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
2018-11-02李树先严晓辉
李树先 刘 静 严晓辉
(1.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贵州省贵阳市,550022;2.贵州省农业资源环境管理站,贵州省贵阳市,550001;3.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29)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更是贵州省的主要能源。贵州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目前,贵州省正面临着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煤炭大规模开发利用带来的安全、生态、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严峻问题,迫切需要探索一条适合贵州省发展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煤炭的新道路。为探索新常态下贵州省如何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和技术,如何定位产品发展方向,如何在发展新型煤化工的同时与国内其他煤化工大省形成差异性和互补性,从而有效推进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
1 贵州省煤炭资源赋存及分布情况
1.1 煤炭资源赋存情况
贵州省是我国长江以南煤炭资源储量最大的省份,素有“江南煤海”之称,资源总量居全国第5位。全省88个县(市)中有76个县(市)产煤,含煤面积约7.75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4%。埋深2000 m以浅的资源总量达2588.55亿t,其中预测的远景资源量为1903.6亿t;埋深1000 m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1678.1亿t。截至2009年12月底,贵州省共探获煤炭资源量707.61亿t,保有资源量683.42亿t。
1.2 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贵州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务川—贵阳—罗甸一线以西的盘县、水城、六枝及织金、纳雍、大方、黔西、金沙、仁怀、桐梓、习水等地。按行政区划分,贵州省含煤区域主要集中于六盘水市、毕节市、黔西南州和遵义市,已发现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盘县、水城、六枝及织金、纳雍、大方、黔西、金沙、仁怀、桐梓、习水等地。
1.3 煤炭资源条件
贵州省位于我国东部滨西太平洋构造域和西部特提斯构造域的接合部,地处扬子板块的西南部,属华南聚煤域,主要成煤期为二叠纪。其中,上二叠统分布广、聚煤地质条件和含煤性最好,为省内主要含煤地层。
1.4 煤炭资源产量
目前,贵州省煤炭采掘机械化煤矿占正常生产建设矿井的41%,通过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全省正常生产建设煤矿数量从1704处控制到800处以内,培育主体企业100家左右,煤炭产能达2亿t/a。近年来贵州省煤炭产量稳居全国第4位。
1.5 煤炭利用情况
目前,贵州省煤炭利用主要是电力发电用煤,约占煤炭产量的45%左右;其次是化工和冶金行业用煤;外销煤占近1/4。贵州省煤炭利用情况见图1。
图1 贵州省煤炭利用情况
2 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煤化工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势头从各地“遍地开花”式的无序发展变成了几个地方“一枝独秀”的理性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一批煤基清洁燃料和化学品的示范工程项目陆续规划和建设,贵州省新型煤化工项目情况见表1。
表1 贵州省新型煤化工项目一览表
3 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思想保守,认识不统一
(1)各级、各部门对是否发展新型煤化工认识不统一,信心不足,政策延续性不强,没有形成合力。
(2)对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过度妖魔化。因水资源消耗大、能耗高和污染重等问题,新型煤化工产业受到争议较多,在舆论上有被彻底妖魔化的倾向。
(3)认为外来投资者都是奔着煤炭资源来的。因每个新型煤化工项目都要求有一定的煤炭资源配套作原料保障,而投资者在取得相关配套资源后,由于受市场、技术、资金等因素影响,无法正常推进项目,在人们心里就形成了以项目来套取煤炭资源的印象。
(4)存在“逢煤必化”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新型煤化工的热情过高,不重视新型煤气化技术的经济特点,一些不适用于煤化工发展的煤种也发展煤化工,有盲目决策项目现象。
(5)执法监督频繁,执法尺度不一。各执法监督部门到企业检查频次过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有时存在较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3.2 配套层级差,支持力度不够
(1)市场配套落后。贵州省经济不发达,产业基础薄弱,新型煤化工市场空间窄,无法形成有效的闭合式产业链。
(2)配套资源条件差,政策落实不到位。新型煤化工项目配套的煤炭资源、水资源质量和数量上存在争议,支撑项目落地的相关政策、补助、配套设施迟迟无法落实。
(3)各部门支持力度不够、协同不够。新型煤化工项目投资带动大、上下游产业链较长,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较大,故参与项目的部门较多,容易出现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一方面,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各部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各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经常出现同时参与或同时缺位的情况。
(4)省级层面政策配套不足。从省政府网站梳理出来的鼓励和支持贵州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只有2件,规划5件。省级层面缺乏具有前瞻性、统一性的规划布局和政策支持措施,各地自由发展,出现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现象。
(5)受制于销售渠道现象严重。二甲醚、甲醇汽油等自商业化运营以来,由于缺乏销售网络,只能依附于固有销售渠道,高端稀缺油品的优质优价得不到体现。
3.3 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装备水平偏低
(1)贵州省煤化工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仍处于初期阶段,突出表现在传统煤化工产业比例过高,尤其在六盘水、毕节等地的产业结构中,传统煤化工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而新型煤化工产业比例明显偏低,整个产业的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充分,呈现初级产品多而后续精细化产品少等特点。同时,贵州省煤化工产业整体国际化水平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就目前而言,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基础原料型产品或中间产品(如甲醇、合成氨、乙二醇等)为主,而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如聚乙烯、聚丙烯等)比较缺乏。总体来看,贵州省煤化工产业外向度不高,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
(2)贵州省煤化工产业总体装备水平落后。多年来,贵州省煤化工产业整体生产规模不大,由于煤矿开采复杂,导致生产成本一直较高,产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较差,加上长期以来走的主要是典型的依赖原材料消耗、粗放增长的传统煤化工道路(如炼焦、电石),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环境、市场约束不断加剧,老路难以为继。
4 贵州省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最佳路径选择
鉴于贵州省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资源、环境等突出优势,要探寻一条适合贵州省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之路,应该首先解决贵州省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该做什么产品、该怎么做、谁来做等问题。通过对省内外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大量调研,在坚持量水而行、环保优先、科学布局、创新引领、产业融合的原则下,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初步探索出适合贵州省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最佳路径选择。
4.1 发展以化工新材料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
提高贵州省煤炭资源的高附加值化,核心就是要发展商业价值高的化工新材料而不是作为技术战略储备的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1)基于当前贵州省原材料价格、水资源和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国际石油价格走势、投资量、市场预期、产业政策、技术成熟度、成本及经济性等的基础上,推算得出贵州省发展新型煤化工产品的优先次序应该是:乙二醇>烯烃>油>天然气>二甲醚。
(2)煤制燃料被国家定位于技术战略储备,大量投资可能会变成不良资产项目。但是,生产一些如调和油、润滑油、高16烷值油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特种油品是可行的。
(3)通过改造升级促使贵州省化肥产业走高端化路线,提高化肥质量和利用率,既是加快发展化肥产业优化升级从而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贵州省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增量。
(4)煤制天然气没有相关产业链,产出的天然气只能当燃料烧掉,跟煤炭无本质区别;同时污染也比较严重,且项目投资较大。而煤制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投资相对合理,对地区经济拉动效应较大。
4.2 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优化煤化工产业结构是深化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途径,要以做优做强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为主攻方向,促进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
(1)加强供给侧改革,加速贵州省落后煤化工企业技术升级换代或出清产能的进度,优化贵州省煤化工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传统煤化工产业,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和等量替代,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整体装备技术先进,形成新型煤化工企业优胜劣汰机制。
(2)加快规划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重视现有项目的带动作用。新型煤化工产业多,各产业上下游联系紧密,技术含量和聚集程度高、产业链长。因此,应抓住贵州省现阶段已有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以现有新型煤化工项目为基础,规划相关产业链,发挥现有项目的带动作用。
(3)利用“互联网+”推动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充分利用贵州省大数据资源,依托企业原有的供应商资源,建设贵州能源网,开通贵州煤化工电子商务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互联网+”贯穿新型煤化工的采购、管理、生产、销售等流程,促使新型煤化工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互动、需求与品质的提升、用户与售后服务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新型煤化工的科技含量、质量、品牌的影响度等,推动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4)实行低碳管理,引导企业逐步参与碳市场交易。作为碳排放大户,目前贵州省积极参与碳交易的煤化工企业很少,还处在观望之中,对强制性碳减排、碳交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设立相关机构,加大对企业的宣贯力度,促使企业实行低碳管理,引导企业主动进行产业升级及节能减排,积极尝试参与碳市场交易,积累经验。
(5)拓展对外合作渠道,实施战略联盟策略。通过加强对外合作,有效整合省内外资源要素,实施战略联盟,以贵州省资源为优势,弥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
(6)结合示范项目运行、项目工艺特点、产业发展阶段等,明确新型煤化工产业技术标准,为贵州省规划、拟建的新型煤化工具体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4.3 引进和培育大集团推动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
新型煤化工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大规模、大型化的煤化工产业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煤化工项目需要投资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受的,需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如美国陶氏、荷兰壳牌、中石油、中石化、神华、中煤等)来贵州省实施新型煤化工项目。重点加强与国内外已成功实施新型煤化工项目的企业(神华、中煤等)和产业集中度高、带动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中石油、中石化等)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投资促进,借助其影响和网络,形成务实高效的招商引资平台,通过平台重点引进新型煤化工产业上下游企业,在省内形成有效的闭合式产业链。在贵州省经济发展滞后、资源富集地区引进大型新型煤化工项目,尝试向大集团公司推行“资源换投资”模式,同时,有关部门加强对“资源换投资”模式的研究和管理,约束对煤炭资源的分割和圈占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贵州省煤炭资源优势和现有行业整体优势,基于贵州省现有的以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为主的省属重点煤炭企业和煤化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其体制机制进行改造,不断优化整合重组,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该集团不仅是贵州省能源化工领域骨干企业,也是省内煤炭大基地开发建设的主体。鼓励和引导省内大型企业(瓮福、盘江、开磷等)组建特大型贵州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形成合力,实现综合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我国民间资本充裕,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单独或组团对贵州省新型煤化工项目进行投资运营,以此推动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多元化发展。
5 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思考和建议
基于贵州省是一个富煤、少气、无油,水资源丰富而工程性缺水严重、环境容量承载力弱、经济基础薄弱的省份,要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交流合作,就要立足自身煤炭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适时适度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
5.1 绿水青山,守土有责
贵州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进一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好多彩贵州,应该是规划建设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5.2 全面认识,量“容”而行
在充分摸清贵州省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土地、市场、产业技术等家底的情况下,结合贵州省实际,多方面平衡,量“力”而行,切莫盲目发展。
5.3 资源互补,低碳发展
结合贵州省资源状况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经济低碳新型煤化工产业。近期遵义正安县页岩气的发现,打破了贵州省原有的能源格局,对于促进新型煤化工产业的低碳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借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靖边工业园区启动的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经验,适时在贵州省开展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打破传统的煤化工、气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单一模式,从而实现多种原料的优势互补。
5.4 科学识煤,综合利用
对煤炭要有科学的研究和认识,煤炭不仅是能源,还是重要的资源。要在充分理解煤炭的结构、煤炭的组成基础上,开辟新的煤炭利用途径,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如从煤中制备锂电池附件碳材料、从煤灰中提取价值不菲的稀土元素等。
5.5 合理规划,政策保障
根据贵州省煤炭资源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等情况及其分布,结合贵州省工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等,从全省考虑,统一部署,通过打破地方对资源的割据占有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全省一盘棋。参考陕西等地的经验统筹规划,发展大型能源化工园区,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税收以及环保政策。
5.6 重视人才,促进研发
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及研发平台建设。一方面,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加快应用技术开发,为贵州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