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

2018-11-05吴智超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性能

吴智超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运用,企业信息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也有很多问题出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不佳、应用系统过于复杂、操作苦难、稳定性不良等等,这些问题都给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技术则可以很好的检测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为此本文对该技术及其应用做出了简要的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系统 性能 测试技术应用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变得高度发达,随之产生的是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构造变得更加复杂,互联网、数据库、中间件、伺服器、应用服务器等,这些模块组成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效果不佳,体验差,无法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而随着计算机应用系统使用用户的操作行为多样,用户数量增加,系统的性能也难以保障,成为了用户关注的问题。要想控制并提高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就必须要加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了解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运行状况与出现的问题。因此下文将对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的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2 计算机性能的概念

性能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是一种指标,指的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对请求的及时性的符合程度。计算机应用系统极为负责,由多个部分组成,涉及到了不同的关联人员。而对于性能的概念,这些不同关联人员从事的工作不同,其理解也有所不同。用户对性能的理解是操作中的响应速度,运维人员关注的不仅是响应速度,同时还包括系统的状态,而开发人员除了上述的内容外,还要关注代码、数据库、系统构架等。

3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的应用

3.1 构建性能结构模型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业务情况、运行环境与用户的使用情况等,总结来说,系统的性能指标需要从系统角度与业务角度两个方面来考虑与衡量。可以将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西鞥呢指标进行结合,从而构建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结构模型,清晰直观的表现出环境因素、业务因素与用户因素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指标的影响。

3.1.1 系统性能指标

在性能结构模型中,可以清除的了解到,系统的性能指标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即响应时间、并发接入能力、系统处理能力、资源利用率、网络吞吐量与并发用户数量,这六个构成部分也是衡量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的具体指标。

(1)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指的是用户从客户端发出请求开始计算,到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被客户端接受为结束,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就是响应时间。在对对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进行测试时,计算的是测试环境中,从压力发起端到服务器端将处理结果返回时所花费的时间,该时间一般以秒或者毫秒进行计算,速度极快。

(2)并发接入能力。并发接入能力指的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同时接入连接用户的最大数量,最大数量的多少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并发接入能力的数据体现。一般情况下,在用户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用户在接入计算机应用系统后,都会进行实时的操作,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在接入计算机应用系统后,会暂时不进行任何操作,对于这类用户,被测试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会为其提供额外的并发接入能力。并发接入能力的数据体现是最大用户数量,这个数据是出计算机应用系统对多个同时进行连接用户的请求与访问做出控制与跟踪能力的体现,该数据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可以支撑的最大信息数量。

(3)系统处理能力。系统处理能力指的是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对于系统处理能力一般使用TPS(即系统每秒处理的交易数量)与HPS(即每秒点击的次数)作为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使用TPS作为评价系统处理能力的标准,该标准中的交易数量是决定系统处理能力的指标,对于交易二字,通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用户进行交易业务的过程,通常被称为业务交易过程;二是指发出交易申请到系统给予响应的过程,通常被称为业务交易过程的步骤。这两个方面都可以评价出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系统处理能力。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必须说明前提条件,明确TPS属于哪个方面,另外要TPS的数据要与系统交易日志保持一致,从而使得统计更加方便。

(4)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指的是计算机应用系统资源在操作过程中的使用程度,即系统资源的实际使用量与系统资源总量的比值。该系统资源包括:网络、数据库、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方面,如,CPU利用率、网络带宽利用率、数据库利用率等。资源利用率一般情况下通过操作系统与数据库中的性能计数器显示出来的数据进行统计。

(5)网络吞吐量。网络吞吐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网络的数据数量,一般情况下,进行测试时,是以网络为发生故障为前提进行的。网络吞吐量的数据是对网络设备进行衡量的标准,若该数据与网络设备的最大传输能力十分接近时,则认为网络设备已经无法满足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需求,需要对此进行升级换代。

(6)并发用户数量。并发接入用户数量指的是同时接入系统并进行操作的用户数量,其与并发记入能力有着相似之處,但二者并不相同。

上述的六个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之处,是对计算机应用系统不同方面的体现,六个部分的指标进行整理,可以全面的体现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

3.1.2 影响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的因素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会受到业务因素、用户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影响,当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发生改变时,则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会体现出性能的不同。如,服务器中CPU的个数发生变化时,在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后,得到的并发用户数量与系统处理能力的数据也会有所不同。

(1)业务因素。一般情况下,业务因素包括:交易类型、交易数据量、并发用户数量等。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交易类型、交易数据量与并发用户数量会有所改变,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也会有所不同。

(2)用户因素。用户因素指的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使用用户的个人习惯、操作习惯、操作时间、操作频率等,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使得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也会有所改变。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通常包括:网络环境、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等,硬件、软件、网络的版本、配置、类型,三者的安装方式、参数设置与连接方式都会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3.2 构建性能测试模型

构建性能测试模型可以为测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指导作用,该模型将以时问顺序为标准,将进行的性能测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测试调研阶段、测试准备阶段、测试执行阶段、测试报告阶段和测试总结阶段。

3.2.1 测试调研阶段

测试调研阶段首先要根据测试任务的不同进行具体的判断,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人员建立起性能测试的实施队伍,其中涉及到的人员有:业务人员、主机工程师、性能测试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等,设计到的人员众多。因此在进行测试前,一定要清楚的了解本次测试的任务,从而选择出需要的人员。然后,根据用户信息、系统安全、业务情况等多个内容进行需求调研并分析,从而确定出本次测试的目的与范围,并选择出最合适的测试操作业务。最后,在上述的基础上,制定出测试计划,从而对测试的各个环节与总体的时问进行评估与约束。

3.2.2 测试准备阶段

在测试准备阶段的过程中,第一点要进行方案设计,首先要确定测试的目的与范围,从而使测试更有针对性,所得出的数据与指标也更加准确。其次根据己知信息、测试目的与范围设计出最合理的测试模型,并在模型中对交易占比、交易路径、交易名称等做出详细的说明。再次根据上述信息制定出内容清晰、描述完整的测试策略,如混合场景测试、单交易基准测试、稳定性测试等。最后明确测试环境的需求,从而准备最合适的机器、设备与软件配置等。第二点开发测试脚本,测试脚本在测试过程中,是对用户实际进行业务操作的一种程序化体现,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会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脚本的开发:使用编写、录制等方法,完成测试脚本的代码生成工作,根据具体的需求在代码生成的过程中插入事务,将其最为计算机应用系统测试过程中的计量单位;以测试需求为标准,进行参数化设置;设定检查点,以在测试的过程中根据检查点中的报告内容确定进行的测试业务交易是否正常运行;第三点准备测试环境,这也是测试准备阶段中最后的一项内容,测试环境的准备工作包括了操作系统、网络环境、测试工具、硬件资源等,该测试环境的准备工作是以用户实际的生产环境为标准的。因此,在测试环境准备完成后,要对测试环境进行检测,将其与用户的实际生产环境进行对比,尽可能减少二者之问的差异,以使测试出的数据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生产环境。

3.2.3 测试执行阶段

该阶段是对案例进行测试,以此获得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数据及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测试执行的过程中,启动监控程序,在测试执行阶段完成后,收集监控程序中的数据。

3.2.4 测试报告阶段

该阶段是将测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数据、指标与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概括与总结。测试报告中,需要清除的描述出本次进行的测试目的、范围、特点、技术等。

3.2.5 测试总结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对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测试技术进行总结,并对测试过程中的重要资料与数据进行归档整理。包括了测试活动、测试系统的情况、测试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几个方而。

4 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印象,这些因素复杂多样,若想找到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性能不佳或者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进行性能测试,根据性能测试的结果与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详细情况。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测试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掌握与其相关的多方而知识。本文提出的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参考价值,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需要工作人员积累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参考文献

[1]姜亮.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 (07):10-12.

[2]陈瑞瑞.企業计算机应用系统可靠性测试技术研究[J].电脑迷,2017 (05):17+93.

[3]王智宇,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测试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 (21): 36.

[4]李丽娜,浅析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可靠性测试技术[J].电脑迷,2016 (07):19.

[5]孟祥鑫,浅析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技术[J].无线互联科技,2015 (11):104+110.

[6]吕麦丝,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可靠性测试技术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 (22):198+200.

猜你喜欢

性能
复合型SBS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CoN-I高模量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
保暖袜透湿性能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提供将近80 Gbps的带宽性能 DisplayPort 2.0正式发布
20MnMoNb抗HIC性能及焊接接头抗SSCC性能的研究
纯电动汽车性能仿真
PP—g—GMA的制备及其增容PP/PA6共混物的性能
Al-Se双元置换的基于LGPS的thio-LISICON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580 MPa 级热轧高扩孔钢的组织与性能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