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生物与古人类

2018-11-06

科学中国人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家蚕古人类中国科学院

新发现中国黄土高原212万年以来的上陈旧石器遗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员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研究员等科学家,在历经13年(2004—2017年)的调查研究之后,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一处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并且将目前所见的旧石器赋存的最老地层年代测定为距今约2.12Ma,研究进展发表于Nature。这一结果将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再次向前推进了约50万年,从而使上陈旧石器遗址成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类遗迹点之一。这一年龄比目前公认的西亚格鲁吉亚德玛尼斯旧石器遗址年代(距今1.85Ma)还早27万年。

中国陕西省蓝田县上陈旧石器遗址黄土—古土壤剖面景观(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蓝田上陈旧石器遗址最老石器层位(S27~L28,距今大约2.00~2.12百万年)部分石器与化石。(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宁夏恐龙化石新发现挑战传统蜥脚类恐龙演化观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团队报告了一种来自中国中侏罗世早期(1.74亿年前)的梁龙类新属种——神奇灵武龙(Lingwulong shenqi),这一发现挑战了关于梁龙类恐龙和其他新蜥脚类恐龙的起源和扩散的传统观点,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梁龙类恐龙曾广泛分布在包括东亚在内的盘古大陆上,东亚在中晚侏罗世的动物群也许没有我们认为的那样独特,过去的认知很可能是由于化石采样的影响(即由于地质和人为因素,导致基于采集到的化石推测的生物群面貌和地质历史时期真实的生物群面貌出现差异)。

湖南中泥盆世地层发现新型原始鳞木类石松植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研究员等组成的工作团队在湖南长沙地区开展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研究工作时,在该区域中泥盆世跳马涧组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原始鳞木类石松,研究论文发表于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该植物茎干纤细,叶基呈椭圆形。叶片向近轴侧卷曲并分叉成3个裂片,有一个小的尖端向下;中间的裂片最长,3个裂片紧密平行排列,裂片基部具有一个细小的突起。孢子叶并未聚成孢子叶球,孢子囊呈椭圆形,见纵向开裂线,以垫片着生于孢子叶近轴侧。该植物被定名为傅氏跳马石松(Tiaomaphyton fui),属名的建立来自植物的产地跳马镇。

气候变暖对历史植被影响方面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宇飞研究组与英国爱丁堡植物园Stephen Blackmore教授团队合作,针对新仙女木事件对我国西南低纬地带植被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该研究表明,未来的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冰川消融可能通过改变水热组合的方式,触发横断山区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导致对温度敏感的植物类群发生不同程度的海拔位移。该成果为全球变暖情景下我国西南地区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新的研究案例。该研究成果是中英双方近年来在横断山地区第四纪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之一。

东亚家牛有三个不同的血统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雨教授团队、雷初朝教授团队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在黄牛分类和遗传适应性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全世界家牛至少可以分为五个明显不同的类群,即为欧洲普通牛、欧亚普通牛、东亚普通牛、中国南方瘤牛和印度瘤牛,其五类父系祖先被对应命名为Y1、Y2a、Y2b、Y3a与Y3b。中国黄牛地方品种来源于其中的三个血统,分别为约4000年前就到达中国北方地区,目前以纯系仅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存在的东亚普通牛;可能在1000年前进入中国北方,以蒙古牛和哈萨克牛为代表的欧亚普通牛;以及与印度瘤牛早在四万年前就分离,具体来源和传播历史未知的中国南方瘤牛。

世界黄牛重新分类(图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南方瘤牛与印度瘤牛的群体大小和分歧历史重构(图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庆阳大唇犀化石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课题组根据产自甘肃庆阳的一件关联寰椎的成年头骨和一件成年下颌骨建立了大唇犀属的一个新种——桑氏大唇犀(Chilotherium licenti sp. nov.),并系统地讨论了大唇犀化石的分类和演化,相关成果发表于Vertebrata PalAsiatica。大唇犀类的祖先类型可能在中中新世生活于南亚的西瓦立克,然后迁徙到中国、中东和欧洲。晚中新世早期,无角犀族的大唇犀属开始出现,随后个体数量极度攀升,成为当时动物群中的优势类群,在中国不仅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在青藏高原也发现其踪影。随着中新世的结束,中国的犀科动物从兴盛走向衰退。

加拿大西部三叠纪菊石多样性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季承博士与瑞士合作者基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中三叠纪菊石类新材料,以种群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学研究发现,在安尼期中—晚期该地区(古中纬度区)菊石多样性高于此前认识,研究论文发表于Papers in Palaeontology。在此地区首次识别出此前仅在美国内华达(古低纬度区)同期地层出现的6个属种,并建立1个新属和2个新种;基于单元组合法(Unitary Association),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建立了3个可与内华达进行精细生物地层对比的新菊石带。不同纬度地区菊石的演化速率的差异并不是造成其多样性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

家蚕驯化和改良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态研究所詹帅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文研究员、江苏科技大学徐安英研究员等合作,发表“从野蚕到家蚕的进化之路”于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该研究从中国、欧洲、日本和印度收集了137种不同品种的家蚕进行分析,确定家蚕是在5000年前从中国野桑蚕祖先单一驯化而来,驯化后三眠品系是最先分化的一个组,然后家蚕在连接中国、南亚和欧洲的古丝绸之路沿路上曾出现过几次扩散,并随后在中国和日本形成了特有的优良品种。该研究为家蚕育种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数据资源和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家蚕古人类中国科学院
枕上千秋
我国科学家首次构建家蚕全基因组编辑筛选平台
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类都是谁
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建院之初的角色与困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量子力学催生第三次产业变革
山东省青州市南王孔发现古人类栖居洞穴遗址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及防治
与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3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