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振贺下乡记

2018-11-02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贫困户爱心村民

张振贺带领阳光爱心团党员和蟒挡坝村党员在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十分值得讲给别人听。2014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蟒挡坝村——这个位于葫芦岛市唯一一个省级贫困县——建昌县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悄悄上演:朱维春的丈夫去世,三个正在读书的孩子面临辍学;郭玉庆家一屋子病人,房子檩条断了三根也没钱修;李三锁在外流浪。国波的生意红红火火;吴伟立的花圃欣欣向荣;谭守卓担任村委会主任两年,既有甩开胳膊干一场的期待,又有一些茫然和困惑。

这样的故事,外人或许无暇以顾,而当事者自会刻骨铭心。他们会永远记住,一个人的到来,让他们的故事改变了走向。

“这是咱村来的‘扶贫书记’,就是和电视里马向阳一样的书记,是来帮助咱村脱贫的,以后就是咱村里人了。”听着谭守卓热情的介绍,面对着村民们期盼的目光,张振贺笑得腼腆,内心深处却充满着激情和力量。

2018年,朱维春的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二女儿和小儿子正在大学就读;郭玉庆一家搬进了新房;李三锁回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国波光荣入党,面对党旗举起拳头时泪水湿润了眼角;吴伟立当选“榜样村民”,平生头一次戴着大红花上台,脸涨得像块大红布;村支书裴兆飞和村委会主任谭守卓每天为村里的事情东奔西走,既忙碌又充实。

3月21日深夜,裴兆飞给张振贺打去电话:“接到通知说你要继续留在咱们村再干三年,我高兴得失眠了!”

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是张振贺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他的努力下,村民安居乐业,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张振贺的人生足迹却是步步“向下”。

出于对家乡这方热土的热爱和眷恋,张振贺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任葫芦岛日报社驻建昌记者站站长。说是“站长”,其实整个记者站只有他一个人。凭借农村孩子的坚毅和顽强,张振贺俯下身子、迈开脚步,走遍了全县的一道道山梁、一条条沟岔,独力完成每周一个8000字专版的采、写、编、摄任务,从无间断。

出身于贫寒农家的张振贺,对贫困群众有一种天生的亲近,迫切希望为他们做些什么,改变他们的生活。2008年,他发起成立了建昌县第一个民间爱心公益组织——建昌阳光爱心团。到驻村工作前,他已为建昌县各类贫困群体筹集资金200余万元。

2014年,张振贺主动请缨到贫困村驻村扶贫。他说:“我来自农村,在贫困中长大,对农村、农民、农业充满感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不忘初心、敢于担当,为改变农村面貌尽一份力,为农民脱贫致富发一分光和热。”当年7月,他如愿以偿,成为建昌县素珠营子乡蟒挡坝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

张振贺为蟒挡坝村小学的孩子们送来御寒用品

蟒挡坝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2400多口人,大多靠人均不到一亩的贫瘠土地过活;600多户人家,贫困户达145户。村子没有集体经济,村民缺发展资金、缺谋生技能,贫困人口多、上访的多。

走进蟒挡坝村的第一天,张振贺就在村党支部书记裴兆飞和村委会主任谭守卓的带领下,对全村145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进行走访,了解每个家庭的致贫原因和精神状态,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村民张春香嫁到外省,离婚后带着女儿回村,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租住在邻居家阴暗潮湿还漏雨的老房子里,靠跑三轮拉脚维持生活。张振贺先找到房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想把你租给张春香的房子修修,给她修也就等于给你修,可有一样,你可不能修好了房子撵走人。”“哪能呢!你一个外乡人都想着帮助她,俺这乡里乡亲的,还能干那事儿?”房主一口答应。张振贺笑着强调:“我也是咱村人!”

修房子大概需要五六千元。张振贺在自己组建的爱心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息,仅两个小时就凑齐了所需费用。房顶烫了沥青,门窗更换一新,张春香开心地笑了。

年过花甲的贫困户郭玉庆,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檩子已经折了三根,刮风天漏风、下雨天漏雨,房顶还随时有塌落的危险。张振贺带着裴兆飞和谭守卓多次到有关部门申请帮扶,最终争取到上级拨款3万元,帮郭玉庆盖起了宽敞牢固的新房。郭玉庆激动地对记者说:“没有张书记、裴书记和谭主任帮忙,我这辈子也盖不起新房。他们是百分之百办实事的干部。我文化低,要不非得写篇文章好好表扬表扬他们!”

安居,还要乐业。村民吴伟立头脑灵活,拥有全县唯一的一个花圃,栽种了5亩花草和14亩绿化树。张振贺对他说:“你雇谁都是雇,尽量多雇贫困户,先富要带后富嘛!”吴伟立很爽快地答应了。对村里办水泥厂、蛋糕房的村民,张振贺都如此嘱托。他还多方搜集用工信息,号召村民搞种植和养殖,组织妇女学缝纫、学草编,广大村民致富有奔头、干活有劲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担任第一书记4年来,蟒挡坝村的养牛户多了20多户,贫困户从145户减少到67户。

2016年,张振贺积极争取报社和上级有关部门政策资金30余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养殖小区,养殖山羊42只、牛28头,蟒挡坝村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发挥党员作用,提振村民精气神,是张振贺驻村工作的主旋律。他抓党建促发展、抓村风促文明,让蟒挡坝村实现了质的飞跃。

刚到村里不久,在村民大会上,张振贺遭遇了一次尴尬。当时,张振贺诚恳地对村民们说:“我把手机号告诉大家,大家需要解决什么困难,都可以当面或者打手机找我谈……”

他话还没说完,一名村民腾地站了起来:“你说得好听,先把我的低保给办喽!”

会后一了解,这个村民根本不符合低保条件。这次尴尬的经历,让张振贺对村庄的发展、村民的心态有了更深的思考。他认识到,精气神是一个村庄的灵魂,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只有摒除“等靠要”的思想,鼓起奋发图强的干劲,村民才会变富,村庄才会变美。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张振贺先从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抓起。他将全村81名党员划分为7个党小组,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月7号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他亲自讲党课,并邀请农技专家和道德模范来村里讲课,蟒挡坝村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今年4月7日,张振贺组织村里40余名党员来到建昌烈士陵园接受红色教育。与他们同行并提供车辆和物资保障的,是阳光爱心团的20多名党员。4名少先队员将4个大花篮敬献在烈士墓前,张振贺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然后跟随讲解员祭扫烈士墓,参观纪念馆。这次活动,给全村党员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告诉记者:“我经历了多少届村干部,他们从来没组织过这样的党日活动。实在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去烈士陵园扫墓,现在想想还很激动。”

张振贺给贫困家庭的孩子送去助学款

回村后,张振贺趁热打铁,组织党员清扫村路、铲除垃圾。“大家的干劲儿那叫一个高啊!镐啊,锹啊,都飞起来了!”一名村民笑着说。

“六一”儿童节前夕,张振贺组织来自沈阳、营口、葫芦岛及建昌本地的56名爱心人士,携手蟒挡坝村56名党员,与该村及周边村的56名留守儿童及孤残儿童结成帮扶对子。这样的活动,在全乡都是第一次。每个孩子都收到了精美的爱心大礼包,部分孩子还收到了爱心助学款。孩子们兴高采烈,村里的党员深受教育。他们纷纷表示:“人家大老远地都能从外地赶来关心咱村的孩子,咱们就不能为孩子们做点事儿?钱咱帮不上,咱不还有把子力气吗?”

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新风尚在蟒挡坝村悄然树立。张振贺因势利导,先后组织评选了10名“好媳妇”、10名“榜样村民”、10名“党员先锋”和10名“优秀少年”。每个当选者胸佩红花的照片摆放在村部宣传栏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改变着村风。近几年来,村里再没有村民上访。前不久,张振贺自掏腰包买了西瓜和蛋糕,带领“好媳妇志愿服务队”登门看望五保户老人,还帮他们打扫了卫生,赢得五保户和全体村民的一致称赞。“好媳妇”申秀丽主动拿出1000元钱,作为团队的活动经费。

村民国波,自己致富了不忘为村里作贡献,村里大事小情一喊就到,出力出车从不皱眉头。如今,他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当面对党旗宣誓时,他的眼角湿润了。

吴伟立坚持优先雇用贫困户打理自己的花圃。今年,他被评为十名“榜样村民”之一。他笑着告诉记者:“戴着大红花上台,我还是头一次,觉得又新鲜又激动。以后还要按张书记讲的办,有活儿先找贫困户来干。”

让穷孩子上得起学,是张振贺的夙愿。他10年筹资300余万元,让全县1000多名面临辍学的孩子继续学业,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人间大爱。

2015年的一天,张振贺来到蟒挡坝村贫困户朱维春家,了解到的情况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朱维春身体弱干不了重活儿,丈夫于2014年去世,三个孩子分别读大学、高中、初中,学费都交不起。当听说朱维春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打算辍学打工供弟弟读书时,张振贺一下子想起了辍学供自己读书的姐姐,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拉着朱维春的手,坚定地说:“大姐,咱不哭,三个孩子就是咱的希望,党和政府就是咱的依靠。请相信我,我绝不会让他们辍学,一个都不能辍学!”当天深夜,张振贺联系了两位爱心人士资助朱维春的孩子,第二天,4000元助学款就送到朱维春手里。朱维春眼含热泪,对张振贺说:“张书记,我一定会坚强起来,我就是背着行李卷要饭,也要供孩子们读书!”

在张振贺的积极联系下,朱维春的孩子们得到了长期资助。今年,朱维春的小儿子也考上了大学,张振贺又冒着大雨送去4000元助学款。朱维春动情地对孩子们说:“你们要永远记住张书记,永远记住这些帮助过咱们的人。等你们参加了工作,也要帮助别人,做一个像张书记这样的好人!”

蟒挡坝村小学的郭校长,对张振贺为孩子们做过的事情如数家珍:到村里任职不久,就筛选出10名贫困学生,联系爱心人士进行长期资助;联系爱心人士给孩子们送来御寒的手套、口罩、帽子和耳包;联系沈阳的15名大学生来村小学搞活动、送礼包;2017年寒假,领来沈阳的一个爱心团队,为每个学生家庭带来了米、面、油,每个学生还得到了300-1000元的“压岁钱”……

事实上,从2008年发起成立阳光爱心团至今,张振贺广泛联系了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爱心人士,为全县贫困家庭筹集各类资金500余万元,其中仅助学资金即达300余万元,全县1000多名面临辍学的贫困学生得以继续学业。

张振贺在敬老院陪老人们过除夕

2016年6月,建昌县碱厂乡鸽子洞村一个贫困家庭的2岁小男孩不慎坐进开水盆,下体严重烫伤。因父母智力低下,家庭极度贫困,孩子竟被留在家里挺了七天没有送医,最终陷入重度昏迷。接到小男孩的邻居打来的求助电话后,张振贺一边联系救护车将孩子接到县医院,一边整理小男孩的家庭资料及伤情图片,含泪编成文章《十万火急!救救建昌这个2岁被烫伤的“小希望”!》,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求助信息急速扩散,无数爱心人士伸出了援手。当天夜里,张振贺和他的团队清点善款至次日凌晨3时。到次日下午,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阳光爱心团共收到善款82万余元!直到孩子被送到沈阳,转院至全省治疗烧烫伤最权威的医院接受治疗,张振贺才松了一口气。

“小希望”痊愈了,“小希望”回家了,“小希望”上幼儿园了……几年来,张振贺一直关注着这个孩子。阳光爱心团筹集的善款,不仅帮他付清了巨额医药费,还为他成年之前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稳定保障。

十年来,张振贺组建爱心团队、建立爱心QQ群和微信群,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300多名爱心人士通过他常年资助着建昌的贫困群众和贫寒学子。一些受到资助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后迅速加入张振贺的爱心团队资助别人,将爱心一棒一棒传递下去。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张振贺的座右铭。他安贫乐道,无怨无悔,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答卷。

四年来,张振贺把心搁在了蟒挡坝村。头顶烈日,他和村民们挥汗如雨,一起劳动;阴雨天,他坐在炕头和村民拉家常;寒风中,他爬上房顶帮村民修房子……今年,他再次申请留任。他坚定地说:“蟒挡坝村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我的设想还有不小差距。我愿意再干上几年,彻底改变蟒挡坝村的面貌!”

然而,当张振贺为贫困户奔走呼吁时,当张振贺帮无数人排忧解难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张振贺本人也是一个“贫困户”。妻子文化水平不高,在一个学校的伙房帮厨,每月工资只有1200元;张振贺的工资也只有3000多元。这些钱,要赡养年迈的父母,还要抚养两个儿子,他的日子捉襟见肘,一直是报社的困难职工,社里每年都给他一些救济。

一件在沈阳街头花68元买的春秋衫,张振贺至今已穿了8年;一条记不清哪年买的牛仔裤被烧了一个洞,他缝缝补补接着穿。他节衣缩食,俭朴度日,而对每一名需要帮助的人,他都要亲自去对方家里核实情况,联系到爱心人士的捐助后亲自送到对方手中。为方便爱心行动,他贷款购买了小汽车,6年就跑了9万公里,加油、修车都是自掏腰包。十年来联系到的500余万元善款,笔笔清晰明了、阳光公开。十年来的每个除夕,他都到敬老院和贫困户家中慰问。往往是直到华灯初上,张振贺才踏着鞭炮声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

2016年,张振贺的妈妈临终前,留下了一句话:“好好工作,帮助更多人。”

张振贺哽咽着告诉记者:“我就想跟妈妈说一句,您的话,我永远不会忘记!”

这是张振贺作为儿子的回答,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初心不改,坚守不改,他的足音永不停歇,坚定地回响在大山深处!

张振贺在村头送别记者时,谈起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村里的党建工作要创新,借外力提升内力。我已经联系了县里的雷锋爱心团,重阳节那天和我们村的党员一起搞一个关爱老党员的活动;眼看就要秋收,我打算组织‘榜样村民’和‘党员先锋’成立义务秋收队,帮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收庄稼。村集体经济还要发展,要做大养殖小区,更新优良品种。我在村里一天,就要谋事干事,让更多的村民摆脱贫困,共同走向全面小康!”

蟒挡坝村,又将发生多少让人欣慰和感叹的故事?

猜你喜欢

贫困户爱心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爱心树(下)
爱心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