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2018-11-01阿如汗苏根成

西部资源 2018年1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

阿如汗 苏根成

摘要:论文以2000年、2005年及2010年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来源,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为研究对象,以3s技术为平台,结合野外调查,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对研究区三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解译,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信息数据库,阐述了多伦县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关键词:土地利用;多伦县;遥感数据

1.引言

多伦县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比较显著。其实,人们对土地利用很早就开始关注,但由于土地问题的复杂性,所以研究起来费事费力。本文对多伦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及分析,为后续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

2.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期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以及相应年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多伦县1:5万的地形分幅图和行政区划图;此外还包括研究区各期土地利用野外地面调查实测数据和该区近10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统计资料等。

2.2研究方法

本論文研究根据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TM遥感影像,采用432波段假彩色合成,经过几何纠正、行政区范围裁剪;同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按研究区实际,将多伦县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成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6大类;并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野外实测数据进行精度检验,发现各期解译正确率均在90%以上,满足允判精度(≥0.80)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对各期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加以修正,最终得到多伦县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并输出成图。

3.土地利用结果分析

从表1、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得出以下结论:

3.1耕地面积变化

2000年~2010年中,2000年~2005年耕地面积下降的特别快,2005年~2010年耕地面积减少,2000年相比较,2010年耕地面积减少538.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3.9%,相对而言,这10年耕地面积下降幅度比较大。

3.2林地面积变化

2000年林地面积121.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2005年林地面积增加到144.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与2000年、2005年相比,2010年林地面积增加的特别快,增加到1024.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5%;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面积的变化幅度特别快。林地面积变化主要来源于草地、耕地。多伦县的林地资源在这十年一直增长,但是还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据有关部门研究,森林覆盖率一般要在30%以上,才能对多伦县有效的起到保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

3.3草地面积变化

2000年,草地面积为2381.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1.5%;2005年草地面积减小到2356.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0.8%;2008年~2010年减小速度比较快,2010年草地面积减少到2172.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6.1%;多伦县的主要土地资源是草地资源,是快速发展农业的基本保障。

3.4水域面积变化

2000年水域面积为24.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6%;2005年水域面积减少到23.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6%;水域面积出现了一定的上升,到2010年水域面积为31.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8%;但总体来说多伦县水域面积增加,变化不是那么明显,不足总面积的1%。

3.5建设用地面积

2000年建设用地面积为54.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63.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6%;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为增加到75.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2008年~2010年间,建设用地总面积的增长幅度大;总体来说,2000年~2010年间多伦县建设用地一直增加。

3.6朱利用地面积变化

2000年未利用面积为652.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6.9%;2005年未利用面积增加到744.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2%;2005年未利用地增加到巅峰。2010年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到31.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8%。2005年~2010年未利用地减小速度特别快。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地大量减少,水域面积的变化并不明显。

4.存在问题及建议

4.1存在问题

(1)草场超载过牧,退化严重。草地资源是多伦县主要土地资源之一,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由于利用不合理,草场超载过牧严重。目前退化草场已占草场总面积的80%以上,草场生产力下降,质量变劣,据统计50年代多伦县天然草场生产力平均为250千克/亩~300千克/亩,而目前仅为25千克/亩~100千克/亩,并且优良牧草数量明显减少。近年来虽然进行了退化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的建设,但草场退化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2)沙化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风沙影响,耕地沙化面积大,土壤沙化趋势严重;农田基本建设差,旱作稳产田和人工草地面积比重过小,沙化土地继续扩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安全。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牧业人口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将逐渐减少,他们的生活水平就无从提高。

(3)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效率低。按2010年多伦县人口105225人計算,多伦县人均国土面积3.679hm2,多伦县人均草地、耕地和林地多,而人均水域用地和未利用地较少。在耕地中旱地比例达96%以上,与多伦水资源丰富的资源现状不相适应。并且耕地生产效率低下。另外,人均未利用地也没有做到合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4)人地矛盾严重。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为0.165km2,2005年人均耕地为0.140km2,2010年人均耕地为0.139km2;2000年的粮食产量1.16万吨,2005年的粮食产量7.44万吨,2010年的粮食产量4.54万吨;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2000年~2005年粮食产量增加,2005年~2010年粮食产量下降;人均耕地面积是耕地变化的重要指标。总体上耕地生产力总体也在下滑。所以2000年~2010年的人地矛盾特别严重。

4.2建议

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不合理引起的,环境和人们带来不好的结果。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经过内业实习和外业实习的分析,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调整用地结构,提高社会、环境、经济效应。目前多伦县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近几年,多伦县的耕地面积大幅度的减少,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一直增加;为了改变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状况,对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深度分析,40%的耕地变成为牧业用地和水土保持用地.农用地中应增加水浇地的面积,充分发挥本地丰富的水资源。其他农用耕地应采取现代农业技术。

(2)以牧草地为主,搞好草场、林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多伦县草地面积大,要发展畜牧业,应农牧结合,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天然草场、人工草场的建设保护,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提高产草量,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减少草场压力,提高地力,加速牲畜周转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发展林业、增加林地面积,严格保护林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5.结论

近10年以来,多伦县的耕地面积一直减少,林地面积一直增大,草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后五年增大,建设面积增大,未利用地先增大、后减少。本研究受限于研究时限及个人专业,仅研究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今后会研究更深层次的内容有待于下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
略谈乡镇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
重庆市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实践探讨
龙泉市MCDA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