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村”常照记游
2018-11-06鲍静静教师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田莘耕中学
◎鲍静静(教师)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田莘耕中学
结缘常照前,先邂逅的是大堰。
高山之上,洁净的村庄,堪称桃花源的现实版。只见一排排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扑面而来,其间竟有巴人(王任叔)故居。巴人民国时期曾在白马湖畔上虞春晖中学任教,鲁迅对其杂文有高度评价,1949年后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文化大革命”时受迫害,1972年病逝。生前卧床时光就是在大堰静度。村中潺潺河流上有一道堰,能蓄水、排水,自成风景,这该是大堰村庄得名的由来吧。
古村常照与大堰同属大堰镇,常照独具依山傍水的风景。
那个深秋的中午,我们漫步在村庄,当时遇见一棵千年古杏。金黄的落叶在树冠下的泥土里已经渐变为浅褐,显然我们辜负了一场炫丽磅礴的演出。民居、溪水、古树,常照适合美术学院学生前来写生,背靠青山,前有流水,它又何尝不是一块风水宝地?地灵人杰,这个村庄曾经出过怎样的伟人或名人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常照历史源远流长,村中汪氏为大姓。村庄各处有诸多约定俗成的称谓,如大石板、上排楼屋、银杏树脚、下长弄、大堂前、江家阊门、蒋家祠堂、后山等,形象地体现了村风的淳朴。这大堂前其实就是汪家祠堂,书名为爱敬堂。祠堂前的门楼依稀可见颇显年月的砖雕与木雕,门前铺着长约三四米、宽约一米的青砖。樵夫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这是金砖。”铺的明明是青砖,为啥叫金砖?这里有一个传说。汪氏先祖为避“安史之乱”,自徽州迁至此。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汪伦,便是大堰常照村汪氏的始祖。两年前初见大堰,非常惊奇为什么会看到粉墙、黑瓦、马头墙、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的徽派建筑,此时我算是释怀了。
据清同治三年《宗谱》记载,唐末战火纷飞,汪氏先祖曾是朝中高官,因得罪权臣而遭迫害,面临满门抄斩的危险,危急时刻先祖令子孙连夜出逃。临行前,他以十二生肖为纲,每个生肖都写了四字绝句一首,计十六个字,十二生肖共一百九十二字组成《汪氏家谱辈文》,让子孙们带走,并规定每家都得在家门前铺上一段青砖。汪家人凡见青砖铺地的阊门,如到自家,可说出汪家一百九十二字的辈文证明身份后,让主人款待自己这位手足。“青”与“金”谐音,希望子孙孝悌忠信、行善积德、克勤克俭,享金砖铺地的福祉。徽州汪氏裔孙分迁奉化及浙南,其中廿二代汪文吉羡慕此地山深林密、水丰土肥,迁入连山镇亭山下择地安家,他便是该村汪氏第一代。连山镇就是大堰镇。至北宋崇宁第四世汪藻中进士,授尚书郎、翰林学士,封新安开国侯。南宋绍兴三年,登基不久的宋高宗赵构闻奏御赐“江南第一村”牌匾,汪氏子孙遂将村名改称“常诏”,以示不忘浩荡皇恩。后又将“常诏”改为“常照”,预示着天伦眷爱在这个小村更重要。
徽州文化呈现渔樵耕读、琴棋书画,讲究官、贾、儒并行。这里是宋代进士汪藻、明代尚书王钫和近代文学理论家巴人(王任叔)的故乡,现在“江南第一村”常照又是园林村、小康村,走的是洁美环境的生态之路,村民普遍恪守礼制,温文尔雅。作为汪氏子民,真的薪火相传了祖先的衣钵。
村子中间,是常照人引以为豪的古树群。古树群由7株近千年树龄的红豆杉组成,还有一棵华东地区最大的300年树龄的白玉兰,这些树依旧枝叶茂盛,树冠直入云天。红豆杉常被用于圣诞花环,白玉兰多在元旦或春节时节开放。
村东南有福星桥,又名五洞桥,是宁波市十大名桥之一,系五孔石拱桥,全长百米,宽六米多,高约十四米,似彩虹出世,气势恢宏。桥边青山绵延,公路蜿蜒,房屋错落,冈峦起伏。此桥建于清代末,曾是宁波至绍兴、天台的要道。早先在江中多次垒石为墩,铺板作桥,但往往被洪水冲毁。1891年,从普陀山来了个净修和尚,声言在梦中受观音大士指引,专程到这儿来建造桥梁,他发动村人并多方募捐,集资兴建,前后花了七个年头才落成。桥的边孔匾上分别刻着“安澜”“永庆”“砥柱”“常新”八字。福星桥位于常照村边,桥名和村名连在一起即是一句吉言。
深秋正午,福星桥畔江堤岸满眼是弥漫着水汽的芦苇,颇有《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佳人,在水一方”的意境。进村宜挂对联:“日出常照光洒千峰万壑;身栖连山心系四海五湖。”过去人们把大堰称为连山。离开村子可示对联:“水奔东海永铭福星桥;人赴异乡毋忘石头岭。”石头岭即村前古道,古道对面为葛岙、方门,可赴大海。两副对联道尽每一个流连常照的游子的心声。横批呢?请猜奉化地名:烛照千年的光,摇曳于宁波的香格里拉。大堰常照。恭喜您,答对了。
【边边插嘴】
这是一篇有文化的游记,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娓娓叙说在“江南第一村”常照的所见所感,中间追述它的历史渊源,铺陈出一个小山村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轨迹,让人印象深刻,尽显“浙里的故事”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