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应用

2018-11-02田凤秋周山华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菜单动画公众

田凤秋,周山华

(1.苏州市职业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2.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系,江苏 苏州 215104 )

1 高职院校改革传统课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 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以后,学习和生活都是自主安排的,很多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自我约束力较弱,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自律性,课余的时间容易荒废。如何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拥有长效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是高职教育管理面对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2) 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变革和创新势在必行,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是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的严峻考验。

3)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而不是被传授的。由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是有意义的学习,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课堂已经有很大的改革,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手段新颖,让教学变得图文声像并茂,妙趣横生,但仍是教师主导型,教师是知识的掌控者、传授者,学生缺少主动权,学生已习惯性被动地接受知识。

4) 高职院校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效解决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的有机融合问题。在大力提倡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把主要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却忽略了知识建构的重要性。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是相互提升的关系,理论知识学习既为专业实践提供基础,又为专业实践提供指导。传统课堂改革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课前通过移动终端自主建构知识,课堂上讨论、实践,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5) 改革传统课堂,不是取代、取消传统课堂。当前对于反对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等的呼声不绝于耳。传统课堂的面对面的人格影响,灵魂建设,是网络课堂无法替代的,但网络课堂是传统课堂的有利补充,网络化学习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网络化、数字化学习打破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使终身学习已然成为现实[1]。

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不是矛盾的对立面,二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服务。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和任务的创造者,自主解决问题。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和学习主人,将师生关系转变为一种平等对话型的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和促进者。

2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翻转课堂的适合性和可行性

1) 网络的全覆盖、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提供了硬件支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部分高校已基本实现了无线网、4G网络覆盖,这为在线翻转课堂提供了便利的网络环境。此外,当前较发达地区高职学生的手机持有率已达到100%,每人一部智能手机,学生都具备在手机端学习多媒体网络课程的条件,利用手机便能轻松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2]。

2) 微信公众平台为实现翻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软件环境。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作为一种手机应用,使用人数已超过十亿人,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沟通形式。微信公众平台,简称公众号,是基于微信应用的、进行一对多的媒体行为活动的平台,主要面向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向公众提供各种服务,如消息推送、品牌传播、分享等。目前大部分用户把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聊天工具、一种娱乐方式、一种便利的服务方式,但对于微信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工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开发甚少。基于微信公众号丰富、强大的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功能,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极大地为线上教学提供便利。

3) 学生已有充分的技术准备、心理准备和时间准备。随着智能手机及微信应用的普及,高职学生对于使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学习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微信公众平台丰富的信息表现方式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习兴趣的保持[3]。此外,由于大学期间课余时间较多,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前预习、课后自主学习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不再被动,而变得灵活、自由。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提供及时的在线解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学习的实效性。

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现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即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设计并架构教学内容,可以针对一门课、一个教学单元、一个知识点等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翻转既可以针对课堂教学前的课前预习,也可以针对课堂实践后的课后总结与复习。以高职院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为例,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4]。

3.1 申请订阅号类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依据公众号的定位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服务号、企业号、订阅号三种账号类型,服务号主要提供服务交互,如银行等的查询服务;企业号主要用于公司内部通讯使用;服务号主要是为用户传达资讯。高职院校要建设的基于微信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为了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向学生传达学习内容、布置任务等,因此,一般创建订阅号类微信公众号。申请微信公众号即在PC端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官网按照说明指示逐步申请,本案例中申请了名为“动画微课堂”的订阅号。注册成功后即生成一个订阅号的二维码,以供登录、分享等使用,本课程的二维码如图1所示。

图1 “动画微课堂”的二维码

3.2 创建课程体系

订阅号类微信公众号允许创建三个主菜单,每个主菜单最多可以创建四个子菜单。微信公众号的菜单功能使学生清晰地明了课程体系,有利于对整门课程的把握。以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为例,创建了课程介绍、课程学习和资源库三个主菜单。在课程介绍主菜单下设置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联系我们和书籍推荐四个子菜单,本菜单主要让学生明了课程目标、内容,并推荐相关书箱以供学生参考;在课程学习主菜单下设置了动画基础、人物运动、动物运动、自然现象四个子菜单,本菜单基本呈现了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在资源库主菜单下设置了动画欣赏、最新动态、进阶挑战三个子菜单,本菜单主要是分享最新的动画咨询、国际优秀动画作品赏析、布置学习任务等[4],如图2、图3、图4所示。

图2 “动画微课堂”公众号的“课程介绍”菜单

图3 “动画微课堂”公众号的“资源库”菜单

图4 “动画微课堂”公众号的教学内容展示

3.3 构建课程内容

在课程体系规划和创建完成后,可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新建图文素材”构建课程内容。微信公众号的“图文素材”支持创建各种类型的图文消息,每个图文消息都可以包含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学习内容直观、生动,学生在学习时避免了单调、枯燥的文字信息接收,如图5所示。订阅号类微信公众号每天可以群发一条图文消息。利用此功能,教师可以发布包含学习任务、学习内容、课程测试等的图文消息,以便学生在翻转课堂之前及翻转课堂之后使用,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实践教学[5]。

3.4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统计功能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丰富的统计功能,供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如“用户分析”可以统计每天的“新关注人数”、“取消关注人数”、“净增关注人数”和“累积关注人数”,以及关注者的“性别分布”、“语言分布”、“省份分布”、“城市分布”等;如“消息分析”统计里,可以统计“消息发送人数”、“消息发送次数”、“人均发送次数”及“消息关键词”等,教师可以以此分析学生的活跃程度及关注要点等等,为调整教学提供依据;又如可以通过“图文分析”的统计,关注图文消息送达的人数、阅读人数和分享人数,以此获得学生学习状态数据。微信公众平台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它主要提供一对多信息推送服务,不能实现时时互动与反馈。为弥补此不足,微信公众平台开发了“自动回复”功能,教师可以依据学习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及学生疑问创建“关键词回复”、“收到消息回复”和“被关注回复”,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6]。

3.5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翻转课堂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创建成功后,就可以实施翻转课堂了。首先,在课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前发布学习任务,通知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自主学习平台上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此环节,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统计功能分析学生的课前自学情况。其次,在翻转课堂上,学生主要进行动手实践,促进知识内化,教师主要起组织、协调、指导的角色,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自主解决或现场咨询教师。再次,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测试、学习总结等,总结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测试,以获得学习效果反馈。

4 结语

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化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菜单动画公众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公众号3月热榜
做个动画给你看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动画发展史
公众号5月热榜
中国新年菜单
我的动画梦
本月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