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落有声

2018-11-04荣海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男女生北国组词

荣海玲

《雪》这篇文章向来难懂,但不知为何,我还是执拗地不喜欢很多教参书上的见解:对江南雪的贬抑,对朔方雪的赞美。那是怎样的一幅“江南冬花雪野图”啊!如此的山花烂漫生机盎然,占了本文三分之二的篇幅,如此,只是为了贬抑?我想,绝非仅仅如此。于是,带着对这篇文章的很多不懂,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按照下面的思路作了一次尝试。那个下午,面对着全校的教师,我居然没有一点紧张,只是看着窗外的雨,我即兴就改了早就设计好的导语:同学们,看到窗外的雨,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很配合的积极发言了:老师,我想到了泥泞的路……我想到了在雨里玩耍……我想到了在雨里的树……真是孩子啊,一个也没有想到雪的,也在我预料之中,于是我自然而然的说了出来:同学们,有一个人和你们不同,他看到了雨,想到了雪,这个人就是鲁迅,今天,我們就来学习他的《雪》。接着,我按照如下的版块开始了《雪》的教学之旅。

一、雪之语——我读我秀

1.默读: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此项内容是想让学生快速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很快概括出了本文内容:写了江南雪和北国雪。

2.推荐读:男女生推荐一名同学作为代表,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这里就是尊重学生的喜好,学生果真选择了自己最喜欢读的部分并读得声情并茂。

3.团体读:写江南雪部分,应尽现温婉恬静的美感;写北国雪的后三段,应读出其雄浑峻伟的气势。我采用了男女分组的形式,效果基本理想。

4.合作读:男女生合作朗读,读出层次感和美感。这个环节中,男女生你读一句,我读一句,真正读出了江南雪和北国雪的韵味,并且把江南雪和北国雪又组合成了一篇新的散文诗,而本文原本就是一篇散文诗。所以获得了一致好评。

二、雪之问——江南雪、北国雪谁美

在这个环节里,我出示了江南雪和北国雪的图片,然后提示:美的含义是指能给人带来美感的东西,包括美丽、力量、快乐……你能否从以下的提示中找出各自的美。

1.选取一个字或词,从中挖掘美。例如:江南雪美在生机。一个“闹”字,恰如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整个画面因这想象中的蜜蜂的存在充满了生机。

2.选取一组词,从中发现美,如果能为这组词起上一个恰当的名字就更好了。例如:【美艳篇】滋润美艳 洁白 明艳,这组词写出了江南雪的晶莹娟秀,绚丽多姿。

3.选取一句或几句话,从中概括美。例如:【昂扬的斗士——北国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的旋转升腾着……

学生小组合作很快就在下面讨论开了,接着小手就有很多举起来了。“老师,我觉得江南雪色彩部分可以概括为‘无声的美丽——江南雪;“老师,我觉得写堆雪人的部分可以取名‘回忆篇”……“不,我觉得这部分可以概括为‘童年的回忆”……学生的发言此起彼伏,让我和听课老师们一阵阵惊喜。

那么,作者仅仅是想表现江南雪和北国雪的美吗?接下来,该是让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了。

三、雪之思——喜欢否耶

1.你认为作者喜欢江南雪还是北国雪?从文中找出依据。这里是对本文的一个挑战,因为很多的教参书上都认为作者喜欢的是北国雪。我很想知道学生的看法。结果是意想不到的,两方基本持平,而理由也是无处不在。

2.如果你认为作者的感情并不是单纯的喜欢,那还有什么?从哪儿可以读出来?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索,但还是说出了里面有对童年的回忆和眷恋,有对雪人消逝的惋惜。有这些,足够了。

至此,我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提升:鲁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感情,他向往江南雪景温暖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而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士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四、雪之声——追求春天一般美好理想的心声

我和学生一起高声朗读这四句话,重复了三遍,一次比一次高亢。就在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中,我们听出了鲁迅的心声,听出了雪落的声音。

猜你喜欢

男女生北国组词
白桦生北国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我会组词
我不想让离别拧出泪水
想一想,填一填
学校费心防早恋
谁的雪季
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