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棉花产业合作的探讨
2018-11-0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棉花产业的集中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棉花及相关产品的贸易方面,既存在竞争性也存在互补性。通过基于棉花产业链国际化布局,以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棉花及相关产业的要素禀赋和竞争优势发展的基本特点,发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棉花及相关产业进行国际合作的潜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棉花产业的集中带,即全球棉花生产的集中带、全球棉花消费的集中带、全球棉纺织的集中带和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市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共建、共商、共享的发展机会,也是中国发挥自身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引领优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主要的棉花生产国为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缅甸、塔吉克斯坦和埃及。其中,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是棉花的重要出口国,与中国在棉花贸易方面关系密切。“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棉花消费地,主要的棉花消费国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和泰国,加上中国,合计占到全球棉花消费总量的近90%。这些国家国内棉纺织行业的地位非常重要,有些甚至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于政府对棉纺织行业发展的鼓励和支持,棉花的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
棉花及相关产品贸易现状
中国是棉花及棉纱线的进口大国,同时又是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大国,因此在棉花及相关产品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密切的贸易关系。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些国家是棉花出口的重要国家,而也有些国家与中国一样,同属于棉花消费大国,大量生产并出口棉纺织及服装产品。这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既存在竞争性,也存在互补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是全球重要的棉花进口国,但在棉花出口市场上所占份额并不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印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以色列、印尼是中国棉花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尤其是印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棉花进口中所占比重较高,如2013年来自印度的棉花进口达到30.6亿美元,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进口达到6.9亿美元,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则比较有限。
棉花制品进口方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巴基斯坦、土耳其、韩国、越南、印度是中国棉织物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中国从巴基斯坦的棉织物进口呈现先增长然后快速下降的趋势,从2003年的进口10504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36292万美元,随后快速下降,2017年下滑到11471万美元。从土耳其的棉织物进口趋势与巴基斯坦相似,2015年以前快速增长,但2016年和2017年后出现一定下降。从韩国进口棉织物下降速度较快,2003年韩国是中国棉织物进口最重要的国家,进口额为16602万美元,但2017年的进口额只有4472万美元。从越南的棉织物进口呈现快速增长,2003年进口额为156万美元,到2017年的进口水平达到3171万美元。从印度的棉织物进口波动较大,但大部分年份进口水平在10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之间。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棉织物进口额较小。
中国是服装出口大国,2003年以来服装出口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03年的服装出口额为519亿美元,到2014年增长到2019亿美元。但2015年以来服装出口出现了下降,2017年出口额为1720亿美元。中国也出口部分棉纺织品,棉纺织品出口增长的态势与服装的增长态势基本类似,2003年到2013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从2003年的出口61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75亿美元。2014年以后棉纺织品出口出现下滑,2017年的出口额为151亿美元(如上图所示)。
主要研究结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之一,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与中国在棉花贸易方面存在非常强的互补关系,这几个国家同属于中亚五国,棉花是这些国家的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其主要的出口产品。中国与印度在棉花贸易方面也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也是全球棉花出口大国,但由于近年国内棉花消费量的增长,棉花出口呈现下降趋势,但仍然每年会出口大量的棉花。孟加拉、越南、印尼、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韩国,这几个国家与中国同属于棉花进口国,与中国在棉花进口方面存在竞争性。
近年来,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棉花进口所占比重不高,当前占比下降到30%以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是全球重要的棉花进口国,而在棉花出口市场上所占份额并不高。印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棉花进口中所占比重较高,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所占比重较低。鉴于印度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内近年对棉纺织业的重视,出台了很多国内支持与鼓励政策,因此其大量出口棉花的可能性不大。而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棉花的国内生产能力有限,也不太可能大量出口棉花。
对于棉花产业的中间产品——棉纱线,中国每年存在大量的进口。在棉纱线贸易方面,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是全球棉纱线出口最大的国家,其主要出口市场都是中国。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在棉纱线贸易方面存在非常强的互补关系。中国与孟加拉、韩国、缅甸在棉纱线贸易方面存在竞争性,这几个国家与中国同属于纱线进口国。
中国棉纱线进口量快速上升,且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占比也在逐渐上升,2017年的占比达到88.4%。棉纱线进口部分替代了棉花进口,是中国棉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印尼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棉纱线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中国在棉织物和棉制缝纫线的出口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巴基斯坦在棉织物和棉制缝纫线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是最强的,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棉织物和棉制缝纫线的国际竞争优势也比较高,因此与中国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孟加拉、越南、缅甸、塔吉克斯坦、印尼是棉织物和棉制缝纫线的净进口国,国际竞争力较弱,与中国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在中间产品中,棉织物及棉制缝纫线属于加工程度较高的产品,因此,中国在棉织物的贸易中,国际竞争力较强,因此属于净出口国,进口量相对较小。2003年以来,中国棉织物进口额呈快速下降趋势,但棉织物进口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占比在逐渐上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巴基斯坦、土耳其、韩国、越南、印度、泰国、印尼是中国棉织物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中国棉制缝纫线进口量也比较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主要来自韩国和印度。
中国是服装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孟加拉、巴基斯坦的服装在国际上也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越南、印度、土耳其、缅甸、埃及、印尼、泰国的服装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国家在服装出口方面与中国存在较大的竞争关系。韩国服装在国际上竞争力较弱,与中国在服装贸易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服装出口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2017年服装出口额为1720亿美元。中国也是棉纺织品出口的大国,2017年的出口额为151亿美元。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棉纺织行业处于快速转型期,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服装及棉纺织产品的出口增速进一步下降,部分棉纺织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
对策建议
适度加大棉花及棉纱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棉花及棉纱的合理有序进口,既是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的选择,也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享受国际贸易利益的必然结果。进口有效弥补了国内供需缺口,确保了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供给,保障棉花产业安全。
首先,棉花进口依存度保持在合理水平,进口依存度反映了国内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目前棉花进口对外依存度波动较大,2010年以后进口对外依存度迅速攀升,但2016年后又迅速回落。棉花进口依存度宜控制在40%—5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不好。第二,降低棉花进口波动幅度,确保进口的稳定性。适度对保障国内棉花市场国内市场价格起到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制定相关贸易政策来减小棉花进口波动。如尽可能清晰地估算国内棉花供需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进口数量,促进供需平衡,从而降低进口波动的波幅。第三,保持一定水平的棉纱进口。棉纱作为棉纺织行业的中间产品,在中国的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印度、埃及等国家则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可以保持同这些国家的棉纱进口贸易,充分利用国际棉纱生产能力,发展加工贸易,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第四,适度扩大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水平。中国棉花进口市场集中度一直非常高,主要集中在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有必要引导进口企业开拓多元化的进口来源市场,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提高这些国家的进口比重。
鼓励涉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跨国产业链布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但当前纺织行业存在市场需求饱和、潜在市场开发不够、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努力开发全球市场,转移过剩的产能成为棉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当前涉棉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规模较小,海外布局不足。大型棉纺织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应鼓励他们加大对越南、孟加拉、印尼、土耳其等国的棉纺织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生产要素,努力占领中高端市场。当前,中国棉花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涉棉企业走出去还缺乏实力。可以引导大型棉纺织龙头企业涉足农业领域,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制定发展战略,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国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从而确定选择投资区域和投资的项目。中国纺织行业迫切需要进行价值链的升级,摆脱目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状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跨国产业链的布局,是解决当前纺织行业困境的重要途径。鼓励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全产业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整合全球资源,向棉花产业链的两端延伸。通过跨国并购或者绿地投资的模式,在印度、中亚五国等国家,进行棉花的种植和加工,实行垂直一体化发展,从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棉花全产业链深度合作。棉花产业链是以棉纺织加工为核心的各相关主体形成的产业链条,主要包括棉花和棉纺织两大行业。当前,中国棉花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但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棉花产业链方面,与中国存在较大的合作潜力与空间。
在棉花生产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主要体现在棉花育种及生产技术的合作方面。中国的棉花育种技术相对较高,近年出现了很多高产、优质、抗虫、抗病,以及适应机械化采摘的优良品种,在生物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有较好发展。随着新品种的推广,中国棉花的单位产量逐年提高,在全球都处于较高水平,棉花品质也逐步改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很多国家的棉花单位产量非常低,棉花生产技术有待改进,如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这些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是其重要的农作物。但其棉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研发能力不足,棉花新品种严重依赖进口。在棉花生产上,中国与中亚五国、印度、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些国家对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的需求很大,而中国在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有效的科研推广体系,可以与这些国家在棉花生产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中国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国家棉花的种质资源以及棉花生产方面的需求,掌握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的特点,共同开展棉花新品种的培育和棉花生产新技术的推广。棉花生产及技术的合作,可以直接促进这些国家棉花产量及棉花品质的提高,这些国家生产的棉花也可以优先进口到国内,满足国内的棉花需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棉花产业合作,建议采取多元化的合作模式。近年来,中国对海外农业的投资和土地租赁稳步增加。在棉花种植领域,由于部分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外国资本直接买地、种地非常敏感,建议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的评估,并尽量采取合资或非股权投资等更易于被东道国接受的模式。或者采取向当地派遣技术专家和建立棉花生产示范中心等形式,这些方式能更好地推动当地的发展。
对棉花产业合作给予政策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棉花行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政府应该对中国棉花产业走出去给予政策、信息、资金方面的扶持,推动境外项目落地建设,输出先进棉花产业资源和技术,将中亚、埃及、印度等国家作为棉花资源产业链延伸的重要地区。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棉花产业合作发展,探索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和平台。创新棉花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运作模式,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大型种植及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等参与棉花产业开发经营。在棉花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政府除了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更应该鼓励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并有效借助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政策性贷款,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