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陆空天,珠海航展亮点抢先看

2018-11-05刘扬

环球时报 2018-11-05
关键词:珠海航展航展展馆

本报赴珠海特派记者 刘扬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珠海航展)6日将在珠海拉开帷幕。作为中国最有分量的航空、航天、陆战装备的集中展示平台,珠海航展即将展出的一系列明星产品,牵动着关注中国国防与军工领域进步的国人的心。这届航展将会有哪些爆款装备亮相?《环球时报》记者4日用脚步和眼睛大体浏览了一遍航展的各大展馆,从海陆空天的“全域作战”维度提前感受了一下本届航展的热辣程度。

空中装备看得人心花怒放

空中主战装备的静态展示和动态表演一向是珠海航展最大的亮点,本届也不例外。《环球时报》记者4日刚抵达珠海金湾机场,就快马加鞭赶到邻近的航展主展馆。

室外展区的核心区域是中国空军参展的看家利器。其中运-20、轰-6K、空警-500三个大家伙最为引人瞩目,不过不少机型的关键部位当天仍被蒙布罩着。比如空警-500预警机的机头就被罩得严严实实,歼-10B的发动机喷口也没法看到“庐山真面目”。

要说本次航展战机的最大明星,一定是国产第四代隐形战机歼-20。近日中国空军表示,歼-20将以新涂装新编队新姿态亮相航展。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歼-20曾以双机编队的方式首次公开亮相,相信经过两年的性能提升与服役使用,歼-20战机编队将展现出更加强大的战力。4日当天,记者在现场没有等到心心念念的歼-20,不过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用撕裂长空的战机轰鸣向大家宣告,航展的大幕即将拉开。

说到空战装备,防空雷达、地空导弹也是不可或缺的空防神器。在空军装备展区,记者看到曾因出口土耳其风波而蜚声海外的“红旗-9”防空导弹的最新改型“红旗-9B”。随着国际上四代机的装备与服役,如何防范隐形战机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话题。在一排排发射筒竖起的地空导弹旁边,记者看到一款外形熟悉的反隐形雷达——609情报雷达。根据现场的文字介绍,该雷达主要担负空中目标尤其是隐形飞机的远程预警,兼顾战术弹道导弹和临近空间目标的探测任务,具有多功能、大威力、高机动和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看罢室外展台转入室内,航空航天馆最核心的区域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台。在那里用飞机模型的方式组成了中国空中力量的全家福。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中国两型四代隐形战机:歼-20与“鹘鹰”的模型,此外还有运-20、AG600等机型的集中展示。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台上正在播放的航空工业宣传片中既可以看到四代有人机的身影,也可以看到无人机编队的组合,还有空中力量与海上编队、地面部队之间的协同,完美诠释了航空工业面对未来作战概念、作战体系、作战环境、作战对手“以智制胜”打造先进航空作战平台的技术成果,体现出对前沿作战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水上无人装备成新亮点

本届航展上还出现了一个新亮点:水上无人装备成为参展的全新组成部分。记者在中船重工室外展台上看到一个舰载直升机的壳体模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为舰上人员提供消防训练的装备。在旁边还有一艘部分蒙着罩布的无人船,不过具体性能暂时没有对外披露。

除了中船重工这样的造船巨头,记者还看到多家民营企业也推出了不少先进的水上装备。云洲公司展出L80浅吃水警戒巡逻无人艇。该艇可采用全自主、半自主、远程手动遥控、人工驾驶等多种操作方式。云洲研发中心通信技术总监周健在展馆现场对记者表示,该无人艇最大的亮点是不仅可以完成单艇任务,同时可以组成小型、大型、超大型的无人船编队,甚至能与有人舰艇组成编队。

专家认为,这为未来海上作战提供一种立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国外在航空领域有用无人机组成的“忠诚僚机”方案,无人艇也将有类似方案。无人艇不必考虑人的舒适性等要求,可以搭载更多的燃料、更多的载荷,发挥更高的效率。在未来海空潜全域作战的模式中,无人艇乃至更大型的无人舰有着重要地位。▲

“误入”陆战装备“军火库”

随着坦克、战车、火炮等陆战装备的加入,珠海航展的定位从航空航天装备展升级为中国乃至在亚太地区都分量十足的防务装备展。《环球时报》记者4日走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展馆时,仿佛步入了陆战装备的“军火库”。

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多型整齐排列的外销型坦克,其中包括已经外销到东南亚国家的VT-4,还有新型VT-5。这些坦克巨大的炮塔、车身带给人强烈的震撼感,让记者对“陆战之王”有了一个全新的感性认识。在主战坦克旁边,是一款底盘非常强壮的履带式步兵战车,明显要比一般的步兵战车更加“魁梧”。据专家介绍,它采用了VT-5 主战坦克的底盘,具备接近坦克级别的防护能力,这样的步兵战车坦克化也代表着陆战装备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除了沙漠迷彩的陆军涂装,一款海军涂装的两栖战车也引起记者的关注。仔细一看,原来是被国外媒体称为“全球水上速度最快”的VN16型两栖装甲突击车。

在展馆的另一侧集中展示了火力压制体系的系统解决方案:将射程达到290公里的多管远程火箭炮、射程在几十公里的车载榴弹炮、射程数公里的车载迫击炮综合在一起,形成打击范围覆盖0.5公里-300公里之间的综合火力压制体系。▲

航天全新型号 集中发力

如果说本届航展的航空装备体现出“全”,那航天装备体现的就是“新”。《环球时报》记者在展馆现场目不暇接: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重型运载火箭、空间站核心舱、嫦娥四号探测器与鹊桥中继星均为首次对外公开展出。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台,记者看到新一代载人火箭的缩比模型,该火箭将为探月等任务提供全新的运载能力。在它的旁边是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缩比版本。据航天科技集团专家介绍,这种新飞船是面向我国载人航天未来发展而论证研制的天地往返载人航天飞行器,飞船采用的是“返回舱+推进舱”的两舱构型,依托现有载人飞船的相关技术,采用结构、液控、人机交互、可重复使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既可以适应近地轨道飞行,也可以适应载人月球探测等多种任务的需求。

中国已经进入空间站时代,作为空间站最关键舱段的核心舱工艺验证舱也在航展现场展出。在空间站运作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装备不可或缺,那就是可用于在轨组装和舱外作业的空间站机械臂。记者在现场也看到了这个具有多个冗余度的巨大而灵活的“手臂”。

很多中国航天迷将中国现役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5号大型运载火箭称为“胖五”,不过在它最新规划与研制的兄弟长征9号重型运载火箭面前,“胖五”顶多是个小胖子。重型火箭的身高大概要比“胖五”高1/3。据航天科技集团专家介绍,重型运载火箭是全系列火箭,规划中将包括三个构型:一个芯级捆绑4个助推器的是运载能力最大的构型,分别去掉两个助推器和四个助推器是另两个构型。按照规划,该重型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0吨-140吨,将成为中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强的型号。▲

猜你喜欢

珠海航展航展展馆
“数”说中国航展
新馆落成
珠海航展上动态表演的VT5轻型坦克
珠海航展·EOS航空摄影
歼-10歼-20惊艳珠海航展
广州国际车展展馆参观指南
我们的世博会
第44届巴黎航展掠影
巴黎航展精彩镜头
巴黎街头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