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恐龙化石资源特点及其保护
2018-11-01曾舸叶勇
曾舸 叶勇
摘要:自贡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恐龙化石资源,不仅发现历史悠久、研究研成果丰硕,而且化石埋藏丰富、种类众多、保存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自贡恐龙化石的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不仅建立有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而且建有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和首个古生物类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在恐龙化石保护新材料研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如何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和保护经费问题是当前自贡恐龙化石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自贡;恐龙化石;保护
1.引言
自贡是世界闻名的“恐龙之乡”。自贡地区的恐龙化石发现和研究历史悠久、科研成果丰硕,化石埋藏集中、数量巨大、门类众多、保存完整,填补了世界上中侏罗世恐龙化石匮乏的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自贡恐龙化石的保护得到了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化石产地先后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首个古生物类世界地质公园——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和首批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自贡恐龙化石产地,从而使得自贡丰富而独特的恐龙化石资源得到了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大力促进了自贡的对外文化交流,带动了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自贡恐龙已然成为自贡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2.恐龙化石资源特点
2.1发现历史悠久、研究成果丰硕
自贡恐龙化石的发现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最早科学发现可追溯到1915年,美国地质学家劳德伯克在荣县县城附近发现了部分肉食龙牙齿和股骨化石。这也是自贡乃至四川盆地恐龙化石的最早科学记录。自贡丰富而独特的恐龙化石资源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参与到化石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發表了近百篇科研学术论文,出版了20多部科研科普专著和专辑,为恐龙化石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2.2埋藏丰富、种类众多
自贡恐龙化石的埋藏非常丰富。从1915年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迄今已发现恐龙化石点150余处,发现恐龙化石21个属26个种、恐龙足迹化石3种,更为难得的是其中还有多个规模宏大的恐龙化石埋藏群。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教授就曾赞曰“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这是对自贡恐龙化石埋藏丰富的真实写照。
2.3时代特殊
自贡恐龙的时代主要为中、晚侏罗世,尤其是中侏罗世的恐龙化石特别丰富。中侏罗世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世界各地的恐龙化石发现较少,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发现填补了世界上中侏罗世恐龙化石匮乏的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成为我国恐龙发掘研究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4独具特色的恐龙遗址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恐龙化石遗址之一,在不到3000m2范围内,出土化石上万件,发现有26属29种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有16个新属28个新种。其化石埋藏集中、数量巨大、门类众多、保存完整在世界恐龙发现史上绝无仅有,被誉为“恐龙群窟,世界奇观”(图1)。
2.5众多的世界级珍品
自贡发现有众多的世界级恐龙化石珍品,拥有很多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如:目前所知的保存最完整和最原始的剑龙——太白华阳龙;世界上首例剑龙类皮肤(印痕)化石——四川巨棘龙皮肤(印痕)化石;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与肩带骨骼呈关节状态保存的肩棘化石——四川巨棘龙肩棘;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蜥脚类尾锤化石——蜀龙尾锤化石等等。
3.卓有成效的化石保护工作
3.1建立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化石保护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立。1986年底,在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现场上修建了中国第一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图2)。它是集恐龙化石的保护、收藏、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身的专业性恐龙博物馆,馆内设立有专门的化石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担负起了自贡乃至周边地区的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使得自贡地区恐龙化石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陆续新发现的恐龙化石也能够得到了及时和有效的保护。
3.2建立地质公园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愈来愈重视,根据古生物化石管理法规方面的变化,自贡市积极开展了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2001年,以自贡恐龙博物馆为核心的自贡恐龙地质公园成功申报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保护范围包括了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核心区域及周边的近9km2的重要恐龙化石产地。2007年,在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基础上,自贡市整合了以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和粲海井为代表的独特盐业资源、以井盐文化和彩灯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了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并于2008年初获得批准加入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名称命名的世界地质公园,公园面积约56km2。2016年,在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第二次中期评估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的要求,并结合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规划,自贡市对公园面积和范围进行了大幅调整,公园面积扩大到了1600多平方公里,将自贡地区目前已发现的绝大部分恐龙化石点都纳入了公园的管理和保护范围,从而使自贡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更高层面的保护和更好的开发利用。
3.3开展化石保护技术的研究
如何保护出土后的恐龙化石,避免其自然风化仍是一个世界级难题。近年来,自贡恐龙博物馆与四川理工学院合作在化石保护材料的研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二氧化硅恐龙化石保护乳液。与传统的硝基清漆等保护材料相比,新材料不仅涂膜透明性好、不变色,能真实反映化石原貌,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附着性和耐腐蚀性。同时,新材料无毒、无味,安全性好,施工方便,更为环保。目前,该材料已在自贡恐龙博物馆恐龙化石遗址现场和新馆内的地层剖面上进行了应用,效果良好。该材料填补了国内恐龙化石保护材料方面的空白。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1管理体制问题
长期以来古生物化石的归口管理属于文物和文化部门,如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由文化部门领导和管理。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务院各部委及其管理职能的调整,及《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和《古生物化石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古生物化石的管理就归口到国土资源部门,因此自贡恐龙化石资源的管理和保護一直是双重领导:一方面,承担恐龙化石日程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机构——自贡恐龙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事业单位直接接受文化部门的领导,其人员和经费也归文化部门管辖。而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作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接受文物部门的管理。另一方面,恐龙化石的调查发掘和保护、地质公园的管理和建设方面接受国土部门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和恐龙对外展出等的审批也由国土部门负责。由于文化部门对文物的管理和国土部门对化石的管理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再加上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工作的管理分属不同的系统,这就给化石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
目前自贡市已根据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要求建立了一个隶属于市政府领导的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管委会之下专门新设立了一个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处,但目前的管委会还只是一个名誉机构,管理处也仅是一个只有几名管理人员的科级事业单位,而且是归口市文广新局管理。因此,自贡应当抓住世界地质公园的扩园建设和大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整合自贡的地质遗迹资源,理清地质遗迹与文化、地质公园与博物馆的关系,理顺和完善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特别是要明确和强化地质公园管委会和管理处的职责和权力,从而使自贡丰富的恐龙化石等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更为科学和有效。
3.2保护经费问题
自贡市是中国西部的一个中小城市,仅管辖有四区两县,财政收入有限,因此地方财政对恐龙化石等地质遗迹保护的投入非常有限。最初自贡恐龙博物馆的修建经费主要是由中央财政支持的,之后自贡恐龙化石资源的日常管理和保护费用来源主要还是靠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对外展出收入,及从各级国土管理部门争取到的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专项经费。虽然近年来博物馆和地质公园的收入在稳步增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也陆续下拨了数千万元的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但由于在博物馆的新馆和公园园区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因此自贡恐龙化石资源的总体保护经费仍然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在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扩园后,园区内恐龙化石一般保护区的面积大幅度增加,保护经费更是明显不足,从而严重制约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根据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和自贡当地经济的实际情况,要解决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必须要多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力支持,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和支持西部开发的机遇,使自贡恐龙化石产地的保护和公园的建设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能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倾斜。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园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公园的综合实力,努力增加门票收入和对外展出收入,以弥补地质遗迹保护经费的不足。同时,还要根据公园总体规划,加强地质遗迹的开发利用工作,利用自贡恐龙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招商引资(目前已经动工的“方特恐龙乐园”就是最好的范例),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自贡恐龙化石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