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科技合作与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2018-11-05马建龙

对外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

[摘 要]国家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于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水平,产业及企业生存和竞争的活力又在于是否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国际科技合作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科技合作活动绩效,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在于国际科技合作效能的提高。基于对国际科技合作与自主创新的含义及关系的描述,分析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现状及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自主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科技合作;自主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5-0064-04

Abstract: In the modern era,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lies in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The vitality of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in surviving and competing lies in whether they have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and roles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ctivities and cultivating the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all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Reviewing past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ctivities, there is undeniably a number of strategic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such as more emphasis on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the scope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the scale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nd less emphasis on the cost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the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nd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ath

[作者簡介]马建龙(1989-),男,汉族,甘肃白银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科技之间的竞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创新进行了新的驱动部署,提出我们国家要从全球视野推动创新,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引进和吸收世界各地的创新成果,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因此,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快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开放型、复合型与前沿型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成为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一、国际科技合作与自主创新的含义及关系

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层次,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概念做了界定。英国学者Luke Georghiou将国际科技合作定义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大学、企业之间进行的学术交流、合作研发、交换研究成果,或者参与其他国家大型科技计划,在不同国家实验室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合作国家之间建立研究实验室,资助世界各国科研活动,向有需要的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或设施,国际援助,国际合作开发,国际技术转让,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机构等。

国内学者李艳华等认为国际科技合作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的法人或自然人按照所签订的协议在制定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的相互配合与协作。赵振江则认为国际科技合作是指不同国家的法律主体之间,就两个或多个国家的技术研究和科技开发形成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关系。除此之外,陈传夫、杨林村、吴声功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国际科技合作进行了详细界定。

国内对自主创新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浙江大学的陈劲教授(1994),对自主创新给出相应的定义:只有通过研究与开发才能掌握技术的本质,认为研究开发中的学习是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学习模式。除此之外,谢燮正、杨德林、周寄中、刘凤朝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主创新进行研究并给出详细的界定。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对于科学技术及管理的信息、知识和经验的传播,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和成效。虽然专有或专利技术的传播与转移,并不意味着能直接带来自主创新的提升,但它可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技术短板”和“技术瓶颈”问题,从而迅速替代或改进落后的现有生产技术,缩小了同先进技术的级差,为进一步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研发、改进与创新,提供了一种可能。特别是作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一种方式,跨国跨地区合作设计研究开发机构对于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自主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科研智力资源、数据及最新研究思路,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效率。尽快实现从智力资源大国向在多数重要学科占据领先地位的科技创新大国的转变。利用科技外交,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精选有战略性价值的前沿性基础研究领域,以我为主地创新发展新兴战略性技术和产业。

二、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现状

1.我国R&D;投入持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56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见表1)。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年缩小。2016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达77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为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一系列鼓励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政策取得良好效果。

2.国际科技合作形式多样化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已从过去相互考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展览会、在华举办展览会和技术座谈会等方式发展为合作研究、联合设计、联合调查、合办试验室和研究所、派学者到国外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开发、请专家来华作技术咨询和可行性研究、科技人员受聘出国工作等。

在多边和区域框架下,我国有针对性地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又出现了在华或出国合资开办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成立高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共同出资设立高技术产业合作专项资金、举办出口科技产品展览会、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建立科研和教学基地或回国创业等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方式。

3.国际科技合作日益频繁

由于近年来中国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加,发达国家政府认识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地位,相继出资与我国联合支持优先领域的合作研究(见表2),开创了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局面。据统计,这些对华科技合作专项资金总额每年约合数亿元人民币。

三、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存在问题

1.国际科技合作与自主创新缺乏协调性

目前,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鲜明特点。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尤其是地方国际科技合作大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作用不大。与此同时,多年来过多的技术引进而忽视后续的吸收—消化—再创新,使得很多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凸显了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2.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促进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开展国际科技、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之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一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近年来我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达3万多项,而每年受理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只有1万多件,其余的成果没有取得专利保护,这些技术一旦公开,就意味着白白流失;还有发明人只是申请中国专利,而不申请其他国家和地区专利,也导致专利大量流失。就企业而言,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知识产权竞争环境日益严峻。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缺乏。知识产权需要国家政府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予以保护,但是,由于我国知识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三是知识产权人才缺乏。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才不多。企业一旦牵连到知识产权争端,要么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要么需要支付高额费用聘请外部人员应诉。

3.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提高

目前国有企业在资产规模、经济规模和增长率等方面均优于民营企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和企业性质在创新活动上存在一定的冲突,国有企业在企业创新中的地位并不突出。私营企業研发活动发展较快,研发效率较高。私营企业在中国经济转型阶段技术创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其在整个企业创新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依靠行政力量在众多领域形成垄断,行业开放和竞争环境的缺乏使得国有及控股企业缺乏研发和创新动力,同时严重限制了私营企业的发展空间。

四、构建基于自主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的路径

1.通过制定实施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兼具的政策措施,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服务于自主创新战略

结合国际科技合作实践,建立国际科技合作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层面与组织支撑层面,社会中介服务层面与物质基础层面的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基础系统。客观上,这个支撑体系的内部各个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构件,其本身也包含着不同的要素构成,上述各子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协调高效运转,对国际科技合作方向、目标、重点、过程与成效形成了有力的保障(如图1所示)。因此,国际科技合作支撑体系的建设应以此架构为基础,结合各利益相关方的实际,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实现动态调整和持续完善。

2.建立具有自主创新战略意义的知识产权体系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时,要积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基于公约惯例、法律法规等多维度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保障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成果,从而促进国际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为此可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角度开展相关工作。

3.形成服务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支撑体系

国际科技合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而自主创新更是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培育。结合国际科技合作实践,地方性的国际科技合作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围绕国际科技合作的信息、中介服务、人才和金融四个要素来建立。

[参考文献]

[1]Georghiou L.Issues in the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olicy. Evaluation[J].1998,4(1):31-57.

[2]杨林村.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的知识产权问题[J]. 科技与法律,2000(2):74-76.

[3]吴声功.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毕克新,李婉红.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与对策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2.

[5]杨小林.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的突破与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16-20.

[6]罗佳,石践.浅谈国际贸易中我国所遇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知识经济,2011(17):126.

[7]栾绍香.论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8, 20(10):322-323.

[8]李盛竹.国际科技合作与自主创新战略研究——以重庆为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郭丽春 梁宏伟)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发展下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产业升级研究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