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课堂实施是优化教学行为的着力点

2018-11-04张凌燕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定义尝试概念

张凌燕

课堂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有效课堂实施是优化教学行为的着力点。本文就有效课堂实施谈几点看法。

一、有效课堂实施要明确的三个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课堂实施可以紧紧扣住十二个字:实施什么,该谁实施,如何实施。

(一)实施什么?

“实施什么”,从根本上说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的。一节课,确定了什么教学目标和内容,就实施什么。例如某节语文课根据教学计划需要教学某一首古诗,那“实施什么”指的就是教学这首古诗;某节数学课根据教学计划需要教学某一概念,那“实施什么”指的就是教学这一概念。但“实施什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分解目标和教学步骤,所以“实施什么”还有一个教学思路和程序的问题,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既要依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基本原则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该谁实施?

如果说“实施什么”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话,那么“该谁实施”就涉及到教学艺术了。“该谁实施”解决的是活动主体的问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學生,而学生中又有学生个人、学生群体之分。“该谁实施”的前提是有效教学,即学生的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有的事情老师做最有效,就由老师做;有的事情学生做最有效,就让学生做。就知识教学而言,学生一看就会的、难度较小的,或者只需学生一般了解的次要知识等,适合老师讲授,因为老师讲授可以节省时间。

(三)如何实施?

“如何实施”解决的是活动主体如何具体做某事,是做某事的具体细节、具体方式,也属于教学艺术的范畴。例如在概念教学中常有“学习概念的定义”这一步骤,要完成这一教学步骤的教学任务,就需要将其分解为一系列更小的微观步骤:阅读或板书定义,分析定义语句的结构,梳理定义中的核心或关键词语,变换定义的语言形式等;或者先摆出几个实例,再分析几个例子中的共同特征,再归纳概括出定义的一般结论等。“如何实施”是教学方式选择问题的核心。在这方面,需要依据科学原理、教学难度和具体学情进行创造,其基本原则是:怎样有效就怎么做,怎样高效就怎么做。究竟需要运用多少种方法学生才能达到应该理解掌握的标准,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临时调控了。

二、有效课堂实施的三个着眼点

(一)着眼于基础。

重视“双基”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和优点,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着眼于“双基”更应有全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有些教师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将基础扎实仅仅理解为知识数量的堆积。其实,新课程从一开始就没有淡化或忽视“双基”,只不过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赋予“基础”这个概念更丰富的内涵。

(二)着眼于当堂吸收。

教学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上课堂实施的成败与质量的高低。设计好课是为了上好课,而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促进与保证。在教学工作的诸多环节中,课堂实施是中心的一环,抓住了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着眼于中后等生。

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消极或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要真正实施公平教育和素质教育,就不能忽视这个群体的教育。

三、教师在有效课堂实施中的角色定位

“教”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作出这样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弄清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与没有教师指导下的个人学习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教”的本质所在。在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让学生想学、会学与学好,会作出种种尝试与努力,教师通过这些尝试与努力,使不想学习的学生想学,使想学的学生持续地学。相对学生自学而言,教师的尝试与努力也能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我们把教师的这些尝试和努力称之为教学。因此,我们把“教学”规定为“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在课堂实施的各个环节,教师分别体现为不可或缺的不同角色。无论哪种角色,都不应该是完全占有讲台的传授者,更不是完全退出课堂的旁观者。

总之,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每一次课堂实施都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定会良性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素养就必然持续地得以提升,品质教育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猜你喜欢

定义尝试概念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古代的时间概念
尝试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尝试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