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江自卖鱼》:鱼与隐士
2018-11-06陈文璟
南宋 李东《雪江卖鱼图》绢本 墨笔 23.6cm×25.2cm 故宫博物院藏
李东,南宋人,经常在京师御街卖画,工民间风俗画,是一位民间画家,《雪江卖鱼图》是其仅存作品。
《雪江卖鱼图》中,江天一色白茫茫,群山如练,暮色苍茫。渔人打鱼回来,挨着临水的草亭售卖新得的鱼,买鱼者的情态也表现得十分生动。画家笔墨极有韵味,用笔简洁,富有生活气息。
《图绘宝鉴》卷四对李东的评价是:“理宗时常于御街鬻其所画《村田乐》《常酣图》之类,仅可娱俗眼耳。”
《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俗,习也,凡相效谓之习,系水土之风气。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谓之俗。也就是说,俗不过是一种因上而下,随情欲而发的风气。”但这样解释显然是不符合《图绘宝鉴》的意思,它的意思只不过是说李东的画不上档次,只配给老百姓看看而已。不仅因为李东不是画院派,生卒年份不详,资料极少,只知道是个民间画家,经常在临安集市上卖画,更多理由就是他画的基本就是《村田乐》之类的画,这幅《雪江卖鱼图》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想必那些贵人们,比如蛐蛐宰相贾似道在《图绘宝鉴》的作者眼里是雅的,至少是贵人吧!贵人总喜欢新鲜的东西。比如南朝的富翁石崇,吃饭就吃饭,喝酒就喝酒,他来了个你不喝就砍美女的头,这个玩法想来是空前绝后了!不仅不雅,简直就是没人性,完全由欲望控制自己的理智和感情,成了衣冠禽兽的东西。
曹刿说:“食肉者鄙,未能远谋。”为什么《图绘宝鉴》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体现在艺术领域,也是如此。满眼的创新,满眼的诡异,为的不过是博他人一笑,多给几个赏钱,艺术家成了卖笑的,自甘堕落也就罢了,却偏偏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有的配保镖,有的请助理,有的做生意,真正做学问的反而被说成“士”,或者是“没有创新,保守”,乃至社会也开始这样认为,最终就是笑贫不笑娼,卖的价格高才代表你的艺术水平好。
吴镇的画一辈子卖不出好价钱,老婆跟着受穷,但他可以鄙视门庭若市的盛子昭,因为文化是一种精神操守,你得耐得住寂寞,才更能汲取她的滋养,永恒的名声往往就是落寞的。至于那些显赫的人,欲望竟是这样的大,见识却是那么的贱,古代法老想当木乃伊,现代的一些富翁也想当木乃伊,都想获得永生的存在。可孔子说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连后代都未必能保存,永生就更是虚幻的烟云了。当然,这些人怕不会明白圣人的教诲的,执迷不悟也是一种境界。
李东就明白,对艺术的追求一定是寂寞的,一定是冷清的,一定最终归结于“道”的体悟,所以他的《雪江卖鱼图》展现的就是冷清的。寂寞的,更重要的是平淡的追求。平淡中的坚守,才显出他对画道的认识无可动摇。而且,在集上卖画跟卖鱼有什么区别呢?我有明珠一颗,当然要卖给识货之人,留给自己手中,能有多大的意义呢?画画也是劳动,劳动成果换钱生活,不比那些所谓的雅士,其实是寄生虫更风雅吗?唐伯虎说:“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当然了,没有人能比唐才子有文化,画的意境高远,笔意自然而苍劲有力。不追求新奇而新奇自在其中。但如李东一样能坚持操守,不为世俗所影响,就已经很难得了。
画画的人都知道平中之奇最难得,却大多追求奇而忘记了平,舍弃了正常的伦理价值,而追求被人们追捧,为的不过是蝇头之利。而李东却坚守着那份平淡,就他日常所见的所感来创作,体现的哪里是物质世界的万象?实际是精神世界的纯洁啊!因为对于“道”的体悟,最终就是越简单越好,乃至于无字可述,无画可涂。所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追求新奇,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甘于平淡却很少人能坚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