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信息化建设,一条行则将至的长路

2018-11-02焦旭

计算机世界 2018年30期
关键词:暨南大学医疗信息化

焦旭

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推行多年,从医患两端的工作和就医体验中能感受到成效初现。虽然还存在诸如行业整体规划不完善、信息缺乏统一标准、专业人才缺失、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但就如同人们所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当前,信息化浪潮势如破竹,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冲击着传统医院管理模式,也生动地展示了医疗发展的美好前景。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是每一家医院都要面临的挑战。

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加快推进“智慧医院”的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网上预约诊疗、检查结果互认、电子病历共享、在线开具处方……这些既提高医疗领域效率又便捷的举措,对于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样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的医院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三甲医院。该院的信息化历程起步从1996年就开始了,从DOS版单机信息系统到2004年迈向Windows系统,医生从手写处方改为开电子处方。2009年,他们开始进行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策划,直至2012年完成了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自2016年起,该院已着手搭建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意图打造全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数据中心。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科科长吴庆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院信息平台是以信息整合及数据整合为原则,将医疗数据进行汇总,建立中央资源库,形成中央信息资源中心,为建设医疗管理、辅助决策、科研研究、行业知识库奠定数据基础。

通过建设医院信息平台,医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保护既往投资,并将原先分布在各业务系统中的病人信息交换整合到医院信息平台中,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医院各个科室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方便病人就医,方便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工作,方便各类管理人员分析决策。

谈及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吴庆斌说:“随着国家卫生计生委、各市县卫生局对医院信息化的指导作用日益严格,同时也随着医院的发展,各业务系统集成难度不断加大、信息孤岛增多。医院各个应用系统均有患者基本信息,但是数据的标准不统一,维护的方式不统一。如何将这些系统有效连接,实现各部门各专业信息共享就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此背景下就需要打造一个医院信息平台来代替原来数量众多的点到点数据接口,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

吴庆斌强调,医院信息平台重点解决的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系统异构集成、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传输标准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在医院内部可涵盖门诊及住院、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医技科室、行政管理等多个部门,全方位覆盖医院所有业务,使医院内部信息得以互联互通。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环境通常是非常忙碌的,没有时间进行耗时的搜索和信息的重组,医疗数据只有在访问这些信息非常简单和直观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较好的利用。因此在集成平台的使用界面设计上,要简单、直观。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硬件层面的支持,该院近十年一直与广州医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英特尔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在哪里

广州医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毅在采访中表示,2009年医博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此后,医博一直在帮助该院进行数据处理,并在这个过程中优化和改善了信息化整体架构。

王晓毅谈到:“临床医生要对不同病种做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其实需要非常严格的高质量数据。每一个病种的治疗方向和科研都不一样,每一个医生需要的数据也不同,这就需要底层数据配置非常灵活,然而底层数据处理起来也非常的复杂。”

王晓毅指出,在实际部署信息化管理平台时有大量数据需要实时交互,这给数据中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数据处理需要更强大的计算力和更优化的系统架构平台。在这样一个运行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醫院目前已使用英特尔公司的两台基于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四路服务器,替代了过去医院的四台老服务器,在性能上提升了2.5倍,极大地方便了医生调阅资料、看科研数据等。并且数据的呈现都是秒级再现,不像过去要等待30秒到50秒。

谈到信息化建设的未来,王晓毅首先提出,医博要在三年内帮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成三件事:第一,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控制,让所有数据的流转监控可视化;第二,把医疗数据变成资产,增强变现能力;第三,继续强化医院的精细化运营,一方面帮助临床的医生实时、有效地利用海量医疗数据,一方面面向未来搞好医院的科研。

此外,王晓毅表示,2018年医博正在与英特尔公司一起探讨,围绕VR、可视化工具、应用数据库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实际运用,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智能路径和智能处方等智能医学应用。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最终帮助整个医疗行业实现四个共享——人共享、医共享、知识共享、数据共享。

如今,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从医患两端的工作和就医体验中就能感受到成效已然初现。虽然在整个过程中还存在诸如:行业整体规划不完善、信息缺乏统一标准、专业人才缺失、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但就如同人们所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猜你喜欢

暨南大学医疗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派系撕裂校园”:暨南大学驱长风潮研究(1933—1934)
2016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暨南大学成功举办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