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不离弃的图书馆

2018-11-06陶短房

世界博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借书加拿大图书

陶短房

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北美的社区也有高档、低档之分,一般是根据人口密度、社区内主流住房形式等来加以区别。但不论社区“档次”高低,是较“单纯”的社区(即居住在该社区的居民贫富状况、居住方式相差不大)还是所谓“混合社区”(社区内既有独立屋也有高密度住房,既有私人住房也有公租房、廉租屋,因此住户阶层构成比较复杂),是较大或较小的社区,都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社区心脏”:社区活动中心和图书馆,有些时候这两个是彼此分开的,但很多时候它们合二为一,图书馆就是社区活动中心的一部分。

在美国和加拿大,最常见、数量最多的图书馆,是社区里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一般称之为“公众图书馆”。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北美的图书馆真的是属于公众的。

不同的图书馆文化

国内大中城市的图书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整修,藏书量大,硬件设施晚辈,功能健全,管理也较为严密,较几十年前的“索书单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记得孩提时代,笔者生活在号称“文化城”、拥有当时国内藏书量第一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的南京城,家中一位长辈还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却排了足足几年队,“开后门”才得以办出一张普通图书证,只能一次借阅两本图书,为期一个月,续借僅限一次,无权借阅“内部参考书籍”和典藏书籍,更无权复印,如今像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馆早已“鸟枪换炮”,别说普通图书证,就算可借阅、复印参考资料的专业图书证、阅览证也不再那么神秘了。

尽管如此,国内图书馆的密度仍然比较小,一个市辖区平均有一、二座像样的图书馆已属不易,普及到社区则基本是奢望,且借书、阅览仍有许多限制,如果借阅者住处较远,工作单位也不那么“正规”,大图书馆已开放和具备的许多功能就只能望洋兴叹。和“大图”相比,区一级的图书馆即便有,条件也简陋得多,有些本社区的老住户都不一定知道在哪,更低一级,像街道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这种相对闭锁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和中国自古相传的“敬惜字纸”传统一脉相承。汉代因刚刚经历过秦末的文化浩劫,图书弥足珍贵,汉成帝刘骜的亲叔叔、和皇室关系密切的东平王刘宇想向皇帝借阅皇家图书馆(中秘)的诸子百家著作和《太史公书》(史记的初稿),竟然遭到朝臣反对,尽管刘骜和叔父关系非常好,最终也只能忍痛谢绝;北宋时朝鲜从海路向宋朝皇帝请求借阅儒家典籍,竟然遭到当时公认最有名学者之一、大文豪苏轼的强烈反对。在许多中国传统学者看来,学问有价,可不是什么人想借都能借的。

北美的图书馆文化则是完全两样的风格。在北美,图书馆的种类很多,大大小小的不胜枚举,有国立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中小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等等等等。

以加拿大为例,早在1883年加拿大首任总理约翰.麦克唐纳就支持建立国家图书馆,但各方面条件一时还不健全,一直到1950年在自治领档案馆馆长凯伊·拉姆的指导下才设立了加拿大书目中心, 1952年《国家图书馆法》通过后才正式成立国家图书馆。

到了60年代,加拿大迎来了高等学校发展的黄金时代,高校图书馆也得到了发展。1949年加拿大只有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图书馆拥有50多万册藏书。可是从1961到1971年,全国高等学校的图书馆藏书总量从大约 700万册增加到了2400多万册。

国家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尽可能多的读者开放。笔者几年前受托参与撰写一本《加中外交关系发展史》,负责自上古至加中建交前这一部分,由于这部分内容距今年代久远,资料稀少,在一位当地年老学者的介绍和帮助下,办理了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图书馆的临时阅览证,尽管并非在校学生或教工,但仍然可以方便地查阅各种资料、档案(可以复印,不能借出),顺利地按时完成了约定的撰写工作。

在“真正”的公共图书馆即社区图书馆方面,加拿大自60年代起进入了“井喷式”发展阶段,自1961至1971年的10年间,加拿大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增加了63%,工作人员增加了50%,经费增加了100%。很多社区的公共图书馆就是从那时开始从无到有的,比较大比较好的,像有名的多伦多市图书馆新馆,在世界上都引起过广泛关注,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加拿大各地的社区公共图书馆开始普及起来,虽然这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但哪怕只有几个人的边远社区、临时性的居民点,一般也会有公共图书馆的。笔者有一次从温哥华搭机从温哥华飞往卡尔加里办事,在自动值机边结识了一位华裔石油工程师,他在加拿大西北部一座只有几户常住人口的小居民点从事勘探工作,连上班都要搭小飞机往返(他家在温哥华,每个月回家一周,另三周在居民点工作,往返家和居民点都是搭小飞机,我就因此碰见正赶回上班地点的他)。据他介绍,那个仅有十几年历史的小居民点也有一座公共图书馆,“有几千本书,由两位兼职职员管理,因为有中、韩裔石油员工来工作,这几年居然还添置了中、韩文的书刊”。

公共图书馆扎根社区,是免费向大众开放的非营利性机构,它的支出主要来自省、市两级政府,尤其是市一级政府,因为和市政府一样,公众图书馆的基础是最贴近民众的社区。别小看这种“社区的图书馆”,它还是很与时俱进的呢,有个数据显示,加拿大公共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资源和多媒体资源的经费比重2000年是18%,2009年就达到31%了。

公共图书馆除了传统图书,还有网上阅读活动,人们不用拿着实体书,只要在网上就可以查到图书馆里的藏书并进行阅读了。

加拿大大多数地方冬季漫长,人们不得不经常待在室内活动,因此公众图书馆往往附设了许多有特色的室内附属活动,如老年活动中心、多元文化中心(温哥华等移民众多的城市,社区多元文化中心常常展示本社区移民群体的民族特色,而内地一些居民点则凸显原住民文化特色)、体育运动场所,可以举办各种活动的多功能厅等,一些稍大居民点的公共图书馆还会设立社区博物馆等。加拿大公立学校放学较早,双职工家庭下班却较晚,存在一個长达两三小时的“空档期”,因此几乎所有公共图书馆都附设了课后班、兴趣班等功能。

社区图书馆的阅览功能是全免费的,一些图书馆门口设立门禁或专人,但只是管“窃书”,并不禁止读者随便出入,只阅览不借走是不需要任何证件的。办阅览证需要缴纳很小的一笔工本费,用一张驾照之类带照片的身份证明,填张表,交了钱,在前台拍张大头照,等个三五分钟,图书证就办好了。凭这张证可以任意借多少本书不限,但还书期限是有限制的,逾期不还不但会罚款还会扣“个人资信分”,这在北美社会可是非常严重的事,会影响各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大家都不会不把借阅过期当回事。加拿大人手紧张,许多图书馆借书、还书都是无人的,借书时在机器上扫一下书和自己图书证的二维码,还书时直接扔进指定的“书斗”即可。

加拿大的社区和市都划得很小,比如温哥华以中国的城市标准看。勉强算是个“大中城市”,但这个“大中城市”却是由21个市、镇、区组成的城市群,每个市、镇、区又有许多个社区,因此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竟有上百家之多。这么多的图书馆如果在图书资源上“自成体系”,不仅不成规模,而且也容易浪费,因此像这样的城市群,藏书资源是共享的,在“大温图书馆”网站上查到的借阅资源,是全部21个市镇区所有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如果您要借的图书不在您持有图书证的公共图书馆,但在“连锁馆”有,可在线预约,到了约定时间去您的那家公共图书馆借即可。

从上面的叙述可知,即便同一个城市群的不同公共图书馆,图书证一般也是不能通用的(有些较大市镇,市镇范围内多家公共图书馆的证件可以通用),这也是稍显不便之处。

图书馆和孩子们

我的母校是如今在中国颇负盛名的南京外国语学校,有当时国内中小学屈指可数的学校图书馆,小学三年级入校面试就安排在校图书馆进行,当时还在一所没有校图书馆小学读书的我曾对此羡慕不已,“考上这所学校可以天天借书看”,居然成了我“发愤图强”的动力之一。

即便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许多中小学也只有规模不大的阅览室,没有太成规模的图书馆。但北美不同,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小学几乎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小学生每周有一天“图书馆日”,可以从校图书馆借几本书回家读。学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资料管理和学生的阅读活动。

我的两个儿子在加拿大大温哥华列治文市一所专门为高智商儿童开设的私立小学读书,这所小学共有11个年级(学前班至10年级),学生总数却只有不到70人,即便如此,仍然设立了一所很像样的图书馆,且正计划分为高、低年级两个分馆。

正因为中小学普遍设立图书馆,因此美国、加拿大小学生从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开始就习惯于去图书馆借书、阅读,而且公立学校还会特意组织小学生去就近的公共图书馆阅览、借书,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怎样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设施和资源。

美国和加拿大教育系统认为,教会学生尽早学会如何利用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公共设施、资源非常重要,各级政府(美国和加拿大都习惯称“三级政府”,即联邦、州/省和市镇三级)会经常利用广播、报刊、网站等媒介刊登公益广告,教授和鼓励大家办理公共图书卡。

公共图书卡分为成人和儿童两种,对每种卡每次可借阅图书、音像制品数量的规定是不同的。儿童可借阅量小,但过期不还书籍音像品罚款少于成人。如果读者很想借书回家却又忘带图书卡也没关系,只要有合法证件就可以借书。另外图书馆也会派管理员去所属区域内小学进行宣传活动,离我家最近的一间公共图书馆,从前年起对儿童过期不还图书实行了免交罚款的新制度,这样做的目的,当然还是为了鼓励孩子多借阅图书。

刚刚过去的一个暑假,大温哥华多个公共图书馆推出了“小朋友读书做任务”的活动,能在制定时间内读完最多图书“完成任务”的小朋友可以获得一份小奖励,我太太一位刚刚移民来这里没几年的国内旧同事,其刚上二年级的小女儿就在所住社区拿到了“读书第一名”的“大奖”,虽然不过是两本书和几张贴纸,却仍然高兴得不得了,开学后还拿着奖品去学校炫耀了一番。

有人说过,北美的公共图书馆当然是属于公众的、但首先是属于孩子们的,这话一点也不假。

这里不仅是孩子借阅读物的地方,还是他们参加各种免费活动的场所。譬如针对不同年龄层孩子在不同时间举办的《故事时间》,英语叫做“Story Time”就吸引了无数从呱呱坠地到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到了周末,很多家庭都会全家一起去图书馆,先把孩子带到“故事角”,让他们跟老师一起讲故事、做游戏,大人趁这功夫借书、还书,等忙完这些,孩子们的故事也差不多听完了,然后就可以一起去参加一些亲子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人口较密集的社区,周末公共图书馆的活动区往往僧多粥少,许多热门资源(如可以玩儿童游戏的平板电脑)需要预约和排队,“预约”指家长在社区图书馆网站上约定周末自己孩子使用这些资源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届时在指定时间和桌次使用,享有优先权;“排队”则是在大家都没优先权情况下“先来后到”,一般也是玩半小时左右自觉让位。因此社区图书馆也是许多北美儿童学习社交礼仪和公共行为规范的地方。

暑假期间,各图书馆还会联合起来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或特别机构的专业人士来给小朋友表演或讲课,说是讲课,其实一点不死板,非常有趣,譬如前年暑假,我所住社区图书馆,就邀请了一个非盈利机构--野生鸟类拯救组织,给孩子介绍猫头鹰、老鷹的生活习性、饮食、生活环境、寿命、生理构造等,一边讲一边展示鸟翅膀、爪子等标本,活动最后还请出四只活生生的鹰类鸟儿为小朋友表演。孩子不仅在真实快乐的氛围中学到有关鸟类的知识,更从工作人员对鸟儿的关爱和尊重中学得如何保护动物、与动物做朋友,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而刚刚过去的暑假,该社区图书馆又组织了“可回收资源”的专题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一边和义工们一起用回收材料制作“机器人”和房屋、桥梁模型,一面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环保知识。

图书馆不仅有给幼童准备的活动,还为稍大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帮助,譬如不少图书馆有《读书俱乐部》。小朋友每月一次在图书管理员的带领下一起读书,分享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比感谢读后感,贴在墙上,大家都能看到。还有辅导家庭作业的帮扶活动、教国际象棋的兴趣班,等等,内容很丰富。

当然,公共图书馆不仅属于儿童,成人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活动项目,譬如有交友班,大家定期来在一起社交;有与当地作家一起阅读其作品的阅读班,有编织毛衣的班,学习操作电脑的班,等等,资源很丰富,只要你想加以利用,都可以。图书馆里不仅有图书音像还有电脑和网络供人免费使用。

不仅图书馆,许多附属设施也可免费开放和外借。十多年前我刚移民过来,和几位朋友开了个免费的“中华文化学校”,最初教室是和一所中文补习班借的,第一期很顺利,第二期学生已经报满,还剩一周就开课,补习班突然表示“不借了”,当时一位热心人(第一期一位学员的家长)介绍我认识了列治文公共图书馆的义工、香港移民黄陈小萍女士,这位资深义工从中牵线,让我们得以在列治文和本拿比两座城市的两个公共图书馆借到教室(隔周换一个,因为别的活动也要借),最终有惊无险地完成了第二期的教学。值得一提的是黄陈小萍女士在那次帮忙后不久就在列治文选区当选了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至今仍然在任),还曾被任命为联邦退休事务部长。

公共图书馆还是孩子们为社会服务的理想起点。北美很重视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义工时长”是中学生评分、升学的重要参照数据,许多北美中学生的义工生涯,正是从社区图书馆开始的,如在周末辅导低年级学生功课、装饰布置图书馆,等等。孩子们做义工可以从小培养其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情操,做一个以奉献为快乐的人,而公共图书馆是非常适合的“义工起跑线”,因为孩子们喜欢这里,他们从小就在公共图书馆读书、游戏、参加 ,知道小弟弟小妹妹们喜欢和需要些什么,其次呢,这里是属于公众的,尤其是属于社区的,在这里当义工不但能学会怎样服务社会,怎样和人打交道,而且“接地气”。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图书馆并非一切都免费:一些课后班和讲座需要动用资源或聘请外来师资,就需要支付一些费用,如我儿子曾在社区图书馆参加制作小点心的课后班,就要支付工本费(成果是每次下课都带回来一大兜五花八门的自制小点心),我本人近来身体欠佳,就办了社区活动中心的健身年卡,可以在社区范围内多个制订活动中心参加任何健身活动,包括游泳、滑冰、球类、桑拿、健身房等,其中去的最频繁的是附近社区图书馆内的健身房(因为离家最近),这个健身房当然就不是免费的——虽然我的钱其实并非在图书馆、而是在社区游泳馆缴纳的。

猜你喜欢

借书加拿大图书
图图借书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借书
图图借书
加拿大看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