服”及“付”
“幅”“副”“服”这三个量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幅”读fú,“副”讀 fù,“服”作为量词读fù。但是它们的适用范围却是不同的。“幅”的本义指布匹等纺织品的宽度,借用作量词,用于布帛、字画等,如“一幅窗帘”“几幅画”等。“副”用于成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两副对联”等;用于配套的东西,如“一副麻将”“一副骨架”等;用于面部,如“那副模样”“那副笑脸”等。“服”只用于中药,如“三服汤药”。但是这三个量词却时见用混,例如:
①傅二石曾画过一幅《醉僧图》,题款是清人黄易的一幅对联: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大地》2007年1月1日)
②这幅对联可以说是中山一院的“开院祖训”!也是中山一院的文化渊源之一。(“华南新闻”2006年11月17日)
以上两例中指对联的两个“幅”字应换成“副”。
③用一副画能够统一所有人的意见吗?江中亮嗓负责人表示:“一副画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愿望,这是不可能的。”(《江南时报》2006年11月16日)
④文字或白底黑字,或黑底白字,合理穿插搭配,就像一副跌荡起伏的画卷。(《人民日报》2001年6月19日)
以上两例中的“副”应换成“幅”。
⑤那就再去买几副药。(《江南时报》2006年12月24日)
上例中的“副”应换成“服”。
还有一个字“付”,它根本不能作量词用。也许是因为它与 “副”“幅”“服”三个量词音同或音近,再加上它的笔画数较少,有人错误地拿它当作量词,到处假冒,而且几乎成了“万能”的,用得很广泛,请看下面的例子:
⑥却不想因一付墨镜露出了马脚。(《江南时报》2006年12月11日)
⑦表情据说整个就是一付吃了苍蝇屎的模样。(《京华时报》2005年2月9日)
⑧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大地》2004年10月10日)
以上三例的“付”当为“副”。
⑨这是以西医身份开的一付中药。(《国际金融报》2005年11月9日)
⑩比起在汽车市场空前激烈竞争前束手无策、因循守旧的人,奇瑞“新政”犹如一付清凉剂。(《中国汽车报》2005年6月20日)
以上两例的“付”当为“服”。
“启示”和“启事”
“启事”和“启示”两词中的“事”和“示”同音,于是“启事”常被误写为“启示”,例如张贴出来的《招领启示》《寻物启示》《寻人启示》等。
其实这两个字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稍加注意就会避免出错。“示”的意思是提示、出示;“启示”表示启发提示,使人有所领悟,如“水的不同定义启示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看问题也要相对复杂一些”(《人民日报》2007年6月28日)。也指从启发提示中领悟的道理,如“重新拍摄的《红楼梦》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启示”(《江南时报》2007年6月27日)。
“启事”是一种公告性应用文体,为了说明某事而公开发表的文字,多采用在报刊上刊登或张贴等方式,如“寻人启事”“招领启事”“征稿启事”“招聘启事”“征婚启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