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绍:忠留住每一滴水

2018-11-01

发明与创新 2018年25期
关键词:科学基金旱区需水

图/中国农业大学官网

康绍忠,男,1962年11月生,湖南桃源人。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康绍忠于1994年首批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6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2010年被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科学基金。

康绍忠主要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循环与能量平衡、作物需水量与节水优质高效灌溉理论及新技术,内陆干旱区流域尺度水资源转化与科学调控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在以上领域发展了旱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与作物耗水计算方法,提出了旱区主要作物的需水指标与灌溉制度,创新了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节水优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建立了旱区流域尺度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理论及应用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就。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获授权专利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2006年获ICID国际农业节水技术创新杰出贡献奖(该年度全球唯一获奖者)。

猜你喜欢

科学基金旱区需水
中国科学基金制的创立及其对传统科研体制的变革
加气对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宁南旱区沟垄集雨结合覆盖对土壤水热肥与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更正
新立城水库生态需水及调度研究
2017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介绍
自动化学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人代表性论著期刊影响力分析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宁南旱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