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民视角下的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调查分析
2018-11-06张武刚刘国勇
张武刚,刘国勇
(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0052)
1 资料来源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为深入了解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状况及意愿,本文分别选取新疆南北疆4县1市的农民为调查对象,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对策和建议[1]。
本文调查样本建立在全疆基础上,北疆调查昌吉市、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南疆调查和田县、洛浦县,访谈农户和问卷发放共计为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020份,回收率达到96.2%。
2 农户视角下的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获得农业知识的来源渠道分析
从表1农民对于农业知识来源的获取渠道看,通过邻居朋友传授农业知识的比重达到了28%,由农业部门获得农业知识的比重达到32%,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获得农业知识的有22%,而依靠网络方式获得农业知识的有6%。还有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农业知识的比重有8%,只有4%的农民是通过农业职业学校获得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
表1 农民获得农业知识主要来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获得农业知识的主要来源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对农业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全面系统,仍然依靠传统的邻居、朋友和农业部门的培训来获取农业知识,而农民主动参加或者是系统参加农业职业学校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获取农业知识的农民仅占4%,可见农民获取的农业知识大多是零星的、不系统的。
2.2 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的评价分析
从表2中农民对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的问题来看,农民认为职业教育培训实操训练内容比重较少达到了21%,而农民认为在培训内容缺乏创新达40%,农民认为职业教育培训的当前内容并不实用占到31%,还有8%的农民认为培训宣传国家政策内容少的问题。
表2 农民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主要问题缺乏顶层系统设计,培训内容不系统、对于新型农民遇到的问题没有针对性解决,仍然靠传统的农业技术人员不实地调查新型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仅靠主观经验传授理论知识是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获得知识的需求。由此可见,今后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前先做实地问题调查,打破传统的专业理论讲授,取而代之的是专家技术人员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发现问题,传授解决方法,结合宣讲当前党和国家的惠民好政策宣讲[2]。
2.3 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积极性的分析
从表3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看,农民认为自己不知道有农民职业培训的事情,导致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占到21%,农民认为培训会学到什么东西达22%,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培训没有合适的课程达到了26%,农民认为培训时间与农忙时间冲突导致没时间参加培训达20%,仍有农民认为培训专业性强与自身的理解、语言、基础太差不符导致不参加培训达11%。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顶层设计的重要性,目前没有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等媒介创造宣传培训氛围,培训计划和时间没有做好前期调查合理避免农忙时间,没有确保大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培训,11%的农民因国家通用语言基础差,理解差原因影响参加培训问题。
表3 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2.4 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授课方式选择的分析
从表4农民选择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授课方式的调查看,农民选择面对面传统的授课方式占30.4%,农民选择现场学习技术的创新授课方式达到了41.2%,还有农民选择电视、网络等媒体授课方式占到了20.15%,只有农民选择其他方式进行培训达8.25%。
表4 农民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授课方式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满堂灌”授课方式不再受到大多数农民欢迎,新型职业农民对“现场学习技术”和利用现代通信信息的电视、网络、新媒体授课方式期望很高。
本次调查来看,新疆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机会相对也比较少,而对于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何能够全面的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核心问题所在。破解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探索出一条适合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新模式,是当前地方政府和相关教育机构所必需关注和考虑的事情[3]。
3 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惠民工程。为落实好这一惠民政策,让更多农民自觉接受培训。要通过广播电视、散发宣传单、召开现场会、设立咨询服务电话、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重要性,宣传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调动了农民积极参加培训工作积极性。
3.2 丰富职业农民教育内容,加强农民职业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如何推动新疆农业职业教育面向农村,为此需要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解决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问题探索方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其行业和专业优势,大胆实践创新,教育培养立足于农业发展、立足于农民需求,开设农民想学的专业,培训内容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因地制宜,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忙时节分段安排课程,讲授与生产、管理、经营等关键环节相关知识。在实践和主动上门服务中,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了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值得推广学习借鉴。
3.3 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针对农户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从农户对培训内容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农民创业、风险支持、信息服务、劳动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扶持政策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资金保证;新增的农业补贴优先向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负责人、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倾斜,让职业农民享受到优惠政策支持。此外应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户的基本要求,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当地优势产业发展对农民职业培训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和创新。具体而言,为了培训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深入调查掌握农户对技能培训的需要,比如什么培训时间段更适合,可以提供什么培训内容,具体怎么开展培训等问题,制订出农户满意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以此不断提高农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4 强化管理,服务于民,多渠道创新培养方式
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农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建设作为首要条件,加大投资力度,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增加教学设备,完善教学手段。在培训教师选聘上,一定要选聘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家、技术人员作为培训兼职教师和辅导员。
创新培训方式,实践中推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主动“上门服务”,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中心,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新疆应借农业部将在培养计划中启动智慧农民云平台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建立自治区级多语种农业农村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项目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增强培训的多样性、科学性、能动性。
3.5 加强少数民族农民教育,培养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
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体系中起着模范和带头的重要作用,加强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必须重视对各地致富带着人的培训,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的培养。以一大批懂经营,擅管理,掌握先进农牧业生产技术的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带领广大农民朋友致富。
4 结语
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问题的解决,应当建立在对农民实际需求的调研基础之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真正的从农民需求变化中出发,寻求适合新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培养方式。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实现对农村农业发展的促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