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蹲下来,听

2018-11-04童斐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

童斐

2016年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的全新改版,将原本位于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移至七年级上的第三单元。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在语文教材中,当属元老级的文本,对于它的主题,历来争议不断。

10年前第一次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教材的课后练习里虽然对主题提出了三种看法,但教学参考里还是以钱理群老师的“对比说”为主,即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的生活做对比,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和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满。理由是第九段中“我”对家人将我送进书屋原因的猜想,无不是自己闯过的祸,在小鲁迅的眼里,被送进私塾,是家人对自己不乖的惩罚,两个“ade”,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百草园自由生活的依恋和对去三味书屋的不情不愿。再接下来,书屋里的生活更让人沮丧,“我”问“怪哉”虫被训斥,同学们摇头晃脑,读着没有句读的艰涩的古文,大家对读书不感兴趣,都偷偷在底下玩儿。

想想鲁迅先生是“拿笔当刀枪”的人物,凡是写文章,总是要批判这个批判那个,这样说来似乎再合理不过。后来教参几经改版,也渐渐提出了别的主题的说法,但总归会有一个主导性的答案。在历年的教学中,我总是习惯性地以教学参考为蓝本,引导学生往那个方向去观察文本,去思考。

而今天,我忽然很想知道,如果让学生自由阅读,他们会给我怎样的答案。

在教学三味书屋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来引出主题的探讨:1.你喜欢这位先生吗?为什么?2.那么作者喜欢这位先生吗?为什么?3.作者一开始很害怕去读书,那么读完全文后,你觉得他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吗?

有个学生这样總结,让我记忆犹新,她说:“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中年时对童年的一段段回忆的文章,就像我们去回想小学的生活,经过时间的流逝,留在记忆里的往往只剩下那些调皮捣蛋的事了。但问“怪哉”虫被拒绝时“只要读书”的论调所造成的伤害,以及枯燥的课文都令作者印象深刻,所以那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场景还如此清晰地存在于脑海里。但我不认为那是深刻的批判,因为鲁迅先生的批判文字没有那么“温和”,他批判的时候最喜欢说反话,刺得人毫无招架之力。

于是,我想起教学参考的附录里,长篇引用了钱理群先生对此课的点评,那些关于“大自然的空间”、“民间文化的空间”、“学校教育的空间”最后引到“反教育”的说法,展开对“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的思考,对于我们这样随迁子女的学校里才13岁的孩子来说,是否挖得太深?教材的第三单元说明中这样写:“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我从中得到一些释然,就让学生保留一些属于自己这个年纪的并不那么深刻的看法,也许也不错!别让那些深刻的“批判”吓坏了学生,筑起“我永远也读不懂鲁迅的文章”的高墙。那些“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有一天他们终会读懂,毕淑敏读《海的女儿》,不是也读了一生吗?

教学改革十多年,如今的课堂已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个度要怎样把握,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无数的教育研究者在理论的层面给出高度,也有无数的教学试验点,用各种方法去实践,一个个典范被竖起来,几年后也会出现新的声音将其重新推翻,而行里行外的人对教改的议论依然喧嚣尘上——教改,是多么艰难的前行。然而日常的一个个小课堂不属于专家学术者,也不全属于名师名家,它们属于千万个一线的普通教师,那些漂亮的展示课、示范课往往只能带来赞叹,却无法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就像同一篇课文放在小学、初中和高中,讲解的重点和挖掘的深度也是不一样的。

在讲台上站得久了,也应该要蹲下来,听听学生怎么说。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游百草园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孔乙己
寻找百草园
阿迅一族
我的“百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