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级中学语文启发式教育
2018-11-04刘莉
刘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有些教师讲解起来尚且吃力,学生要充分理解隐深内涵可谓更加吃力。对此,学生只能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填鸭式记忆,因此迫切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启发式教育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学生思考的客体,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增加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熟悉并运用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方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相较于以前都有很大不同,在启发式教育中,教师要对学生正确地加以启发引导,增强学生对问题深入分析的能力。启发式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教育方式的不同,更多地体现在由被动变主动的启迪式教育,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中潜在的乐趣。
一、启发式教育的特点
通过语文学习可以获得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交际能力,语文作为一门交际实用的工具学科,有别于其他理论工具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会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学生语言表达方面,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运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独到的见解,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遣词造句合理表达的能力。由于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形式,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育时,可以运用创新的方式,让学生以一种崭新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获取的同时,发散性的思维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固然重要,更应该引导学生获取对人生的理解感悟,所以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是课堂上的一小步,更是人生的一大步。
二、启发式教育的作用
在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中,协调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除对学生基本的语文教学任务,教师还需引领学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情操,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在启发式教育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始终作为教师的创新重点,打破传统的沉闷式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解析,还要协调发展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独到见解。在启发式教育中,学生不再以学为学,不再是在教师高压要求下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更多应该是在探索中丰富自己的知识,达到乐而好学的境界,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自思考、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启发式教育的具体内容
语文教师作为启发学生的先导者,要有扎实的文学素养基础,不断博览群书,更新自己的知识广度,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夯实自己语言文学基础。启发式教育在当代社会中,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取更加深刻的知识。启发式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更像一门艺术,教师在整个启发式过程中必须按照启发式教育的内容和特点,理论结合实际,掌握内在规律,找出一种适合自己学生的启发式模式。启发式教育要注重发散式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引领学生从一个问题点出发,发散出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散发出不同的思考,逐步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四、启发式教育的具体运用
1.用课文中的悬念来启发。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了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使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这种“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2.通过层层设疑来启发。在教学中,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也就是激发学生的疑问,运用疑问来启发,让学生在生疑-析疑-解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
3.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进行启发。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