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善良

2018-11-05李炜瑜郑红英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仁爱小女孩礼物

李炜瑜 郑红英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用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小女孩的故事。这是一个颂扬善良、仁爱的故事。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发现大部分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金吉娅言行及内心的深入挖掘上,而忽视了金吉娅的母亲——也是文章的作者的情感变化。换言之,就是忽视了金吉娅的母亲对她的深刻影响。其实,金吉娅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以关爱,是跟她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分不开的。

细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文中明确表达出自己的家庭教育观——爱。文章开头,作者谈到自己家庭并不宽裕,但她为了让孩子们在圣诞节“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还是拿出一百美元分给了五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的钱虽然不多,但他们能充分感受到母亲的爱。家长在尽最大的力量给予家人关爱和幸福,这种爱是具有潜移默化功能的。相信作者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像他们的母亲一样竭尽所能地爱家人。

不只如此,作者对爱的教育还有更高要求。她在把一百美元平均分给五个孩子后,提醒他们“每个人至少要准备四份礼物”。为什么这么做呢?很明显,她是想让孩子们通过互赠礼物来表达对家人的关爱,是让每个孩子在得到家人的爱的同时,也学会关爱家人,也就是让他们学会分享,学会互爱。“至少四份”说明每个孩子必须给除自己以外的其他每个兄弟姐妹准备一份礼物,还可以考虑给父母送一份,但这一点不是硬性要求,这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求回报,是无私的。

事情并非到此为止。作者并不是分给每个孩子二十美元以后就放任自流了,而是亲自带领孩子们去商场挑选礼物,亲自督促他们去落实,可见这是一位负责任的家长。此举对孩子又是一次无声的教育——言出必行,要讲诚信。回家途中,作者发现小女儿金吉娅没有按要求给家人买像样的礼物,买的只是“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之后,很生气,怀疑金吉娅太自私,把大部分钱留下给自己用,而只用极少的钱给家人买礼物。回家后,她立即叫来金吉娅询问缘由。当了解到金吉娅用20美元中的大部分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满足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的圣诞愿望后,她没有责怪金吉娅,反而“紧紧拥抱着金吉娅”。此时此刻,她心中充满了激动、自豪和愧疚。她为金吉娅如此善良而激动,为金吉娅有一颗仁爱之心而骄傲,为自己错怪孩子而愧疚。这个无声的拥抱,把一个母亲的教育成功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对比作者教育孩子的观念,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就会发现许多问题。

首先,逢年过节我们也会给孩子零花钱,但从来没有明确地给孩子提出过要求。我们一般会告诉孩子,这钱是你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家长没有提醒孩子与家人分享这些钱。孩子呢,拿到比平时多出几倍的钱早已兴奋得忘乎所以了。用不了多长时间,钱就会被烟花之类的物品消耗掉。他们得到了什么?除了短暂的感官享受之外,诸如理财、分享、关爱等品质,一點儿也没有得到。

其次,如果孩子像金吉娅一样拿出大部分的钱去帮助一个陌生人,不少家长大概不会像《给予树》的作者一样“紧紧拥抱”孩子,更不会赞扬孩子把“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及“一个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容”当作最好的礼物送给了家人,而会认为孩子傻。受此影响,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时,孩子就不想、也不敢与他人分享了。

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开出什么样的花。当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文明、善良、仁爱、诚信的种子时,我们会收获一个健康、善良的孩子。

(作者单位:襄阳市南漳县卞和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仁爱小女孩礼物
爱掐人的小女孩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爱的礼物
礼物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智勇仁爱无所私的梁将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