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苏仙岭上问倒地委书记

2018-11-05雷克昌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9期
关键词:郴州首词毛泽东

雷克昌

湖南郴州市东郊有座苏仙岭,因其秀美的风光和传说中的神仙苏耽的故事而闻名中外,自古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誉。岭上有一座“三绝碑”,笔者曾在《文史博览》2017年第9期刊文讲述过它的故事。如今三绝碑闻名于世,然而少有人知的是,“三绝碑”的出名与受到保护,还与毛泽东有着莫大的关系。

1960年3月,毛泽东到南方视察,接见了时任郴州地委书记的陈洪新。会谈中,毛泽东提到:郴州我曾经去过的。宋朝有个词人叫秦少游(秦观,字少游,学者称其淮海居士——编注),此人很不得志,被削官贬职至郴州时,触景生情,写了首《踏莎行·郴州旅舍》,抒发他孤独和无可倾诉的苦闷心情。并问陈洪新那块“三绝碑”现在还在不在,晓不晓得是哪三绝。

陈洪新对此并不知情,不知从何答起,只好说:“主席,这,这,‘三绝碑我不大清楚……”毛泽东见陈洪新面有难色,就和蔼地解释说:这首词是秦少游的代表作之一,苏东坡很喜欢,把它写在扇面上,时时吟诵。秦少游死后,苏东坡倍感痛惜,为这首词写下跋语:“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著名书法家米芾(字元章)把秦词苏跋写了下来。后人在苏仙岭立碑,把它们刻在石碑上,这淮海词东坡跋元章书,被号称为三绝。这就是今人所看到的“三绝碑”。毛泽东指示:祖宗留下来好的东西,我们要保护好, 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

接着,毛泽东就操着浓厚的湘潭口音,绘声绘色地吟诵起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主席渊博的知识和非凡的记忆力,倾倒了所有在场的人。

陈洪新牢记毛泽东的话,向地委负责同志通报了毛泽东问到“三绝碑”之事,不无内疚地说:“主席问我‘三绝碑,我真是一问三不知,被问得出了一身冷汗。”

其后,陈洪新专程到郴州师专请教古汉语教授单泽周,把原委细数说来,并自责地说:“作为一个在任的地区父母官,对当地的‘三绝碑却一无所知,实在抱愧啊!”

单泽周把“三绝碑”的来龙去脉以及现状向陈洪新一一道出。

随后,陈洪新在单泽周陪同下,率地委一班人前往苏仙岭,拾级而上,果然在一处岩洞旁的一块长满苔藓,被枯藤荆棘覆盖的石壁上找到了“三绝碑”。虽然被风雨侵蚀,斑驳的字迹仍依稀可认。陈洪新見状,激动地说:“这是我们郴州的瑰宝,不能再让它荒芜下去了,要马上组织人整理开发! ”

恰在这时,湖南宜章籍的中宣部原副部长张际春回宜章探亲,路过郴州,也与郴州地委一道研讨了开发苏仙岭风景区,修复整理“三绝碑”的事宜。最后决定由陈洪新牵头,成立“郴州地区文物保管委员会”。不久,省里作了批示,并拨专款两万元修一条公路,建一座护碑亭,树一块碑,重拓了原迹。

历经沧桑的“三绝碑”,由于毛泽东的过问,重新名扬于世,成为苏仙岭上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

猜你喜欢

郴州首词毛泽东
有个叫郴州的地方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神回复
1949,毛泽东点将
宋高宗的眼力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郴州市宝石产业发展思考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郴州质监:严把电网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